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专题子库

粤港澳大湾区
暂无简介

更多>> 热点聚焦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 详情>>
图文直播
《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文字实录
来源:中国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2-22

  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7年12月20日10:0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报告厅召开“2018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 ”。会议系统分析中国2017年的经济形势并预测2018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正式发布2018年《经济蓝皮书》。会议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领导和著名经济学家参加并发言。

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马援: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中国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成果系列发布会的第一场,中国社会科学院2018年《经济蓝皮书》发布会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现在开始。首先及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到场的领导和嘉宾,实际也是我们多年来的比较固定的一个研究团队,他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先生,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经济模型实验室主任娄峰先生,国家商务部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研究部研究员金柏松先生,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付广军先生。大家可能注意到,付广军先生是今年第一次参加发布会,但是在座的我发现有很多媒体朋友是老面孔了,也感谢大家对我们系列发布会的支持,对蓝皮书发布会的支持。

  大家知道,经济蓝皮书是作为经济社会文献出版社的一个出版品牌,坚持了很多年,同时也是中国社科院的一个重要的成果品牌,研究成果往往在皮书上进行发布。今天很高兴社科文献出版社做了一个历史回顾片,大概3分钟,对经济蓝皮书27年的历程做了一个回顾,请大家先看一下视频。

  2017-12-20 10:00:21

马援:

  感谢社科文献出版社给大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品牌、学术平台。27年反应了一个学术品牌建设的历史,同时也从一个侧面看出,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一个国家级的智库,作为一个思想库、智囊团,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中央决策方面,我们所走过的历程。下面,我们就进入今天的成果正式发布阶段,首先有请经济学部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先生致辞。

  2017-12-20 10:04:54

李扬: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我以一个老作者、老读者和老编者的身份向各位表示敬意。我直接谈观点。

  现在国内外的形势比较复杂,不特别容易说的清楚,而且长期因素、短期因素交织,前所未有的复杂。但是,习主席在最近好几次谈到经济形势的时候,可以体会,他所立足的是一个长周期的概念。比如在全国金融工作会上说,当前中国的经济经历了前一阶段的上行期,现在进入了下行清算期,表达了一个非常清晰的长周期的概念。我学习习主席的讲话,有一些体会,今天就从长周期角度对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做一个非常概括的分析。

  关于全球形势,在今年年初习主席在达沃斯论坛上有一个非常精辟的概括,我自己认为,研究全球经济应当以习主席这个概括为提纲,为最基本的价值。他非常明确的指出,现在世界经济存在三大突出矛盾,换言之,如果说这三大突出矛盾不能非常的解决,全球的经济很难说恢复正常。这三个矛盾我们分别看一下。

  2017-12-20 10:10:01

李扬:

  首先,增长动能。具体的体现为传统的增长引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但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我想,做实体经济分析的,熟悉周期理论的都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进步交替的过程中,上一轮科技进步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的提高,这样一个势头已经趋缓。但是,我们现在正在酝酿,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开始发挥作用的这样一些科技进步,或者没有来得及造成一个可以和上一轮向匹敌的力量,把我们经济拉上去。不久前我们在讨论这个事,我们就谈新经济,在有新经济,以互联网革命为起点,但是在很长时间里,这个新经济没有对经济产生非常显著作用。但是从里根时期到克林顿时期才真正发挥作用。大概有3-5年时间,我们还存在这样一种时期,各种各样的技术正在发挥作用,但是要能够真正产生强大的经济影响要等一些时候,习主席的话是这个意思。

  2017-12-20 10:12:00

李扬:

  第二,全球经济治理滞后。这不是说随便说一下,发一个感慨,而是有具体的内容:

  一是国际经济力量对比深刻演变,但是全球治理体系未能反映新格局。全球经济力量对比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上个世纪末,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量贡献已经超过一半,到本世纪开始,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国家对全球存量贡献也超过一半,现在大概发达经济体占40%,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占60%。这样一个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是倒过来的三七,现在是四六。这样一个变化,必须反映在全球治理体系下,必须反映在话语权上,必须反应在对世界事务的决定权,这种情况和矛盾有时候会很尖锐。我想各位一定注意到,美国特朗普政府昨天发布的一个关于国家安全的报告,他直言不讳的指出,竞争的对手就是中国,我想他这样一个报告,其实反映的就是这个问题,他们想守成,我们必须要争得我们的权利。

  二是全球产业布局在调整,而贸易合投资规则未能跟上新形势。大家都知道最近这几年来产品服务变化很大,有一些合并了,有一些分开了。随着新的技术不断推广并被应用,很多原来只是集中在一个产品或者一个服务里面的各个环节,分成单独的产品、单独的服务加以交易。这样的话,整个交易、贸易和投资的格局就必须改变,但是我们现在没有跟上,没有反映出这个改变。比如关于原产地很多的争议,其实就是根本上在于产业链发展变化,但是我们整个全球治理没有跟上。

