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专题子库

粤港澳大湾区
暂无简介

更多>> 热点聚焦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 详情>>
皮书观点
提升G20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G20 国家创新竞争力黄皮书编委会   发布时间:2017-07-17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正加速推进,并广泛渗透到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发展的格局。信息网络、生物科技、清洁能源、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层出不穷,正在引发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机共融的智能制造模式、智能材料与3D打印结合形成的4D打印技术,将推动实体经济领域传统生产模式的巨变,引领工业生产从大批量集中式生产向定制化分布式生产转变,这些技术将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新产品、新需求和新业态的涌现也将极大地改变产业结构和社会形态,为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各国正在加快创新步伐,并围绕创新展开激烈的竞争,这将推动全球创新格局深刻调整,创新中心也会呈现从以欧美为中心向北美、东亚、欧盟等区域扩散,全球创新格局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只有不断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创新浪潮中立足,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提升国际地位。
1.推动增长方式的创新转变,开辟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格局
  当前世界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增长乏力,复苏疲软,亟须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应该积极回应各国发展需求,着力经济增长方式创新,通过结构性改革,拓展生产边界,释放增长潜力,开辟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格局。积极推进G20在关键技术和重要领域的创新联合攻关,打造各国和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方向和路径。当前,气候变化、能源、环境、粮食安全、重大疾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正考验着各国和地区的创新能力,亟待通过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共同解决制约世界经济增长的瓶颈难题。G20成员应积极推动科研创新活动的国际化,鼓励本国或本地区的研发机构与世界一流研发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推动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区域科技合作中心和合作示范园区。坚持将“走出去”与“引进来”有机结合在一起,一方面鼓励本国或本地区企业或研发机构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另一方面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吸引世界一流科学家支持本国或本地区的创新攻关。积极参与国际科技组织和区域组织的多边科技合作和重大科研项目,不断提高国际创新地位和创新标准制定的话语权。营造促进合法获得科学技术的全球环境,推动各国在相互同意和自愿条件下促进知识分享,加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实践交流。巩固和深化政府间科技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形成层次合理、重点突出的科技合作新格局,并在更加灵活完善的合作机制下开展关键创新领域的联合攻关。通过G20国家间的创新合作,为创新发展注入加速度,为全球构建起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的增长方式。
  2.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G20内部,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在谋求驱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从国际上看,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正在深化,实体经济的战略意义再次凸显,发达国家欲重塑实体经济的竞争优势,而新兴工业化国家欲顺利实现发展要素的替代。创新战略成为各国不约而同的选择,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出台了创新计划,对未来的创新战略实施进行科学的部署。然而要确保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还要进一步推进G20经济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在实现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要确保G20国家有针对性、持续地推进结构性改革,就要加强结构性改革议程设置,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合理评估和监测G20国家结构性改革的进展及其困难。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结构性改革的优先领域也不尽相同,应该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关注与自身改革联系最为紧密的领域。合理安排各项制度,建立起更加灵活的体制机制,特别是政府层面应该在创新中合理安排角色,从参与者向引导者转变。此外,还要推进G20本身的体制改革,如推动G20货币金融体系改革,推动国际金融架构改革,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和金融机构的参与度,提升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加强债务可持续机制,持续关注低收入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稳定。通过构建G20新的治理机制,更好地推动全球治理创新,增强全球的创新活力。
  3.促进包容协调的全球价值链发展,全面激发创新潜能和活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流动和配置,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能不会拥有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全部元素,必须要有多个国家的参与。同时,随着新兴国家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原来以欧美发达国家为创新中心的格局不断被打破,创新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今,全球价值链已经进入调整重塑期,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亟须提升,伴随着全球价值链的创新链也亟须有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因此,构建包容协调、合作共赢的全球价值链,从根本上提升中小企业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和开展创新的能力,可以更好地调动全球创新要素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潜能和活力。围绕全球价值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之间的有效协同。要围绕产业链来安排创新链,通过产业链的衔接实现创新的连续性,使创新成果相互衔接,服务于产业链的整体创新,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效融合,同时要依托产业链来整合创新资源,实现技术的群体突破,提升产业链的整体创新能力。各个国家和地区既要注重基础研究,也要注重应用研究,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方法和途径。要构建科技成果产业化运用的有效途径和机制,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积极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充分调动各类中介机构的积极性,构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顺畅途径。此外,还要在产业链、创新链的不同环节精准合理地投入创新资金,综合运用多种金融手段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完善提供保障服务。还要协调好处于价值链不同环节的国家和地区的利益,特别要注重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安排,营造G20更加和谐的创新氛围,推动全球包容性创新的发展。
  4.着眼于创新发展前沿,牢牢把握创新的主动权
  当前,全球出现的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其核心在于信息网络技术的突破,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最为核心的技术也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世界主要国家也把信息网络技术作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点。信息化与产业化的融合就是要使信息网络技术广泛渗透到实体经济发展领域中,如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在工业互联网、工业云等新的生产理念引导下,朝着智能制造、网络制造、柔性制造等方向变革。G20各国只有牢牢把握创新发展的前沿动态趋势,才能把握创新发展的方向,成为创新的引领者。因此,G20各国要顺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深化信息从研发设计到制造、管理以及营销的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和应用,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先进制造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完善信息化服务体系。首先,要面向技术创新的新趋势构筑更加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实施核心技术设备攻坚战略,推动研发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确定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要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方面发挥各自的创新优势,提高知识创新以及将知识创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加快培育一大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知名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其次,改进创新评价体系,提升创新产出质量,既要增加科技论文、人均专利受理和授权数量,还要考察知识创新的应用、开发程度以及投入产出效益比,强化创新的应用和社会经济效益。最后,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和协调作用,推动各个主体的协同合作,构建体制机制运转灵活、创新效率高、创新活力充沛的国家创新体系。
  5.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创新资源,大幅度提高创新效率
  创新活动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过程,如何更加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创新资源从而获得更多产出、提高创新效率,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的投入构筑了创新竞争力的支撑体系,同时在G20平台上促进创新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创新效率,从而为创新竞争力的提升注入更强劲的动力。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优化国家创新环境,灵活运用财税、金融、投资等政策工具,激励企业等各个市场主体加快创新步伐,推动企业将研发与生产相结合,将供给与需求相结合,既面向市场积极推动产品和技术创新,同时优化创新资源要素组合,提升创新供给的效率。要不断积累和更新创新资源要素,注重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发挥人才的创新能动性,不断提升人才的创新能力,提高人才使用效率。要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通过提高创新投入规模、优化投入结构、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方式,掌握一些关键和核心技术,逐步摆脱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创新约束,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持续获得创新的动力。最后,要协调好创新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任何创新活动都要在环境可承载的基础上开展,技术的运用和推广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真正实现环境发展的持续性和创新的持续性协同推进。此外,还要注重创新载体和创新环境建设,为科技创新创业提供更加宽松的氛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