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皮书研创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研究

皮书与当代中国研究
来源:皮书与中国话语体系建设  作者:谢曙光   发布时间:2016-08-16

  谢曙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

 

  摘要:出版的软实力通常体现在出版物的影响力上,发端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皮书”,作为一种连续性出版物,不到20年的时间发展成为一个在中国乃至国际发挥独特影响力的出版形态。“皮书”这一最初在出版社内部使用的工作用词,也逐渐成为社会广泛使用的通用名词。

  从研究主题、研究的空间领域、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皮书种类进行结构化分析,可以归纳出皮书具备的区别于其他学术出版物的特征,即原创首发、实证客观、专业权威、连续出版、注重前沿、更快更新。

  “皮书”既可以是国情研究中经济社会发展的记录仪,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资料集成库,也可以为政策制定、评估、调整提供智力基础,为社会公众在海量信息时代获取有效信息提供过滤器。

  作为一种创新的应用对策类研究模式、出版形态,皮书的未来定位于智库产品,皮书将成为中国学术、中国智库发挥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工具,皮书平台将成为学术共同体的建设空间。

  关键词:皮书智库报告社会科学学术出版出版软实力

 

  出版的软实力通常体现在出版物的影响力上,“皮书”正是一个在中国乃至国际发挥独特影响力的出版形态。从最初一个出版社的学术产品名称到媒体和公众使用频率极高的热点词语,从专业术语到大众话语,从官方文件到特殊的出版形态,近二十年来,“皮书”的概念不断延展,“皮书”的种类更加丰富,“皮书”的功能日渐完善。本文将从皮书的起源、定义说起,力图对皮书的种类、作者、地域做一个全景式、结构化的分析,并通过对皮书功能的深入挖掘,展望皮书未来,探寻皮书价值最大化,乃至提升中国学术国际影响力的路径。旨在说明,皮书系列图书及其皮书数据库,是认知和研究当下中国的最为可靠、最具价值的窗口和平台。

一 皮书的缘起与概念

  1. 皮书在中国的起源

  从词源上看,“皮书”最早起源于17、18世纪的英国,主要指官方或社会组织正式发表的重要文件或报告,并多以白皮书命名。第六版《辞海》把白皮书定义为“一国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封面为白色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

  在中国,“皮书”这一概念从官方文件到出版形态,其发展历程要追溯到1990年。是年,刘国光、李京文等著名经济学家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和技术经济研究所联合经济学科学机关研究所运用数量经济模型对中国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与预测,撰写出一系列研究报告,这些报告当年未公开出版,而是用蓝色封面装订成册,送有关部门和学校传阅,并成立“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故被称为“蓝皮书”。1991年底,“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研究报告首度正式出版,书名是《199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业界称之为“经济蓝皮书”。这就是第一本“皮书”的由来。此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时任所长陆学艺教授敏锐地意识到,可以对年度中国社会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于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领导的支持下,着手研创“社会蓝皮书”。当年,笔者还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工作。“社会蓝皮书”初创时笔者也一起参与了讨论,该蓝皮书编纂的范本是当时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随后几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分别主持研创的“农村绿皮书”“世界经济黄皮书”等陆续出版。但只在机关学科领域和实际工作部门宣传,社会影响不大。

  正式把以图书封面颜色为标志对蓝皮书、绿皮书、黄皮书进行系列化、市场化、规范化运作的时间节点发生在1997年秋。是时,笔者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调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持工作,开启该社第二次创业的开篇工作就是以皮书系列为统称,运用专业精神和方法,市场化运作蓝皮书、绿皮书、黄皮书。而1999年皮书系列所出版的品种数就超过15种。伴随皮书品种的逐步增加,“皮书”起初只在这一出版社内部使用的工作名称,逐渐成为社会广泛接受的专有名词,特指20世纪末以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蓝皮书、绿皮书、黄皮书等以年度为单元连续出版的专题研究报告。

  2. 皮书概念的厘清

  “皮书”这个概念在中国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国家或专门机构正式发布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是一种官方文件,以白色或其他特殊颜色做封面,代表政府立场,讲究的是事实清楚、立场明确、行文规范、文字简练,不带文学色彩。二是“以年度为时间单元,关于某一门类、地域或领域的社会科学资讯类连续出版物,封面颜色以蓝色居多,内容强调权威、前沿。作为一种出版形态存在,皮书具有原创、专业立场、专家视角、数据说话的特征。

  2000年,在首次全国皮书工作会议上,正式诞生“皮书”这个名称。“皮书”开始从一个出版社内部使用的工作词语转化为一个专门的呈现学术成果形态的概念,作为一种公众话语进入并影响社会。

