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关于皮书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何谓皮书

皮书简史
来源:《皮书研究:理论与实践》  作者:皮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4-05-04
一  皮书的历史渊源

 

从词源上看,“皮书”最早起源于17、18世纪的英国,主要指官方或社会组织正式发表的重要文件或报告,并多以白皮书命名。在中国,“皮书”这一概念被社会广泛接受,并被成功运作、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出版型态,则要归功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从1997年至今,历经近15年的发展,社科文献出版社已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皮书出版的“标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以年度报告形式出版、发布的研究成果,每年不低于1000种,可真正能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的,基本上都是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皮书。

时至今日,在社科文献出版社的成功运作下,“皮书”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晴雨表”、“风向标”,可最初它仅仅是内部传阅的非正式出版物。

时光回溯到1990年。是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降至5%,刘国光、李京文等几位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便给中央领导写信,建议采用经济模型对中国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与预测。当年秋天,刘国光、李京文等人将运用经济模型对中国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与预测所形成的研究成果用蓝色封面装订成册,在内部传阅。为了方便,大家将其称为“蓝皮书”。

翌年,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中国社会科学院专门在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成立了“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课题组享受总理预备金专项研究经费的规格与待遇。

1991年底,“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研究报告首度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书名是《199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业界称之为《经济蓝皮书》。

1991年《经济蓝皮书》出版以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时任所长陆学艺敏锐地意识到,可以对年度中国社会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于是便着手编著《社会蓝皮书》。那时候,我还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工作。《社会蓝皮书》初创时我也一起参与了讨论,依据的范本是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

随后出版的有《农村绿皮书》、《世界经济黄皮书》等。最初,只是为了区别起见,选用了不同的封面颜色。当然,当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领导之所以改用绿色封面出版《农村绿皮书》,也包含有“绿色农业”的用意。

在1997年以前,无论是蓝皮书、黄皮书还是绿皮书,基本上都是在社会科学院系统出版、传播。当时,出版社并没有意识到“皮书”的价值和市场有多大,只是将它作为普通的图书来操作,并没有进行市场化的运作,每本书的出版都需要出版资助。

1997年我调入社科文献出版社之前,《经济蓝皮书》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转到社科文献出版社。我的前任老社长一口应承下来,但事实上,对于该书是否能赢利,他当时心里并没底,因为这时候皮书已经没有出版补贴了。当年,有书商介入,书商将书名改成了《1997中国》,试图采用市场化手段来运作。结果,这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们撰写的对中国经济运行情况的年度分析报告,当年就发行了两万多册。那一年,书商挣到了钱,他的能力是让人佩服的,当然出版社本身也没赔钱。

1997年9月,我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调入社科文献出版社,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主持日常工作。这年《经济蓝皮书》的制作与推广,依然有书商介入,但我跟他强调:第一,书名不能改;第二,严格按照我们的定位来做;第三,你可以参与发行,但主导权在我手里。当年12月,《经济蓝皮书》以《199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为书名,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因为我与陆学艺所长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1998年的《社会蓝皮书》直接就转到我手中出版了。

回过头来看,《经济蓝皮书》可谓社科文献出版社“皮书工程”的开篇之作。出版社以此为契机,对“皮书”进行系列化、市场化、品牌化运作,相继推出了经济蓝皮书、社会蓝皮书、农村绿皮书、世界经济黄皮书、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等系列皮书,带动了全国性的“皮书热”。

 

二  皮书的品牌之路

社科文献出版社的“皮书”品牌之路,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7~2000年),皮书品牌创立阶段。

这个阶段的一个主要特色是,开始意识到皮书的价值,把它作为一种非普通的图书来运作,重点抓市场化和系列化。

为了扩大皮书的市场影响力,我们曾经在环绕北京城行驶的四条线路的公交车身上做皮书广告。我记得当时好像有22路、320路、沿着二环路的44路,还有一条经过CBD往东方向的线路。那次一共投了20万元,连续做了一个月的广告。

为了推广皮书,我们还制作了面巾纸,在中央党校、京西宾馆这些高层人士云集的地方发放。随后相继推出皮书扑克、皮书矿泉水、皮书雨伞、皮书记事年历等广告品,在皮书使用人群集中的场所持续投放。传统的发书方式,以及与经销商合作的发行方式,我们当时都在做。

另一个重点就是系列化,即扩大皮书的规模。到2000年,我社出版的皮书已经达22种。正是由于我们的努力,迅速带起了一股全国性的“皮书热”。

第二个阶段(2001~2005年),全面确立皮书品牌阶段。

这个阶段大致以葫芦岛会议为起点。2000年,我社与辽宁省社会科学院、中共葫芦岛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了“首次全国皮书工作会议”。为什么要开这个会?我提出,皮书是一项事业,不能把它泛化,或者把这个品牌做烂,社会科学工作者有责任对皮书的本质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这次会议上,正式有了“皮书”这个名称。“皮书”开始从我社内部使用的工作词语上升为一个专门的概念,作为一种公众话语进入并影响社会。

2003年9月,在上海举行的“第四次皮书工作会议”上,我首次对皮书的定义进行了阐释:皮书是以年度为时间单元,对某一领域或者某一行业的经济、社会等各种事件进行分析、预测的年度研究报告。

2004年8月,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五次全国皮书工作会议”上,皮书的定义得到了进一步完善;2005年8月,在郑州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皮书工作会议”上,皮书的定义有了较为完整的表述:皮书是一种以年度为时间单元,关于某一门类、地域或领域的社会科学资讯类连续出版物。

