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专家论述

中国移动阅读APP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孟晖 发布时间:2017-04-20
(一)设计风格比较单一,内容同质化严重
  如今出现数量众多的移动阅读APP,有的拥有内容资源优势,有的在平台或者用户方面优势突出,不过大多数APP的特色并不鲜明。总体来看,移动阅读APP在内容资源聚集、排版设计、产品营销策略等方面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远未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针对这一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扬长补短尤为重要,否则终将被市场淘汰。因此,移动阅读APP要想屹立于竞争之林,首先要进行目标市场定位,其次根据目标市场读者的需求特征,进行产品资源整合,制定出营销策略,提升市场辨识度,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发展。正如有学者所言,“专注是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面对纷杂的商品市场,唯有专注才能集中力量发挥特色,唯有特色方能吸引读者注意力,形成市场竞争力”。
  要强化品牌意识,不断提高竞争力。在碎片化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让读者清楚阅读内容的内涵及外延,以及阅读内容的真正价值。如上文所提到的《one·一个》,就是一款从定位、内容到页面设计都比较有个性,且打造出自身品牌的APP。它的特点是少而精,起初每天为用户提供一张图片、一篇文章、一个问答,后来又增加了一首音乐及一部电影,其文艺格调是非常鲜明的。目前碎片化阅读比较普遍,APP必须不断强化品牌意识、增强自身的特色、确立其在受众心中的价值地位,用精良的设计和内容质量维系读者对于APP的信任,从而实现读者的扩展。
  积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如今移动阅读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各平台提供海量内容,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商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为之提供精准和个性化的推荐服务。比如掌阅iReader、百度阅读等就可根据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作品推荐。总之,唯有打造自己的特色才能站稳脚跟。不论是全IP运作的掌阅,还是以社区和书单为亮点的追书神器,或者以传统出版物为主线的开卷有益,都以区别性的优势在移动阅读市场中脱颖而出。
(二)存在“浅阅读”和低俗化等现象,不利于受众的深度阅读
  如今,人们都在忙着应对繁重的工作、复杂的人际交往,却突然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淡化了阅读。碎片化阅读存在于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地铁里、公交车上、就餐中……人们已经很少能有时间静下心来阅读一本好书了。“浅阅读”如同吃快餐一般,其能给予人的营养是比较贫乏的。不少网络文学作品消闲娱乐的特点很明显,缺乏精心设计的架构和经过锤炼的语言,读者即使一目十行,也并不影响对于故事情节和内容线索的把握,恰如吃快餐,迅速拿起餐具,很快就能吃个饱,可是吃完以后,得到的营养少得可怜。这样“泛泛”的阅读习惯还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到对其他学科或专著的态度,而那些知识是无法像此类小说一样一目了然于心的,你必须沉下心“细嚼慢咽”、深入钻研,方能领略其精髓。
  比如打开“QQ读书”的“女生偏好”之“强力推荐栏目”,系统推荐的书目有《妖娆召唤师:嗜血邪凤》《帝国总裁强势爱:甜心,别闹》《情迷兽王:杠上狂野BOSS》《萌妻很嫩:总统大人,约不约》,再看“新书速递”“猜你喜欢”等栏目,内容也是大同小异,总体来看这些作品娱乐化、浅阅读的特征比较明显,教育意义和艺术性不大。
  对于“浅阅读”现象也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如喻国明教授认为,浅阅读的出现是个正常现象:“在一段正常的生活时间里,能够安排给媒介的时间一定是有限的,那么他在有限的时间里需要接触更多的媒介品种和信息品种,那在深度上自然就会有牺牲,并且用这种深度上的牺牲来解决数量和面的把握问题。但这并不排除他在一些重要问题上,需要更深入更专业信息的获取,所以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提供深度信息的媒体出现了”。
  不管怎样,如果受众进行“浅阅读”所占比重过多的话,肯定是不利于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不仅如此,考察一些移动阅读APP,缺乏经典作品和学术性著作,以原创类网络文学作品居多,且入目多为灵异小说、玄幻小说、宫斗小说等类别,普遍与现实生活距离甚远,而且存在肤浅低俗、娱乐化等问题,其受众多为学历和文化层次比较低的青年。不少作品程式化非常明显,文字粗糙、逻辑不清晰,并且宣扬了不劳而获、男尊女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等不良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甚至含有色情和暴力内容。网络文学表面上的兴盛景象与实际内容的贫乏苍白不符,不能不让人担忧。
  目前受众对移动阅读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优质的内容相对缺乏。出版机构大多对数字出版持谨慎态度,虽然一些出版社也在尝试数字化运营,但现有数字化的产品与移动阅读市场的需求之间相去甚远。同时,内容平台商的生产能力有限,也使得电子书内容的转换成本相当高、数量远远不足,出现内容加工跟不上用户需求等问题,影响了优质内容的供给。
(三)社交互动不够,阅读体验性差,用户黏度不足
  不少移动阅读APP都带有社交互动功能。比如,2015年,“简书”提出了新的口号:“交流故事,沟通想法”,用户可以搜索和关注“简书”上的朋友、交流读书心得,这也体现出“简书”开始对社交化阅读领域的探索。当当读书APP拥有“频道”“书吧”“书友圈”“翻篇儿”“附近的人”等板块。打开“附近的人”,可以查看附近的读者的书架,如若书架上有喜欢的书,还可以免费拿走一本书30%的部分。微信的朋友圈转发功能,也是社交性比较强的一个设计。一些受众表示会经常看朋友圈里转发的文章,而对自己订阅的公众号上的文章看得比较少。不过总体来看,除了社交互动功能特别强大的微信外,其他的阅读APP社交功能不是太吸引人,用户黏度不够。
  移动阅读APP的阅读体验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功能不实用,缺乏专业特色。笔者在上课时,曾对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5位2016级硕士研究生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的移动阅读情况,得知他们很少会看文学类的移动阅读APP如红袖读书、网易云阅读等,有时会浏览澎湃新闻等新闻资讯类APP。他们的总体感受是文学类APP的阅读体验不够好、功能一般、看书比较累。他们更喜欢用kindle电子书阅读器来阅读文学作品,而且亚马逊上的畅销电子书许多都是一两元一本,价格也比较低。由此可见,移动阅读APP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吸引文化层次较高的年轻受众方面,还是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的。
  移动阅读2009年就蔚然成风,当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中国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在用互联网或者手机进行阅读。早期的一些移动阅读APP,如掌阅和开卷有益等,现在依然有很大的影响力。作为移动阅读的巨头,掌阅科技大力购买运作IP,计划投入10亿元进入原创文学领域;而开卷有益在当下各类阅读APP都主打网络小说的情况下,仍以出版类图书为主,坚持输出更多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文学作品。而当时一些很火的移动阅读APP,在弱化甚至消逝。移动阅读APP唯有打造自己的特色才能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相关图书更多

中国三农网络舆情报告(2023)

近现当代传媒与澳港台文学经验

河北传媒发展报告(2022)

建设性新闻实践:欧美案例

相关作者更多

唐绪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研...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电话:010-59367265| E-mail:database@ssap.cn| QQ:2475522410|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