权威观点

我国发展创新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王晓红 张立群 于炜 发布时间:2017-02-18
1.我国多数制造企业自主设计创新能力弱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以OEM和跟踪模仿为主,制造服务附加值低,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水平。以美国苹果公司的全球垂直型“设计生产模式”,即“硅谷设计——日本精密机械制造芯片——中国台湾制造主板——中国大陆组合生产成品”为例。中国大陆代工iPhone产品,获得的劳动力价值约为2%,远远低于美国所获设计研发收益60%的价值。以液晶面板为例,尽管中国的彩电、手机和电脑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其使用的核心部件主要依靠进口。如液晶彩电进口32英寸彩电面板约700元,而此类彩电国内售价2000多元,进口成本占售价的三分之一。不仅如此,高端数控机床、集成电路、民航客机、航空发动机、科学与医疗仪器、高端基础关键零部件等仍严重依赖进口。[我们自主设计创造并引领世界的重要产品、高端制造装备、经营服务模式还比较少,自主创建的国际著名品牌、国际著名企业还很少。
2.创新设计服务于产业升级的能力亟待提升
   当前我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原因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从供需角度看,我国经济下行存在供给不足和需求不足双重矛盾。一方面是产品过剩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点,即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严重不足。近两年出现的大量境外海淘现象真实地体现出了这一点。另一方面是生产性服务的严重短缺。这些都迫切需要加强全产业链设计,提升全产业链价值增值空间,这对我国在产业层面全面展开创新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3.创新设计发展和能力建设不均衡
   麦肯锡2015年底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其在分析了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31个行业、占全球GDP 30%的2万家上市公司后发现,得益于市场规模和有利于持续创新的生态系统,中国在聚焦顾客的创新和效率驱动的创新两个方面非常突出,而在基于工程的创新和基于科学的创新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该研究基于四种创新模型,在聚焦顾客的创新模型里,解决顾客的问题是关键;在效率驱动的工业模型里,创新旨在改善生产或服务配送的流程。基于工程的创新需要深厚的知识积累,得益于政府在技术转移和企业规模化方面的支持。在我国高铁(占全球总收入的41%)、通信器材(占全球总收入的18%)、风力涡轮机(占全球总收入的20%)等行业,我国企业学习和成长十分迅速;而在科技密集型行业(该研究涉及的行业包括化学品、半导体设计和制药等)还存在较大差距。
4.企业创新设计能力和意识总体较弱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和设计创新的研究与应用水平低。根据汤森路透发布的2015年“全球创新百强”名单,美国拥有GE、NIKE、AMD等35家企业,日本有40家、法国有10家,我国华为2014年首登榜单之后,2015年还没有上榜企业。从我国企业新产品创新研发投入结构来看,企业侧重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对创新设计的投入不持久、缺乏科学规划。企业技术创新没有与用户需求、商业环境对接,没有把设计链置入产业链中,没有发挥创新设计在生产制造、商业服务、金融中的提升作用,其结果必然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实用性和推广性差,导致技术研发的价值实现困难。大部分中小企业还缺乏系统科学的创新设计理念,满足于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核心技术进行模仿,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能力有限。2015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超过2450万辆,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但汽车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50%,汽车企业收入仅占全球收入的8%,自主品牌占有率下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还反映在与发达国家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体系上的纵向差距方面,我国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缺乏原创设计理念,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拿出来向国外专利持有者支付专利费。
5.创新设计生态系统还没有形成
  目前大部分设计研发活动仍然封闭在企业内部完成,较少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设计企业乃至跨行业企业进行研发合作,还没有形成“产、学、研、媒、用、金”的协同创新优势。近年来,政府虽然逐渐加大了资金支持,努力搭建各类设计服务平台,对接人才和市场、融合技术和商业,但在基础研究、共性和关键设计技术研究等领域缺乏持续的经费投入,影响了健全的创新设计研究体系形成,也难为企业创新提供共性和关键设计技术支撑。相比较而言,技术创新投入的收益周期比设计创新相对较长,风险也较大。因此,有必要从企业竞争力角度,研究优化企业创新设计研发投入的具体路径。在国家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鼓励和支持首台(套)产品、服务和系统的创新设计研制和示范应用的支持资金,使得企业承担的创新设计研发风险较大,从而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宁愿走惯性模仿的老路,也不愿走竞争创新的新路。
6.政府对创新设计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
  自2011年以来,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政府极为重视设计政策对产业发展的积极引导作用,并围绕促进工业设计发展、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融合发展、鼓励设计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等方面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但是未能打破部门、行业和学科间的壁垒,资源和资金投入分散,不能形成合力解决国家重要行业、重大装备的创新设计能力提升问题。创新人才建设计划也由于政出多门、定位重叠、标准不科学、评选不公平、管理不完善等,引发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国家设计系统应搭建链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用户体验的创新设计服务平台,以支持全产业链的整体创新,形成上中下游利益与风险共担的创新服务模式。
7.高水平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短缺
  在设计教育层面,设计专业设置在机械、艺术、传媒、计算机等不同类型的二级学院(系),学科组织架构壁垒严重,阻碍设计学科集成和融合多学科知识实现创新。工程教育则偏重制造学科,轻视横跨商业、信息和管理的创新设计理念教育,跨学科的创新设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长期以来,由于设计活动涉及内容极为庞杂,对其设计实践及设计理论的研究多集中在具体的二级学科和专业方向上,这些学术研究成果(包括理论、方法和工具等)已经不足以支持当今的创新转型战略与政策的实施。因此,寻求有效途径解决创新设计的学科体系与学术体系之间的矛盾,也将有助于大学更好地培养交叉学科的创新设计人才。
8.对创新设计实现产业升级存在理解误区
  目前国内对产业升级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区。一是将创新主导的升级过程误解为提高研发费用占GDP的比例,硬性要求建研发中心等情况也比较普遍;二是将产业升级的战略路径误解为搞战略性新兴产业而限制发展传统产业,忽视了中国的产业优势不可能离开传统产业这一特点;三是将产业升级简单化为“腾笼换鸟”,割裂了一地所集聚的完整产业链,要付出巨大搬迁成本。因此,就地升级,即对旧的技术系统进行改造,从产品定位、功能配置和价值网络层级对产品进行升级,从制造工艺提升、供应链优化和产业链再造层次对工业体系进行优化是最好的产业升级办法。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西方国家技术不断进步,其制造过程的生产率不比服务业低,今后它们的发展重点可能就放在中间环节,即微笑曲线趋于直线。加里·皮萨诺(2014)提出的“产业公地理论”认为,西方国家把制造环节发包出去之后,服务经济发展过程中因缺乏制造业产业升级公地,导致研发灵感枯竭,这也是西方国家工业再回流的原因,“产业公地理论”要求产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