  三是全球市场需要增强风险的能力,但是全球治理机制未能适应新需求。目前,全球仍然处在高风险之中,具体的一个体现就是全球债务,没有舒缓,反而恶化了。2016年底,全球的债务相当于2008年2倍,现在各国当局对此都讳莫如深,但是用一句俗话叫“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借钱总要还的,就像喝酒一样,你喝一杯,心里就爽一点,但是宿醉的痛苦需要很长时间去承受。

  2017-12-20 10:13:27

李扬:

  第三,发展失衡。这些年来,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大,但是收入分配越来越不公,而且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动荡。这个不公体现在国与国之间,在一个国家里面体现在不同的阶层之间,而且已经形成全世界,几乎概莫能外,是动乱的根源。这些问题也许还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而恶化,这个问题必须重视。

  2017-12-20 10:18:31

李扬:

  我们看一下国际组织在年末集中对未来的一些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看法,短期稳定是可期的,长期增长堪忧。他们关注通胀的问题,其实国际组织还是在关注通缩问题。通胀喊了多久,但是通缩依然挥之不去。通缩这个问题产生难就难在,我们关于通胀有一个经典定义,叫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是货币问题,货币多迟早会造成物价上涨。问题在于2008年全世界货币当局放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翻了两番,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也有非常大的扩张,现在我们是世界第一大,这么多货币放出去了,物价水平总是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通缩在这个意义上已经不是货币现象,是实体经济的衰退。

  国际基金组织所今后关注三个问题:一是提高潜在产出。也就是说,问题出在实体经济层面,问题出在劳动生产力,出在全要素生产力不高。二是关注收入分配问题。三是增强抵御下行风险能力。

  2017-12-20 10:20:45

李扬:

  OECD的分析,是从投资角度切入的,又从投资的结果来做结。从需求来说,他认为投资不够,不够又是需求不足,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较高的水平。更严重的是由于投资不足,我们希望今后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技术产业化就不能实现,无法实现我们所需要的生产率的提升。从需求入手,结束于公益,整个事业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在联合国的最近一个分析里面,列举的问题比较多,世界经济依然面临很多周期性和长期性挑战,是投资疲软、生产率增长缓慢、一些地区平均收入水平下降或者停滞、新型保护主义兴起,以及全球债务水平高悬。结论是资产价格高估,风险比明显低估。总之还是两面,实体经济还是增长率上不来,还是用传统的需求管理手段去刺激经济,经济没有刺激出来,金融风险出来了。关于全球先简单回顾一下。

  2017-12-20 10:22:42

李扬:

  看一下美国的情况。美国的情况很多人比较乐观,当然我看到也有不乐观的,我属于不乐观者。我们看一下他的决策者们,在做政策阐述的时候,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那些担忧,你就知道这个问题不简单。11月22日美联储的FOMC会议纪要显示,很多人认为低通胀有可能是长期现象,也就是通缩将可能是长期现象,美联储现在唯一的通胀率为目标,通胀老上不去,说了多少年总上不去,他们作为货币经济学家心里很清楚,有这么多货币在,通胀好上不去,到哪儿去了?所以他们对这点特别的担心。如果找不到出路,第一肯定实体经济不行,第二肯定资产有泡沫,所以我们后面这一段,就是说的鉴于不断上升的资产估值和金融市场低波动性,一些委员表达了对潜在金融失衡威胁上升的担忧,认为可能会出现一次资产价格的剧烈回撤,可能对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所谓剧烈回撤,就是股市可能有一直狂泻。现在美国的股市和经济已经脱离的很厉害了,它的市盈率已经超过中国上海交易所,如果说没有很好的经济成长加以支撑,可能会成为一个泡沫。

  我们国家金融发展实验室最近公布了一个“NIFD金融指数”,我们也对美国的情况做了一个分析。我们认为必须高度关注美国企业盈利可持续性和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变化。我们看到了美国企业的盈利已成疲态,如果市盈率很高,企业利润能够支撑,那不是问题。但是,如果说市盈率很高,企业利润上不去,可能就是一个泡沫。所以,我们很担心会长达8年多的牛市寿终正寝,引发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再次动荡。

  美国的情况我们要多说一些,因为它是影响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我们看它的杠杆率的变化,在其他很多场合已经说到了,住户、非金融公司、金融部门杠杆率都在下降,我们结论是美国去杠杆就是向债务从住户、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转到政府名下,于是美国的问题进一步集中了,政府赤字和债务的积累是它的问题。现在美国搞税改,我前面说过,在谈所谓新经济,现在讨论新经济主要是讨论当时作为新经济的一个触发点的当时的税改,现在税改和当时税改几乎完全一样。而且美国参众两院矛盾重重,没有高度的一致,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税改的问题。根据过去经验,税改之后一两年美国经济垮过,但是两三年之后经济将会出现一个新的像克林顿政府时期的新经济。我们对此不可不警惕。