  2003年9月,第四次全国皮书工作会议首次对“皮书”的定义进行了阐释:皮书是以年度为时间单元,对某一领域或者某一行业的经济、社会等各种事件进行分析、预测的年度研究报告。

  2005年8月,在第六次全国皮书工作会议上,皮书的定义有了较为完整的表述:皮书是一种以年度为时间单元,关于某一门类、地域或领域的社会科学资讯类连续出版物。

  2006~2015年,皮书进入快速发展的十年。皮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明确,“皮书”作为全新的出版形态被确立——“皮书是对中国与世界发展状况和热点问题进行年度监测,以专业的角度、专家的视野和实证研究方法,针对某一领域或区域现状与发展态势展开分析和预测,具备前沿性、原创性、实证性、连续性、时效性等特点的公开出版物,由一系列权威研究报告组成。皮书是智库报告主要形式之一,是同一主题智库报告的聚合。

二 皮书的种类

  当前中国以皮书或类皮书的形式(如发展报告、年度报告等)出版、发布的成果,每年1000多种,坚持连续出版的600多种。其中,到2015年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出版皮书类成果最多的出版社。本文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皮书为例,分析现有皮书的结构化特征。

  1. 按照研究主题的分类

  从内容来看,皮书涵盖了社会科学的大部分专业研究领域,因此,按照研究主题分类是皮书最主要的分类法。根据研究主题的不同,皮书可以分为经济、社会政法、文化传媒、地方发展、行业报告、国际问题六大类,其占比如图1所示。

  经济类,包括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部门经济等。代表皮书有:“区域蓝皮书”“产业蓝皮书”“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京津冀蓝皮书”等。

  社会政法类,包括与社会、法治、文明密切联系的特定领域。代表皮书有:“法治蓝皮书”“人权蓝皮书”“公共服务蓝皮书”“社会心态蓝皮书”“生态文明绿皮书”等。

  文化传媒类,包括文化产业、传媒产业、公共文化等研究领域。代表皮书有:“新媒体蓝皮书”“移动互联网蓝皮书”“文化蓝皮书”“新媒体社会责任蓝皮书”“全球传媒蓝皮书”等。

  地方发展类,包括中国省市经济、社会、文化、产业等领域。代表皮书有:“北京蓝皮书”“上海蓝皮书”“贵州蓝皮书”“河南蓝皮书”“广州蓝皮书”“黑龙江蓝皮书”“陕西蓝皮书”等。

  行业报告类,包括产业经济、行业发展等。代表皮书有:“房地产蓝皮书”“金融监管蓝皮书”“互联网金融蓝皮书”等。

  国际问题类,包括全球及主要国家、地区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代表皮书有:“美国蓝皮书”“日本蓝皮书”“欧洲蓝皮书”“德国蓝皮书”“韩国蓝皮书”等。

图1

 

图1 皮书按内容分类占比

  2. 按照研究空间领域的分类

  按照研究的空间领域,皮书可分为全球与地区(国家)、全国与省区市、城市与农村三大类。

  全球与地区(国家)类,研究的是全球及主要国家、地区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等。代表皮书有:“世界经济黄皮书”“国际形势黄皮书”“非洲黄皮书”“日本蓝皮书”“亚太蓝皮书”等。

  全国与省区市类,研究中国及其经济区域或各省市区的经济、社会、文化、产业等。代表皮书有:“河北经济蓝皮书”“西北蓝皮书”“中三角蓝皮书”“四川蓝皮书”“中部蓝皮书”等。目前,皮书已经涵盖的地区空间分布如图2所示。

图2

 

图2 皮书研究所涉中国地区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城市与农村类,研究的是中国及世界城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代表皮书有:“城市蓝皮书”“中小城市绿皮书”“国际城市蓝皮书”等。

  3. 按照研究功能及方法的分类

  按照研究功能及方法,皮书可以分为发展报告、分析预测、评估评价三个类型。

  发展报告型,侧重于对某一领域或区域发展现状的描述。代表皮书有:《国家创新蓝皮书:中国创新发展报告》《金融蓝皮书:中国金融发展报告》《劳动保障蓝皮书: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美国蓝皮书:美国研究报告》等。

  分析预测型,在对某一领域或区域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侧重对研究对象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代表皮书有:《世界经济黄皮书:世界经济分析与预测》《经济蓝皮书: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广州蓝皮书:中国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等。

  评估评价型,利用数据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某一领域的发展现状,揭示其特征的研究报告。代表皮书有:“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环境竞争力绿皮书”“G20国家创新竞争力黄皮书”等。

