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专题子库

粤港澳大湾区
暂无简介

更多>> 热点聚焦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 详情>>
安全事件
上海15年以上“高龄电梯”有3万多台暗藏安全隐患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1-01

  “上海超过15年仍在用的‘高龄电梯’有3万多台,‘暗藏’安全隐患。”市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黄鸣认为,这些超龄电梯“平时看上去运行正常,但说不定哪天就突然出故障,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她将在本周举行的市政协十二届二十八次常委会发言中,呼吁上海率先出台地方刚性报废规定,让电梯使用到龄就“退休”。

  电梯事故风险在递增

  据黄鸣昨天提供的调研数字显示,目前上海在用电梯总数有23.7万余台,且近3年以每年2万台的速度递增,其中使用年数10年以上的有8.5万余台,15年以上的有3万余台。从2006年至今,上海市共发生各类电梯事故42起,死亡31人,受伤23人,其中发生在使用环节的20起,安装环节的13起,维修环节的9起。去年有3起事故,造成3人死亡,均发生在安装和维保环节,今年以来1起,死亡1人。

  “上海市电梯的拥有量全国第一,虽然事故发生率低于有关部门的指标要求,但风险仍然在递增。”黄鸣对此很担心。

  应出台刚性报废规定

  记者了解到,按照国际惯例,电梯使用年限为15至25年,电梯使用了15年后,将进入快速衰老期,出现安全隐患是必然的。但现在国家对电梯使用年限并没有强制性规定。

  黄鸣委员告诉记者,国家标准委制定的《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于2016年2月正式实施,但仅规定了电动机、减速箱等13项重要部件的报废技术条件,未规定报废程序,更没有使用年限的限定。“上海应率先出台地方性法规,强制老旧电梯报废。”黄鸣认为,电梯一旦发生事故,危害性大,后果严重,必须确保电梯在“安全时期”内使用,“上海既有技术积累也有管理经验,可率先做些探索,出台刚性规定。”

  维保常常会流于形式

  在调研中,黄鸣委员还发现,申城电梯的维修保养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维护保养准入门槛低;维保专业人员收入低;企业无序竞争,低价揽活用人,维保常常流于形式。“上海市现有电梯维保单位306家,实际持证维保人员6000人,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技术能力不强。”黄鸣分析说,目前电梯维保从业人员的月收入,一般从2000元到5000元不等,收入偏低导致技术人才不愿入行,已经进入行业的人才又容易流失,“电梯缺乏高水平的维修保养,其安全性就不言而喻了”。

  黄鸣建议净化电梯维保市场,提高从业人员的收入,用政策鼓励合格的技术人员安心就业,“既要保障电梯乘客的安全,也要维护从业人员的权益”。黄鸣还建议,新增电梯实行远程监控系统一步安装到位,在设计选型时,就明确基本检测、监控、诊断等要求,同步安装,列入验收标准;对于既有电梯,视梯龄、工作环境和负荷情况等统筹安排,逐步添置,做到新账不欠,老账分批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