总的来说,从2000年葫芦岛会议到2005年郑州会议这六年的时间里,皮书品牌建设的主要特点是,明确界定了皮书的内涵和外延,从出版的角度正式提出“皮书”这样一种全新的出版型态——它不是一般性的图书,而是一种连续出版物,它的内容是跨平面媒体的,超越图书、期刊和报纸。它有书的特点,又有期刊的特点,同时还有非常强烈的媒体特征,它所承载的信息都是浓缩的,可以通过其他媒体及时释放并传播。每一次皮书的发布基本上都会带动一个个热门的话题,形成强大的社会效应,这是一般图书所不具备的。

第三个阶段(2006~2008年),皮书定型化和国际化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2006年我社和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以下简称Brill)正式签署皮书出版协议,促进英文版皮书在全球发行。

此前,我社曾将《经济蓝皮书》授权香港中文大学翻译、出版英文版,最终由于语言转换和市场运作的原因没有进行下去。

荷兰Brill有近330年的历史,是一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的老牌学术出版社,他们有一整套严格的审稿制度,与他们合作,让我们的皮书进入到一个定型化和标准化的阶段。

从2007年8月深圳“第八次全国皮书工作会议”开始,我们强调皮书研创的规范化与国际化。我们从国际通行的学术出版物标准——芝加哥标准中挑选出合适的条目作为皮书编撰的规范,并据此制作了《皮书操作手册》,以此来规范皮书的编撰格式和装帧设计。

2008年9月,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九次全国皮书工作会议”上,我社正式颁布了皮书准入标准。与会皮书课题组代表围绕皮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大家一致认为,今后的工作重点应该是着力加强皮书品牌化建设,规范皮书编撰出版,特别要在增强皮书的原创性、实证性、前沿性、时效性和权威性上下工夫,真正把皮书打造成一个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大局的有效平台。

第四个阶段(2009年至今),皮书品牌的全面建设、维护与创新阶段。

这个阶段大致以2009年8月在辽宁举行的“第十次全国皮书工作会议”为起点。这次会议上,我们颁发了“首届优秀皮书奖”,在8月15日的主题报告中,我对社科文献出版社皮书的发展历程做了回顾与总结。

随着我社皮书规模的不断扩大,有些非常好心的专家曾经很严肃地警告我说你的皮书扩张过快,你要注意皮书出版中出现的低水平和质量变差现象。应当说,这些专家提出的警告是很中肯的。

我社出版的《经济蓝皮书》、《社会蓝皮书》等精品皮书,已成为享誉业界的知名品牌。但不可否认,随着我社出版皮书种类的增多,其中亦不乏平庸、交叉、重复之作。比如,某一个领域、某一个区域甚至出版过好几本皮书,或者某一个编撰单位同时主编几本皮书,但是研究力量、研究队伍不够,出现大量的内容交叉、重复。这将使我社皮书的整体品牌受到影响,甚至可能把我们十几年的努力毁于一旦。

在这次会议上,我提出,作为皮书出版方,我们必须进入皮书品牌的全面建设与维护阶段。如果仅仅从皮书的数量与品种上来限制皮书的准入,收紧皮书准入的闸门,不见得是一种好办法。皮书为什么会扩张?因为社会有广泛的需求,人们已经意识到,皮书是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发布的一个重要平台与载体。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从体制、机制、渠道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举措,使之良性、有序、可持续地发展,力争皮书年年有创新、本本有创新。

皮书评价研究中心的成立便是系列举措之一。2009年1月,我社从各部门抽调具有研究能力的工作人员组建了这个兼具皮书评价和研究的部门,这是出版业内首家成立的对一种图书品牌进行评价和研究的部门。其核心工作是对我社出版的皮书从内容质量、媒体报道、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价、评奖,并对皮书的出版型态、编撰体系、营销推广等方面内容进行研究。

在增设部门之外,我们还定期、不定期地举办皮书工作会议、专家研讨会来解决皮书研创、出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009年10月12日,针对我社行业类皮书出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邀请在京20余位行业类皮书课题组的主编及主创人员就如何进一步维护、打造行业类皮书品牌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与我社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就如何进一步提高行业类皮书质量,细化和改进行业类皮书的组稿、编写、出版、营销、推广等工作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2010年9月,为了进一步提升皮书这一品牌的学术质量,我社聘请国内各学科领域有一定学术影响力、了解皮书研创出版并持续关注皮书品牌的专家学者组成了皮书学术委员会,为皮书的准入与评价、品牌提升搭建了一个强有力的专家团队平台。

2011年注定将是皮书研创和出版的重大转折年份!国家“十二五”规划正式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工程列入其中,皮书系列是首批进入该工程的项目。同时,国家“十二五”图书出版规划也正式把皮书系列纳入其中。

2011年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西宾馆主办“全国皮书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各职能局与研究所、地方社会科学院、高等院校和政府有关研究部门的皮书主编和主创人员300多人与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副院长李慎明、副院长李扬,中纪委驻社会科学院纪检组组长李秋芳,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等领导出席,王伟光、李慎明、李扬、邬书林等领导先后做重要讲话。会议讨论通过了《皮书主编工作条例》和《皮书编辑出版工作条例》,并决定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名义制定《皮书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这次会议标志着皮书及皮书研创出版从一个具体出版单位的出版产品和出版活动上升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智库产品和创新活动。

2011年8月,我们将在安徽举行“第十二次全国皮书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我们依然将主题锁定在皮书品牌的全面建设、维护与创新上,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本次会议主题确定为:皮书研创出版的结构优化和分类管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