  4. 按照封面颜色分类

  按不同的封面颜色,皮书可以分为蓝皮书、绿皮书、黄皮书等。

  蓝色,象征着严谨与科学,蓝皮书作为一种专业机构的出版物是智库产品的代表,在国际上通行。因此在皮书系列中,经济、行业、社会政法类等90%左右的品种为蓝皮书。代表皮书有:“教育蓝皮书”“社会建设蓝皮书”“新能源汽车蓝皮书”“新兴经济体蓝皮书”“汽车蓝皮书”等。

  绿色,意味着生命与未来,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绿皮书的宗旨。因此,与生态、环境、农村、旅游等主题相关的品种为绿皮书,在皮书系列中占比7%左右。代表皮书有:“环境绿皮书”“气候变化绿皮书”“旅游绿皮书”“生态城市绿皮书”等。

  黄色,代表着开放与包容,关注国际问题是黄皮书的宗旨,黄皮书多是以国际区域性政治、经济等问题为主题的研究报告,在皮书系列中占比约3%。代表皮书有:“国际形势黄皮书”“中东黄皮书”“拉美黄皮书”“俄罗斯黄皮书”等。

三 皮书区别于其他出版物的特征

  皮书之所以能够作为独特的出版形态在众多的学术出版作品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作为智库报告所具备的独有的特征。它不是一般性的图书,而是一种连续出版物,它的内容是跨平面媒体的,超越图书、期刊和报纸。它有书的特点,又有期刊的特点,同时还有非常强烈的媒体特征,它所承载的信息都是浓缩的,可以通过其他媒体及时释放并传播。每一次皮书的发布基本上都会带动一个热门的话题,形成强大的社会效应,这是一般图书所不具备的。

  1. 原创首发

  原创性是皮书区别于年鉴、志书类图书的重要特性。皮书的写作不是把从各方面收集来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的简单罗列或梳理,而是在取得一手数据的同时,要有自己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框架,且对数据进行结构化的分析,并提供有价值的观点。

  皮书原创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数据资料的原创,研创团队通过实地调研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作为分析的基础数据;第二,研究方法或结论的原创,即运用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原创性的结论或对策建议。

  2. 实证客观

  实证,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皮书研创倡导实证研究,即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数据,并对客观数据采用统计、评价评级、模型预测与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得出客观的结论或对策建议。皮书报告数据翔实,通过评价评级、模型等实证分析方法对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更具有可信度。故而,皮书报告一般具有很强的实证性。

  3. 专业权威

  如果说客观性的数据是皮书特色,同样,专业化的数据筛选、解读更能发挥一个智力作品的价值。皮书专业性体现为主编和作者的专业性。皮书的主编和作者是所涉专业和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力和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

  出版方在皮书项目立项前就对研创单位及作者有严格的要求。如:“皮书研创单位应以研究为主,并在该领域具有权威性;皮书主编应是本皮书所涉领域的权威学者。”这种作品出版之前的介入,保证了皮书主编和作者的专业性。目前,皮书主编和作者多来自高端研究机构(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地方社会科学院)、一流高校、政府智库。皮书研创机构来源分布如图3所示。

图3

 

图3 皮书研创机构来源分布(截至2016年3月)

  4. 连续出版

  皮书连续性体现在其以年度为单位持续关注所研究领域的某一问题,并进行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而形成持续的研究成果。皮书报告每年(或每两年)对同一领域、门类、地域发布研究成果。

  从出版时间的连续性来看,自1991年起,“经济蓝皮书”已连续出版了25年;“社会蓝皮书”“农村绿皮书”“世界经济黄皮书”等重点皮书也已出版了20年以上。

  5. 关注前沿

  皮书前沿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理论探讨上应反映学术前沿问题,并能通过现有数据分析推断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二是解释现实问题时,皮书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重点问题,致力于解决政府、媒体、公众关注的问题。

  6. 及时更新

  与其他类型的出版物相比,皮书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据最新。皮书报告使用的数据资料在可获得的条件下一定是最新的。利用最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能够准确地反映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二是及时出版。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是皮书出版的高峰期,在这个时期出版的皮书可以及时响应国际国内重要会议和当年度重大舆论事件。三是适时发布。恰当的发布时机包括:重要会议前后;相关节日前后;行业论坛期间。

