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缅甸新政府履职之后,缅甸的外交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国、美国、日本成为缅甸对外关系中三个最主要的考量因素,虽然中国的影响力有所下降,但总体上缅甸对中美日保持了平衡
——《缅甸国情报告(2012~2013)》指出
来源:缅甸蓝皮书  作者:课题组   发布时间:2014-09-28

  自从密松电站被搁置、缅美关系不断升温,国人对当前中缅关系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到底该如何认识缅甸的政治转型以及中缅关系的变化成为本年度发展报告外交部分的主要内容。由李晨阳研究员撰写的《不同规模国家间关系模式的探索:以近年来的中缅关系为例》一文指出,中缅关系曾被誉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友好合作的典范。2011年启动的缅甸政治转型对中缅此前20余年的特殊关系构成了重大的冲击,导致缅甸民间对华不满情绪急剧上升、知华友华力量遭到削弱、中缅经贸合作趋于停滞、双边关系发展的变数增加。在全面和深入反思中缅关系所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中国也从推动中缅不同规模国家间关系构建的角度作出了重大政策调整,特别是加大与缅甸民间交往的力度、督促中国企业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创造性地介入缅北民地武与缅政府之间的和谈以及加强与反对党民盟和昂山素季的沟通。着眼于构建中国与周边不同规模国家间关系的典范,中国下一阶段的对缅外交应进一步调整心态和思路,加强顶层设计、机制建设和政策的执行力,倾力解决双边关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积极推进务实有效的经济合作,加强各种外交策略的综合运用。

  缅甸政治转型之后,中国对缅投资被过度政治化,成了中缅关系的负面资产。中国对缅援助因为不是针对缅甸老百姓的,因而也未得到广泛的支持。为了准确了解正处于转型期的缅甸社会民意,为制定今后中缅经贸合作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云南大学缅甸研究中心2013年上半年在缅甸的内比都、曼德勒和仰光发出100份调查问卷。从统计结果来看,缅甸民众对中国对缅投资与援助存在着较大的负面看法,中国在缅投资的一些大型项目一定程度上在缅甸缺乏民意支持。但是缅甸民众普遍期待国际投资和援助,对西方国家在缅投资和援助的增长抱有很大期盼,以期提高缅甸自身的发展能力,同时也有很多民众能够清醒地看到缅甸实际上还并不具备外资大规模进入的条件。因此,众多缅甸民众依然希望与中国加强经济联系,同时希望今后中国在缅开展投资和援助时改变投向和运作方式。

  毕世鸿教授撰写的《日本对缅甸新政府的政策与日缅关系的新发展》一文指出,缅甸实行政治转型后,日本基于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以及制衡中国等方面的考量,重开对缅大规模援助和投资。日本将缅甸纳入“价值观外交”体系,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为首的政商学考察团频繁访问缅甸,开始全方位介入缅甸事务。除了提供大量援助以外,日本还借机介入缅甸民族和解进程,日本企业也准备大举重返缅甸。日缅关系的迅速升温对中缅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美国对缅政策的调整以及美缅关系的发展已经对中缅关系的巩固与合作的深化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因此,本报告收录了主要由杨祥章翻译的与美缅关系有关的四篇文献。第一篇是美国国务院2013年3月颁布的《美国国务院关于2013年缅甸投资环境评估》。2013年5月21日,在缅甸总统吴登盛访美期间,在华盛顿与美方签署了双边贸易投资框架协议,积极邀请美国企业前往缅甸投资。《美国国务院关于2013年缅甸投资环境评估》对美国企业是否投资缅甸产生较大影响。第二篇是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2012年在缅甸实施的项目概况。从该基金会2012年在缅甸实施项目的情况来看,美国NGO在缅甸的活动正在日益增多,影响逐步增大。第三篇是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对缅甸进行实地考察后发布的调研报告。CSIS是美国乃至全球有名的智库,该机构美缅政策研究项目的专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美国学术界对缅甸的政治转型与对外关系的看法。第四篇是由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雷克斯•瑞菲尔和詹姆斯• W.福克斯共同完成的《过多、过快?——对缅援助的困境》一文,该文从历史与现状两个维度对国际社会对缅甸的援助进行了有一定新意的解读。结合附录以及平时的关注,我们发现,虽然缅甸对中国更重要,但是美国社会各界对缅甸的研究还是比我们要发达得多,无论是从成果数量、质量还是影响力来看,都是如此。因此,中国加强对缅甸的深入研究更是迫在眉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