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2011年《美国蓝皮书》:62.7%的中国受访者认为未来中美关系将曲折发展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1-06-09
2011年6月出版的《2011美国蓝皮书》(即《美国问题研究报告(2011)》)指出,从2010年“中国人看美国”课题组在全国8个城市抽样调查显示,尽管过去一年多来中美双方摩擦增多,但中国民众对于美国的总体印象并没有变得十分负面,就整体上来看,中国民众对于中美关系的看法比较客观理性,没有明显的极端倾向。
该蓝皮书认为,中国民众对于美国国际地位及其影响力有着充分的认知。高达90%以上的受访民众认识到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此相对应,超过90%的民众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很大”或“比较大”的影响,这表明受访民众对于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有着高度一致的共识。
调查显示,接近一半的受访者对美国的印象“一般”,没有明显的好恶,从一个侧面表明受访民众对于美国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取决于美国一时一事的所作所为。这与前两次的民意调查相比,变化不大。
不过,受访者对于美国有好印象的比例明显上升,达到了36.1%,远远超出了前两次民意调查的结果。该蓝皮书认为,这或许与奥巴马上台之后美国致力于提升自身的国际形象以及中美关系整体上相对平稳相关。
接近90%的受访者认识到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大多数受访者对于当前中美关系的看法谨慎,高达69.5%的民众对当前中美关系的总体评价是“一般”。而高达62.7%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中美关系将“曲折发展”,这表明相对多的民众对于中美关系的现状有着相对客观的态度,既看到两国关系中的积极面,又能认识到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讲,受访者对于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受访者中认为中美关系“可能倒退”和“肯定倒退”的人数比例累加不到6%。经贸、台湾问题和能源被多数受访者视作未来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问题或领域,这和前一次的调查结果大体一致。
此外,调查还显示,电视、互联网和报纸杂志是中国民众了解美国的三大渠道。不过,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呈现赶超电视的势头。受访者还认为,白宫、自由女神、华尔街和五角大楼最能代表美国的形象,这从一个角度反映了美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和军事的影响力。
该蓝皮书指出,不同职业或不同收入层次的普通民众在有关美国和中美关系问题的主流看法上有一定的共识,但他们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又存在差异。比如,职业会影响受访者看待美国和中美关系的视角,相形之下,受教育程度对于民众看法的影响较职业和收入的因素更为明显。
(以上内容参见《美国问题研究报告(2011)》,第277~31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