四 皮书对于国情了解和社科研究的特殊功能

  美国管理学家、统计学家爱德华•戴明有句名言:“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美国的联邦政府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帝国。这些数据有三个来源:一是业务管理的数据,二是社情民意的数据,三是物理环境的数据。以社情民意数据为例,在1940年罗斯福引进民意调查后,美国政府为了了解社会开展了大量的专业调查,其中劳工统计局的“国家纵向调查”(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就是以时间轴为单位,在确定调查对象后,对其进行长期的跟踪、反复的问卷,收集大量的数据,然后进行统计分析。随着数据的积累,一个以个人成长为中心、越来越大的社会画卷也开始展开。这种以一个国家为单位的大型社会调查,是研究一个社会长期变迁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也为政策的制定、调整和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除了联邦政府内部及其资助的研究机构的调查,美国的独立智库每年都为社会创造出数以万计的各种专业调查报告,这些报告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

  在中国,近20年来,以“皮书”为代表的年度研究报告是重要的智库成果表现形式之一,它因具有前沿性、实证性、持续性等天然的特点成为研究者和研究团队青睐的成果表达模式。

  1. 国情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记录仪

  从皮书的内容分类可以看出,皮书研究囊括了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而皮书研究正是以时间轴为单位,在确定调查对象后,对其进行长期的跟踪、反复的测试,收集大量的数据,然后进行结构化的统计分析。因此,“皮书”既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现状表述,为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又可提出较好的解决思路和对策,为现实发展提供巨大的实际应用的能量。

  2. 资政决策:政策制定、评估、调整的智力源

  皮书研究的对象是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皮书研创团队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对现实问题的敏锐观察力,很多正在为政府提供智力服务。他们在皮书中展示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政策趋向,发挥政策预报的功能,便于政策在正式发布前取得社会认可,利于政策的推行,同时,皮书的专业研究报告也可以为政策评估、调整提供依据。皮书研创团队对现实问题的调查为政府开辟了信息渠道,其对策建议成为政府进行决策的重要参考。

  3. 学术科研:社会科学研究的资料集成库

  皮书针对某个问题的基础信息以及皮书研创者对数据的分析与重新展现,构成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个小型数据库,为国内外现实问题研究者提供了不同层级的研究资料。皮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结果又成为研究人员进行深度研究的参考。

  皮书数据的原创性及持续性的积累,能够为深入研究提供基础的数据资源,因此,皮书可以作为获取研究数据的重要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皮书作为连续性出版物的价值将越来越高,而皮书数据库也将成为研究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库之一。

  4. 社会公众:信息爆炸时期的信息过滤器

  在信息泛滥的网络社会,皮书中呈现的基础信息和分析数据同时为社会各界带来多个层面的有效信息。社会组织管理者可以依据这些信息,判断政策趋势和市场走向,最终形成运营和管理决策;新闻工作者从这些信息中获取内涵丰富的新闻来源,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投资者可以从皮书中挖掘投资资讯,将其作为投资指南。

五 皮书的未来设想

  在中国,“皮书”已然成为全社会层面的热门词汇。皮书的读者主要包括党政领导干部、国内外现实问题研究者、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社会组织管理者、新闻工作者、投资者、对国内外现实问题感兴趣的普通读者等。各类研究机构(政府、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皮书”及其连带的内容、观点、学者思想正深入人心:政府部门资政参阅,研究人员研读借鉴,社会组织决策参考,新闻媒体实时发布,投资者资讯追踪,普通大众街谈巷议。“皮书”正成为一个平台,为广大对中国经济社会有着深刻理解的理论工作者提供一个展示其观点的舞台,为广大对中国现状有着热切渴望的读者提供一个咨询台,为中国学术与社会发展实践的结合提供一个会所。这一平台所具有的凝聚力正在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社会各界关注中国的发展,参与中国的发展。

  1. 一种创新的应用对策类研究、出版模式

  皮书研创者与出版社从学术积淀、市场需求等角度,根据国内外社会现实问题确定选题方向。研究者组成研创团队,集合多方智力,协同完成数据采集、信息整理和对策研讨。出版社凭借其推广平台,将此类研究成果在社会上广泛推广,最大程度上提升对策类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将其社会效用最大化。

  首先,统一出版规范与标准。作为独特的应用对策类研究成果和智库产品,皮书的研究内容必然是个性特征明显的。然而,正如美国心理协会出版人格雷•范登博思博士在第六版《APA格式》前言中所述:“统一的写作体例能够帮助我们迅速从文章中提炼出要点和研究发现……写作体例能够帮助大家恰当表述定量研究的结果,选择与分析方法最匹配的图表,以准确且令人感到体面的语言描述有关个体”。随着研创队伍的不断扩大,皮书的研创出版同样急需一整套通用规范,为数以万计的皮书研创者实现沟通交流提供科学便捷的标准,从而实现皮书品牌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从2009年起开始每年发布《皮书操作手册》(2013年起改版为《皮书手册:研创•编辑出版与评价指南》),作为内部工作指南,并于2015年正式出版。这些手册为规范皮书研创出版起到了很好的参考作用,也受到了皮书作者、编辑的广泛好评。

