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专题子库

粤港澳大湾区
暂无简介

更多>> 热点聚焦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 详情>>
皮书观点
产业融合创新对于提升我国软件业出口竞争力的战略意义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沈家文   发布时间:2017-09-27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产业创新趋势,软件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对于提升我国软件出口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全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市场快速增长,我国软件业出口潜力巨大

我国软件产业仍处在快速成长期,加快利用互联网优势拓展业务,促进软件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创新,将对提升我国软件出口竞争力带来新契机。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需求呈现逆经济周期的快速增长特征。2010~2014年全球软件产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8%,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模式不断涌现。按照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我国软件产业尚处于成长期,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3.8万家,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20.2%。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软件出口目前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在某些领域形成了优势特色,涌现了一批有实力的软件出口企业,为软件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2014年我国软件出口协议金额同比增长18%,未来,我国软件出口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二)软件业与制造业融合创新为我国软件业转型升级开拓出发展新方式

软件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了产业创新发展速度。国务院2015年8月发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培育新型生产方式。近年来,我国软件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持续提高。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速快于电子信息制造业10个百分点,软件业比重达到26.6%,对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同时,我国的软件技术服务发展迅速,2014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类服务收入分别增长22.5%和22.1%,占软件业比重分别达10.3%和18.4%。随着软件和网络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为中国软件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提高了制造业的运行管理效率,开拓出融合创新的新路径。

(三)“互联网+制造”带来提升我国软件出口竞争力的新机遇

“互联网+制造”将软件与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促进生产效率提高和生产方式变革,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产业组织和资源配置方式,或将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互联网+”背景下,在共创共享的互联网经济推动下,软件业的客户购买方式、付费方式、售后服务方式等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巨大变化,传统盈利模式面临变革。“互联网+制造”提高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水平,软件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在不同领域逐次广泛衍生,将成为促进我国软件出口的关键路径。2014年中国软件业出口总额约377亿美元,其中软件产品占比3.26%、信息技术服务占比96.73%,软件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化成为软件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商业模式面临变革。未来5~10年,软件企业互联网化将催生众多变革与创新。“互联网+制造”将对我国信息技术服务出口产生巨大推力,也将带来提升我国软件出口竞争力的新机遇。

——摘自《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6)》P273~27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