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

关键词: 中医  
摘要:“治未病”是养生防病的重要体现,它将改变“治已病”的被动局面,把疾病消灭在未病阶段,实现“不医而治”。

1. “治未病”含义

《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中医“治未病”概念。《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治未病”的“治”可以理解为治理或管理,主要强调的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未病”并非指无病,而是已有患病的因素或即将发生病变,但尚未明显表现出病理状态和症状。

 

中医“治未病”包括以下几层意思:

 

(1)养生保全,未病先防。这是中医“治未病”的第一层意思。《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治未病的根本含义是要顺从自然规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达到不得病或少得病的目的。

 

(2)防微杜渐,先病而治。这是中医“治未病”的第二层意思。《素问·刺热篇》云:“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即一个好的医生要善于观察,在疾病症状出现之前就能观察到,提前给出治疗方案,使病不发。

 

(3)既病知传,先变而治。这是中医“治未病”的第三层意思。《难经·七十七难》云:“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治已病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诊候第四》云:“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将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即按照《内经》之义分为“未病”、“将病”和“已病”三种,与“治未病”的三层含义相对应。

 

中医“治未病”的最大意义在于它能够使人们尽量不患病,即使患了病也尽量得到控制使之不进一步恶化。特别是在现在这种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不仅可以使大家身心少受疾病折磨,而且可以省下一大笔医疗开支。一个以健康为主题的世纪,中医“治未病”防患于未然、治病于初始的主动性医学思想,必将受到全世界追求健康人们的广泛关注,也必将在人类健康事业中显示出独特魅力。

 

2. 为何只有上工才能“治未病”

中国古代将医者称为“治病工”。“上工”又称“大医”,指诊断准确、具有精湛医术、治愈率高的高水平医生。上工能够“见色知病,按脉知病,问病知处”,也就是能够预见即将引发疾病的各种因素,也能够分析出患病后可能的变化,从而予以及时控制。如果只能对已经发生的疾病进行治疗,那就不能称其为“上工”了。

 

古代名医扁鹊为大家所熟知,《史记》所载的他以神奇医术为齐桓侯诊病故事广为流传。扁鹊在谈到自己医术时说,他不如两个哥哥。众人听后甚为惊愕:大家都知道你是大名医,而你的两个哥哥还没有你的名气大,怎么可能比你的医术高明呢?扁鹊解释到,大哥的医术最高,他治病是在病人发病之前,患者还没有察觉时就将其调理好了,所以大家感觉不出他的医术有多高明;二哥次之,他在疾病初起、刚有一些轻微的症状时,能做到药到病除,大家都认为他治的是一些小病,不足为奇;他自己最差,一般是在疾病出现或已很严重之时才进行治疗,治好病后,大家认为我治的都是重病,因此反而误以为我的医术最高。

 

这则传说的名医故事形象指出了中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即所谓“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有的根据“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说法,认为上工只治未病,不治已病,这种理解不很妥当,应当理解为“不仅仅治已病”,而且必须能“治未病”,其实也只有上工能够治未病。那些只会治已病、不会治未病的医生,应列为普通的医生。

 

 

 

 

 

——《北京中医药传播发展报告(2015)》P62-6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

上一词条:高中国际班 下一词条:公共体育服务
分享到:
词条信息
词条创建者:本网编辑   
浏览次数:312次
更新时间:201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