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专题子库

粤港澳大湾区
暂无简介

更多>> 热点聚焦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 详情>>
皮书观点
2015~2016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新趋势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王雷   发布时间:2016-12-26

  2016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总体上依然延续了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但是,随着安全问题、要素的不断变换,一些国家内外政策、对外战略的不断调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也呈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点。这主要表现为:中美、中日关系竞争、对抗的成分显著增多;俄日、日韩关系相互走近,不断改善的趋势在加强;南海、东海局势持续紧张,引发冲突的风险在加大;恐怖组织、极端宗教势力对我周边渗透的威胁在增多。

  (一)中美、中日关系竞争、对抗的成分显著增多

  过去一年,美国推进“再平衡”战略制衡中国的意图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继续强化对华军事部署和威慑。在东亚地区,美国纵容日本推进“军事正常化”,不断强化岛链基地群建设,对中国走向大洋进行战略遏制。在东南亚、南亚方向,美国扩大了与新加坡、菲律宾、越南、印度等国的防务合作关系。其次,高调介入南海争端,推动在韩部署“萨德”系统。过去一年,美国不仅怂恿南海争议国频频向中国发难,而且直接派遣舰机进入中国南海岛礁附近水域、空域,挑衅中国主权与海洋权益。在朝鲜半岛,美国以遏制朝鲜导弹威胁为名,推进在韩部署“萨德”系统,意图打破地区战略平衡、维持霸权。再次,积极扩展“亲美疏中”关系网。在亚太地区,美国正将政治高层互动、经济交往的对象延伸到过去少有接触的国家。2015年底国务卿克里访问了中亚五国,搭建了“C5+1”(中亚五国+美国)对话机制。2016年克里和奥巴马多次访问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国。美国扩大伙伴关系网的动机并不单纯,挤压中国外交、经济、战略空间的小动作一直不断。

  同样,中日关系虽已呈现回暖迹象,但总体改善依然缓慢。过去一年,日本对华政策依然延续“双面性”,口头上宣称要改善双边关系,行动上却给中国不断制造麻烦。在历史问题上,安倍政府继续美化侵略历史;在钓鱼岛问题上,继续攻击中国正常的维权行为;日本不仅利用G7、东盟峰会等多边场合诋毁中国形象,而且通过军事合作插手南海问题;在台湾问题上,日本不仅炒作“日台军事合作”等敏感话题,而且邀请台湾驻日机构代表参加官方活动,甚至将“台北文化中心”更名为“台湾文化中心”。不仅如此,日本对华军事部署不断强化。2016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史上规模最大的防务预算,首次超过5万亿日元(约合446亿美元)。随着新安保法于20163月正式实施,日本开始强化西南诸岛的警戒、防备力量。此举一方面是要配合新安保法案的落地,另一方面显然要加强对中国突破第一岛链进入西太平洋的监视和封锁,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实现对接。

  显然,不管是基于“对抗思维”的“再平衡”战略,还是安倍政府实际奉行的对华遏制政策,都在显著加剧中美、中日关系的竞争性与对抗性。

  (二)俄日、韩日关系相互走近,不断改善的趋势在加强

  自2015年俄日两国恢复“2+2”交流机制后,2016年普京与安倍又举行了两次首脑会谈。应该看到,近年来俄日首脑会晤次数已远超美日首脑会晤。俄日关系不断走近,互送秋波显然各有所需。首先,从经济方面来看,有助于推动俄日经贸合作。日本需要俄罗斯的市场和能源,俄罗斯需要日本的投资和技术。就内政层面来看,安倍谋取通过缓和日俄关系赢得民众支持,缓解国内改革压力。普京改善俄日关系,谋求打破西方制裁,缓解民生压力。从国际层面来看,日本希望发展俄日关系,分化中俄关系,尝试摆脱美国的束缚。俄罗斯希望改善日俄关系,增强在东亚的影响力和战略杠杆。当前,安倍通过经济合作撬动日俄领土谈判的策略已初显成效,俄罗斯虽然在领土问题上很难做出实质让步,但立场已有所软化。普京表示,俄日关系是俄罗斯外交“最优先的课题”,愿与安倍就各种问题探讨妥协方案。当然,鉴于领土争端的复杂性以及美国对日本外交政策的巨大影响,日俄关系短期取得重大突破并不现实,但从中长期来看,改善趋势很可能逐步加强。

  同样,受朝核问题陷入僵局、中日恢复首脑会谈以及美国外交不断施压等因素的影响,过去一年,韩国朴槿惠政府逐步调整对日外交思路,推行历史与安保、经济议题相分离的“双轨”政策。该政策调整得到了日本的积极回应,两国高层互动、双边会谈迅速恢复。201511月,长期中断的韩日首脑会晤再度重启,之后两国又就彻底解决慰安妇问题达成协议。种种迹象表明,韩日关系已经开始走出低谷,步入改善轨道。当然,韩国调整对日外交的幅度是有限的,将历史问题与其他议题剥离,并不意味着韩国将搁置历史问题或在历史问题上放弃原则;将经济、文化合作议题置于优先地位,也不意味着韩国对与日本的安保合作会放弃戒心。应当看到,当前韩国依然不愿与日本签订双边“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和“军需相互援助协定”,坚持在美、日、韩三边框架下共享情报。同样,在日本自卫队进入朝鲜半岛问题上,韩国坚持日方必须得到韩方同意。显然,韩日关系调整和改善仍面临诸多限制。不过,两国关系相互走近已成事实,势必对周边国家、地区局势产生影响。

