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将更多考虑社区养老服务和养老院
——《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7》指出
来源:人口与劳动绿皮书  作者:张天墨   发布时间:2016-11-30

  2016年11月30日,由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7》在京发布。

  历经30余年,我国人口生育水平大幅度下降,家庭平均规模明显缩小,独生子女家庭数量持续上升。据推算,目前我国累计独生子女人数已经达到8000万~1.1亿,且相当比例的独生子女家庭分布在城市地区。近年来,早期响应生育政策号召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已进入养老期,老有所医、老有所养,幸福地安度晚年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主要目标。但独生子女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的现实使独生子女父母更早地步入,并且更长地经历着人生的“空巢”阶段生活,同时也将他们置于一种更为脆弱的家庭养老基础之上。成年独生子女间通婚比例的上升,与之相关的“四二一”家庭代际结构的增多,都将使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面临严峻的挑战。

  绿皮书利用2015年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了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从家庭、社区获得的养老服务,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居住安排、是否打算入住养老院等养老意愿,以及社区养老设施与养老服务的供给等。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从家庭中获得了一定的家务等实际支持和情感慰藉,由于其大多处于低龄,健康状况较好,在家庭中仍属于主要“付出者”,为家庭成员提供照顾与支持,对家庭养老支持需求水平相对较低。

  第二,省会城市、二级城市和地级市社区养老设施的覆盖率存在较大差距,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对社区服务的使用率较低。省会城市养老设施覆盖率显著高于二级市,地级市养老设施覆盖率最低,在所有被调查的地级市社区中尚无老年餐桌服务。受个体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养老服务知晓情况的影响,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对社区养老设施、养老服务的使用率较低。

  第三,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能较为理性地看待自身的养老问题,将来对社区养老服务和养老院均有一定的需求。多数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对自己将来的养老做出了规划。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未来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意愿。部分独生子女父母入住养老院、亲子同住或子女婚后住在父母家附近将是未来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居住安排的主流。

  当前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尚处于低龄期,生活自理能力良好,对家庭、社区、养老院等养老服务的需求相对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独生子女父母将进入养老期,高龄独生子女父母,特别是失能、患慢性病老年独生子女父母等均需要家庭与社会提供长期的照护服务。为积极应对独生子女父母老龄化浪潮,需构筑由家庭、社会和国家共同承担养老责任的养老保障体系。

  第一,基于独生子女父母居住安排意愿的现实,倡导子女同父母同住;对于亲子分居家庭,通过相关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并支持独生子女尽可能地在父母家附近购房居住,以方便照料和关怀老年父母。

  第二,在社区养老服务建设中,一方面,要加强社区养老设施,特别是要加强地级市等中小城市养老设施的建设,以满足老年人日常活动、强身健体等需求;另一方面,积极推广社区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对相应社区养老服务的使用率,有效地支撑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居家养老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

  第三,关注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入住养老院的需求,针对确有入住养老院需求,但缺乏经济购买力的高龄、空巢、特困等独生子女老年父母,政府应有区别地通过养老救助、购买养老服务等方式实现集中供养,满足独生子女老年人在自愿基础上的机构养老需求。

  (参见《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7》p391-39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1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