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2版《新兴经济体蓝皮书》:城市化建设过程中要防止大城市陷入超大贫民窟的泥潭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2-03-28
2012年3月28日发布的2012版《新兴经济体蓝皮书》(即《金砖国家发展报告(2012)》)指出,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表明,城镇和乡村人口数量差别仅仅在百分之零点几以内,这是一个明显的转变,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在大步迈向城市化的道路上发展速度很快,但迫在眉睫的是要避免印度、巴西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陷阱。
截至2011年末,中国13.5亿人口中有超过一半生活在城市,而1980年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中国人生活在城市。20世纪90年代,我国即使已经放松企业自由,但依旧对人口的自由流动保持小心谨慎,一直在追求工业化的同时忽略了城市化,然后才发现两者缺一不可。
我国在过去15年才开始城市化进程,但即使是现在,中国的城市居民比例也低于一个经济体在这一发展阶段所应该有的比例。根据世界银行的计算方法,一个人均收入大约8400美元(根据购买力调整)的国家理应为40%的人口提供城市住房。美国在1920年达到50%的城市化率,而英国在19世纪中期就达到这一水平。
我国在大步迈向城市化的道路上发展速度很快,但迫在眉睫的是要避免印度、巴西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陷阱。首要任务是防止大城市陷入超大贫民窟的泥潭,城市化不仅有助于农村居民涌入现有的城市,更有助于他们进入全新建造的城市。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城市化有相当一部分属于“部分城市化”或者“半城市化”,需要在配套设施上以及制度设计上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我国城市化的质量。
(以上内容参见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