  (三)南海、东海局势持续紧张,引发冲突的风险在加大

  过去一年,南海仲裁案不断发酵导致各方外交、法理斗争日趋激烈。但危险的是,美、日针对中国的军事挑衅不断增多,南海问题军事化的风险在加大。2015年10月,美国派遣军舰进入中国南沙诸碧礁周围12海里水域。11月派遣“B-52”战略轰炸机从距离南沙华阳礁2海里的空中飞过。20161月,美舰进入中国西沙中建岛附近12海里水域。3月后“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又长时间在南海逗留,甚至搭载国防部长,以此炫耀武力。不仅如此,继美军获准在新加坡部署反潜巡逻机后,20163月美菲达成军事协议,获准以轮换驻扎形式使用该国5处军事基地。5月美国宣布全面解除对越武器禁运,8月又与印度签署了《后勤交流备忘录》。同样,日本与菲律宾、越南的军事合作也在升温。20162月,日菲两国签订了首份军事装备合作协议,日本同意向菲律宾租借5TC-90飞机,用于南海侦察和巡逻。3月日本海军舰艇访问苏比克湾,参与次月举行的美菲联合军演。4月日本军舰访问越南,战后首次停靠金兰湾。9月安倍政府同意向菲律宾提供贷款,购买“大型巡逻舰”,意图强化针对中国的海上警备能力。

  在东海方向,中日之间的摩擦、对抗也持续不断。为了强化西南诸岛防卫,2016年3月日本决定向与那国岛(距钓鱼岛约150公里,距中国台湾约110公里)派驻自卫队,建立雷达站。年底前还计划在鹿儿岛县奄美大岛和冲绳县宫古岛等地驻扎警备部队,部署反舰、地空导弹。日本在中日东海争议岛屿附近强化军事力量,显然是要加强对中国进出西太平洋海空编队的侦察、监视和打击能力。值得警惕的是,20166月,中日军机在东海爆发严重对峙事件,日机开启火控雷达照射中方飞机,挑衅动作十分危险。应该看到,虽然中美在南海的军事对抗在加剧,但两国已就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和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达成共识。相反,中日之间既无通畅的政治沟通渠道,也未建立相应的海空紧急联络机制。因此,相关事态很容易升级并造成误判,进而引发潜在的冲突。

  显然,美国、日本已将东海、南海博弈上升到与中国争夺亚太主导权的高度,随着军事对抗、安全两难不断加剧,中国在海洋方向面临冲突的风险在增加。

  (四)恐怖组织、极端宗教势力对我周边渗透的威胁在增多

  过去一年,以“伊斯兰国”“基地”为代表的国际恐怖组织、极端宗教势力对我周边渗透力度逐步加强。在东南亚和南亚,继20158月位于泰国曼谷商业中心的四面佛景点发生爆炸案后,2016114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遭受汽车连环爆炸袭击,“伊斯兰国”宣称对此负责,策划者是身在叙利亚的印尼裔极端分子,目的是呼应“伊斯兰国”在全球的恐怖活动。2016628日至71日,“伊斯兰国”在马来西亚、阿富汗、孟加拉国接连制造恐怖袭击。75日,印尼、泰国再度遭受恐怖袭击。在中亚地区,5月塔吉克斯坦当局挫败了“红色婚礼”恐袭计划,6月至7月,哈萨克斯坦阿克托比和阿拉木图先后遭遇连环恐怖袭击,830日,与叙利亚“努斯拉阵线”有染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即“东伊运”)分子对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实施了自杀性汽车炸弹袭击。种种迹象表明,自“9·11”事件以来,中国周边的反恐斗争正在进入一个新的严峻期。

  第一,东南亚、中亚一些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恐怖组织、宗教极端势力的招募中心,目前已有数千名来自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新加坡、中亚国家包括中国新疆的极端分子奔赴伊拉克、叙利亚参战。“伊斯兰国”甚至成立了“马来群岛战斗小组”,东突分子也在叙利亚北部安营扎寨。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接受战斗洗礼,还包括获得资金援助、接受暴恐技能的训练。第二,“伊斯兰国”正寻求在印尼、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扩展网络,建立长期活动的据点,“基地”、“阿塔”、“巴塔”和“乌伊运”等极端宗教组织大量盘踞在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土库曼斯坦边界地区,伺机扩张。随着“圣战分子”向中国周边不断回流,中国周边成为恐怖主义高危地带的风险在加大。第三,随着暴恐能力不断提升,“东伊运”恐怖势力的活动空间在增大。目前该组织已形成以南亚、伊叙为主要活动基地,以东南亚、中亚为主要偷逃通道、活动跳板的跨境暴恐网络,对我国边境地区特别是西北安全构成直接威胁。第四,中国海外利益受袭的风险在加大。东南亚、中亚、南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区域,中国在一些国家有大量的能源、基建项目投资。过去一年,中国驻外机构、公民在老挝、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频繁受袭表明,此类威胁或将持续加剧。

——摘自《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7)》P74~7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