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登录|
  • 注册
  • 皮书网首页|
  • 产品列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专题首页 > 权威发声
蒋承:为基层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作者: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更新时间:2018-01-09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近日,人社部、中组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基层青年人才队伍。当前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怎样让他们在基层“留得住、干得好”?就上述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相关专家。
    政府助力引导优秀毕业生“下沉”
    记者: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对此您如何理解?
    蒋承:这些方针政策对于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难具有重大意义。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是最大的新增就业群体,其就业问题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都有较大影响。落后地区的最大问题是人才不足和流失,因此,应多措并举,引导高校毕业生去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当前,传统的公共就业服务在新时期下也面临着新变化和新挑战,今后需要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专业化、信息化程度,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帮扶。
    记者:目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期望和基层就业行动之间仍存在一定差异。您认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期望和基层就业行动的因素有哪些?
    蒋承:之前针对北京市大学生基层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家庭人均收入、专业、学历层级对基层就业期望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学历水平对基层就业期望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比如,专科毕业生比具有同等条件的本科毕业生更有基层就业倾向:专科生学历处于劣势,但通过基层锻炼的机会可以提高自身竞争力,获得后期职业发展机会。
    毕业生是否具有基层就业期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自身人力资本,但在决定是否去基层时,父母学历和学生干部经历则影响着毕业生实际去基层就业的行为。比如,在接受调查的北京市大学生群体中,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大学生,前往基层的概率越小。
    研究发现,学生政治面貌是影响基层就业意愿和行动的重要因素,学生党员基层就业的意愿和行动力相对更强烈。
    记者:应如何进一步引导与鼓励更多优秀毕业生“下沉”到基层就业?
    蒋承:近年来,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等一系列基层服务项目,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此次5部门出台的《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主要面向以各种形式在基层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强化教育培训、实践锻炼、职业发展、管理服务等全链条的扶持措施,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基层青年人才队伍。通过建立分层次、多渠道的基层优秀青年后备人才选拔体系,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一批基层管理人才、一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和一批基层创新创业人才。《计划》的实施,将与“三支一扶”计划等短期服务项目相衔接,形成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服务与工作相配套的政策体系,对于加快构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服务保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毕业生及其家庭对政策的知晓度,提升高学历人才进入基层的积极性;有差别地制定激励政策,吸引学生基层就业。
    毕业生需主动适应环境迈过“认知失调”这道坎
    记者:《计划》提出,要形成关心关爱基层高校毕业生成长的良好氛围,实施成长环境营造计划、服务体系建设计划以及建立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联系服务机制,对此应如何理解?
    蒋承:基层工作岗位大多具有挑战性,大多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对工作内容、待遇、环境以及人际关系都有适应过程。研究表明,基层就业者认知失调的情况普遍存在。所谓认知失调是个人认知、行为与其他认知或行为产生冲突时产生的不愉快的体验。
    到基层工作的毕业生会面临工作抱负、热情与单调工作之间的失调,自我期望评价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失调,追求舒适时尚与艰苦生活环境之间的失调等问题。其中,部分毕业生因为无法适应而心生倦怠,甚至选择离职。因此,目前亟须关注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心理建设问题,形成关心关爱基层高校毕业生成长的良好氛围。
    记者: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中的认知失调问题,让高校毕业生在基层留得住、干得好,有哪些具体措施?
    蒋承: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产生认知失调并不可怕,因为认知失调本身就是动力,可以促使毕业生通过适应和调整,以最佳心态和行为对待工作。政府和社会组织应不断引导基层就业毕业生主动拓展认知空间,坚定基层就业决心与信念。
    基层就业单位是高校毕业生的直接需求方,应该为基层就业毕业生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为他们提供坚实的精神后盾,以积极正向的评价方式来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此外,还要在毕业生到岗初期,做好适应性指导、职业规划指导,在中期做好困难探访、经验交流等工作。由于毕业生个性习惯、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与地域风俗文化各有千秋,基层单位也要分析不同群体毕业生的认知特点,及时了解他们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倾斜和照顾。
    高校“扶上马,送一程”多方合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记者:推动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工作,需要政府、高校和广大毕业生共同努力。除了前面您讲的内容,您认为学校在开展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方面应做好哪些工作?
    蒋承:对于高校来说,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把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作为学校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并纳入院系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和考核指标。二是完善制度保障。给予基层就业毕业生荣誉,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提供升学、学费补偿,以及助学贷款代偿、户口和档案保存等方面的优惠。三是将职业生涯发展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比如通过社会调研、社会实践、就业见习等形式,引导在校学生关注欠发达地区民生,了解基层实际工作场景,认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发展机遇,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的就业观,这样等到他们毕业时,选择去基层便会“水到渠成”。四是强化服务意识,为毕业生开拓基层就业市场,比如邀请西部地区政府到校进行宣讲、招聘,与地方政府签订人才选送协议,为有志于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信息和机会。
   本文受访者为北京大学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蒋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