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长三角地区水环境面临五大问题
——《2016年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指出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马云馨   发布时间:2016-06-29

  2016年6月24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了《上海蓝皮书(2016)》成果发布会,介绍了新近出版的2016年《上海蓝皮书》的有关情况。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6)》指出,长三角地区水环境面临以下五大问题:

  1)区域河网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太湖流域流经城市区域的河段污染严重。

  2015年,太湖流域河流水质达到Ⅲ类水标准的断面比例仅为14.7%,主要超标项目为生化需氧量、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以及溶解氧。近年来,长三角地区除长江干流水质略有恶化趋势外,钱塘江流域、淮河干流和流域主要支流水质基本保持稳定。东苕溪、西苕溪等山区河流水质状况总体好于黄浦江、南溪河等集中于平原城市群的河流水体。流经城市地区的河流水质基本维持在Ⅲ~劣Ⅴ类水平,总体劣于山区河流水质一到两个类别水平。总体来看,水质污染多集中于城市地区。

  2)局部地区饮用水水质较差,水源地水质安全面临风险。

  长三角地区局部饮用水源地受到流域和本地污染影响,水质尚未全面达到饮用水标准。江苏省和浙江省饮用水源地水质相对较好,处于下游的上海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不容乐观。目前,江苏省饮用水水源地合格率达到96.9%,浙江省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5.0%,上海市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仅为68.6%,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总磷和粪大肠菌群。此外,受到自然和人为影响,水源地安全还面临其他潜在的风险,一是流域工程和海平面上升等影响,长江口咸潮入侵导致局部水源地安全风险加大;二是流域风险源和流动污染源带来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如江苏靖江水污染、杭州苕溪污染、上海黄浦江上游死猪事件等,导致区域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仍然面临较大风险。

  3)区域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特征明显,太湖问题较为突出。

  长三角地区湖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营养状态为轻度富营养到中度富营养之间。淀山湖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西湖、东钱湖、鉴湖和南湖水质营养状态以中营养为主。太湖流域七座大型水库中,沙河水库、大溪水库和青山水库为轻度富营养,其余均为中营养。近年来,富营养化程度总体稳定。太湖富营养化问题较为突出。2015年,太湖各湖区营养状态为轻—中度富营养,各湖区中梅梁湖、竺山湖、贡湖、东太湖、湖心区、东部沿岸区和五里湖为轻度富营养,其他湖区为中度富营养。

  4)城市废污水排放量居高不下。

  导致长三角区域水污染问题的主要因素包括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染排放量居高不下,河网中氨氮、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等污染物不断积累,已远远超出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导致河网水质不断恶化。受河网水质现状的影响,河网水环境容量严重不足,加上入河污染量较大,使得入河污染负荷仍超过水环境容量,这成为地表水质量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的重要原因。

  5)流域协调协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以往长三角地区内的各个地方政府通过强化横向间的协作来实现共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例如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但目前的这种协作关系基本处于“集体磋商”的形式,没有形成基于协商谈判的上下游水污染协同治理机制,这种磋商的形式往往在触及实质性的利益问题时由于分歧难以调解而无法形成共识。。因此,缺乏有效的区域合作机制,使得跨区域污染治理的问题变得极为艰难。

  (参见《上海蓝皮书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6)》p52~5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