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2012版《青海蓝皮书》:青海生产总值增速连续11年超过10%,2010年增速超过全国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2-05-08
2012年5月7日发布的青海蓝皮书《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2011年,青海经济运行总体态势是:经济总量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价格涨幅明显回落,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固定资产投资成效显著,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外贸形势逐步好转,总体实现了速度效益同步增长、投资消费出口协同拉动、经济结构加快调整以及民生大幅改善的运行态势。
2011年,青海省完成生产总值1634.72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第二产业增长17.3%,第三产业增长9.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8069亿元,同比增长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1.8亿元,同比增长37.7%。全省总财力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75.4亿元,同比增长24.6%。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完成967.4亿元,为预算的93.5%,同比增长3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4.31亿元,同比增长3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04.85亿元,同比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3.31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608.47元,同比分别增长12.6%和19.3%。实现进出口总值92382万美元,同比增长17.1%。
该蓝皮书指出,2011年青海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生产总值快速增长,总体经济发展形势趋稳。自2001年以来,青海生产总值增速已连续11年超过10%,其中2010年青海生产总值增速超过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特别是近5年来,青海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达到13.19%,比同期全国平均增速高3.07个百分点,为近20年来经济增速最快的时期。2011年受国家超常规经济刺激政策力度逐步减弱及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等因素影响,青海经济增速较2010年的超高增速有所回落,但回落后的经济增速刚好位于近5年青海经济增长的短期趋势线附近,高出全国经济增速约4个百分点。由此表明,青海经济已初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回归到正常经济增长轨道。
第二,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2011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持续影响和第四季度出现的意想不到的困难,青海省委省政府及时制定实施了支持工业发展十大综合措施,扎实推进“双百”行动。“双百行动”是青海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即在工业领域建设100个重点项目,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100户重点企业,打造产业集取度高、关联性强、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市场主体。科技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总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7%以上。
第三,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据国家统计局月度数据显示,2011年1~11月,青海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28.29亿元,同比增长45.7%,增幅高居全国首位。全年青海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4.31亿元,同比增长34.2%,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7.74%。其中,76个工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突破54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较大地改善了全省经济发展硬环境,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
第四,商贸旅游业快速发展,居民消费价格趋稳。2011年,通过大规模实施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启动“旅游倍增计划”,提高“家电、农机、汽车下乡”补贴标准,加强城乡流通体系建设等政策措施,青海商贸旅游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4.85亿元,同比增长17%,增幅较上年提高1.84个百分点。
(以上内容参见青海蓝皮书《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