  其次,推进写作模式的创新。作为一种连续性出版物,单种皮书的主题、版式相对固定,研创者重复相同的工作造成效率低下。因此,可考虑开发皮书编撰软件,将可以由机器解决的问题交给它,而研创者将精力投入到研究工作中,在规范流程、保护皮书个性研创的前提下,全面提高皮书编撰效率。

  2. 重要的智库产品平台

  皮书正成为智库工作的平台:智库交流平台、智库产品互通平台、智库与社会交互平台、智库信息整合平台。随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深入开展,该智库平台必须时时做出调整,相应的平台功能必须进一步深化。

  皮书研创的运作模式体现了智库成果产生的基本内核,即团队协作、考察现实、预测未来、提出对策。皮书是智库产品的一种,是重要的智库成果向社会公布的方式。因而,皮书成为智库接触社会、影响社会、协调社会的渠道和平台。皮书的出版有助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3. 学术共同体的建设空间

  在皮书研创、出版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学术共同体和互动社区建设。以皮书出版为平台,围绕皮书研创这一核心环节,促进皮书作者、皮书机构、皮书受众之间的交流认知以及在问题关怀、价值取向、研究方法、学术标准等方面形成共识,进而建立起一个公共学术生活空间。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复杂化,针对某个问题的调查、研究和解决,单一品种的皮书很难完成。对皮书内容进行分割、重组,形成需要的新成果,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现实中,这种需要将更加频繁。皮书内容的数字化,使得分割、重组更加便捷,使这种做法成为可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已经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4. 中国学术、中国智库发挥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工具

  皮书为其研创者提供了一个向国内外发声的平台。随着皮书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皮书研创者的思想和声音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对内,他们以自己的思想影响社会;对外,他们发出中国学者对于国际事务的观点,影响参与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向。皮书的出版,有助于中国学者提高国际话语能力。

  2006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以下简称Brill)正式签署皮书出版协议,第一本英文版皮书在全球发行,标志着皮书进入了国际化的发展阶段。

  至2015年,已出版外文版皮书80余种,除繁体中文外,涉及英文、日文、韩文、俄文等多语种。连续出版的年度性外文版皮书达30余种。与Brill合作的英文版皮书于2011年改版为“中国研究视角”系列丛书,已出版37本,内容涉及中国经济、社会、法治、环境、教育、劳动与人口、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等多个领域。与Springer出版社合作的“当代中国经济报告”系列,包括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国经济增长报告、印度洋地区发展报告、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京津冀发展报告、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

  国际关系系列,包括中国与美国关系、中国与欧洲关系、中国与俄罗斯关系、中国与拉丁美洲关系、中国与周边关系、中国与非洲关系、中国与中东关系、中国与新兴国家关系、中国与东盟关系。英文以外,其他外文版皮书还包括: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韩文)、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韩文)、中国环境发展报告(日文)、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日文)、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俄文)。

  如果说外文版皮书的出版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打开了一个窗,那么,皮书数据库的海外推广则实现了皮书资源的全球化使用。皮书数据库已经成为研究中国现当代问题的学者和机构必不可少的参考材料。其海外使用机构包括大学图书馆,如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约翰布鲁金斯大学、牛津大学等大学的图书馆;高级智库,如美国国会图书馆(为美国各级政府提供公共及外交政策领域全方位咨询服务的研究机构)。这也标志着皮书系列已经进入国际知名学术出版产品行列。

  皮书作为重要的智库成果,承载着传播思想、传承文明的功能,皮书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学术出版的影响力。深怀对学术的敬畏之心,恪守对学术出版的专业精神,努力担当发展中国学术、承担人类文明传承的大任,这是中国学术出版机构的应有之义,也是所有皮书研创者、出版者、使用者的座右铭。

 

  参考文献

  能向群、肖东发:《年鉴与皮书之争》,《出版经济》2004年第12期。

  刘玉萍:《皮书:推动学术出版的能力建设》,《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月6日。

  孙海悦:《皮书出版需走品牌建设之路》,《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3月7日。

  谢曙光主编《皮书研究: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谢曙光主编《皮书研创与智库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谢曙光主编《皮书手册:写作、编辑出版与评价指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本文刊发于《出版广角》2016年第13期;本书收录时有增改。

  《本文摘自:皮书与中国话语体系建设 2016年8月第一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