  小结一下,全球经济如果还用危机这个尺度刻划,进入了下半场,不是说快结束了,下半场任务很多:一是继续解决造成此次百年不遇全球危机的各类问题,特别是实体经济层面的结构性问题,关键是要提高潜在增长率,这并非易事。我们非常有幸,以习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很早就说过,中国的问题是供给侧、是结构性,已经很多年了,现在通过实践也认识到了。二是消除危机以来各国当局采取的超常规的宏观调控政策所带来的副作用,这个过程非常复杂。就是缩表,加息,这个过程应当说非常复杂,我就不多说了。三是将使用更多的政策资源,用于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就是说,今后经济发展要花更大的气力也许是最大气力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各位学习十九大应该感觉到,3万多字突出的是社会公平问题,是人民的需要问题。而对经济的增长,倒没有这么的强调。四是面对全球大动荡、大调整,全世界要寻求多重意义的“再平衡”。奥巴马实行“亚太再平衡”,特朗普又来一个“亚太再平衡”,反正就是觉得不平衡,他们要求寻求平衡,其实寻求平衡是一个矛盾和冲突的过程,我觉得今后几年还是在这个环境中在生活。

  2017-12-20 10:23:42

李扬:

  我们看中国,关于中国经济的认识,我觉得还是要以经济新常态这个理论为主线。但是我感觉大家对这个就是说说,十九大报告对于新常态又给了进一步深化,这个深化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新常态大家好好研究,几年学习下来有一个印象,就是速度要下行了,但是对速度下行可能换回来的其他东西关注的不够。十九大报告明确说这个速度下来是换回来质量的提高,而且必须以换回高质量为它的一个前提,如果换不回高质量,那么这个经济增长速度下行就白下了。所以,质量提高、效益增长是我们今后一个经济新常态过程中一个主线。

  中国经济新常态速度下行,增加效益提高,在这个图上应该看的很清楚,下行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2017年6.8%的水平,但是大多数认为明年会略低一些,如果一直低下去,需要警惕,我们对这种动态的差距一定要把握。我们在考虑明年以及之后的经济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杠杆率的问题,国家金融发展实验室季度指数,一到三季度,总体来说宏观上是稳住了,结构上有所调整,也有所优化。但是要注意的是,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前三个季度累计下降了2.9,这是非常好的消息。但是看结构就有一个很坏的消息,国企还在上升,这个下降主要是非国有企业下降的非常快。大家知道,所谓的民企去杠杆极端的形势就是跑跑跑,不干了。债务资产全不要了,那当然去杠杆,很多的民企卖掉了资产,换成外币,到国外去做投资移民等等。这都是去杠杆的具体的形式,这种去杠杆应该说有利有弊,也有让我们很担心的地方,但是问题在于国企的去杠杆仍然是艰难的。有幸的是,我们国家的地方政府去杠杆有所成效,这也是非常强的一个行政措施,使得地方政府不敢过度负债,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得到维持。

  我们讲中长期就是潜在增长率的问题,我用了白重恩教授的估计,这个账应该是不错的,这个情况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最近这一段时间里,坊间流传说经济触底、反弹,不可信。因为从经济的长期趋势是逐渐的在下行,我前面已经说了,习主席说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叫长时期的上行,现在进入下行清算期了。但是,这个结果,我们对惯于10%的中国人来说,觉得不解渴,实际上这个已经非常不错了,按照预测2050是2.85加上2%的通胀,名义增长5%左右。大家一应还有一个参照系,目前的发达经济体的年均增长就是1%、2%,中国到2050年还能在这么高的水平,所以这是一个使得中国能够实现到2050年成为发达经济体的一个实体经济的基础。我们对此,应当充满了信心。

  小结一下,中国的情况,中国的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已经从快速增长转向高质量、高效率发展。我希望我们这次讲完以后,大家记住后面这句话,就是高质量、高效益,对于速度不要给予太多的关注了。大家要注意的是,长周期和金融周期是需要认真应对的最重要的两个主体,现在是言必称周期,很多周期是鸡同鸭讲,都说的不一样。我觉得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长周期和金融周期,对金融周期研究的还是不够的。主要任务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由于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主席在代表十九大的领导见记者的时候说过,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丢,大家注意,这是一个全称判断,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丢,回想40年前,邓小平同志说的,改革开放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表明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我们必须要牢记这句话。三是打好三个攻坚战,按照时间的安排,这三个攻坚战一个是风险,一个是扶贫,一个是污染防治。我们之所以要打攻坚战无非就是说这个问题现在已经突出到不解决就会危及到经济正常运行程度了,打攻坚战,当然对经济增长又是一个考虑,所以我们必须要把这几点认真的记在心里。四是去杠杆入手,管好金融风险。第一个攻坚战就是防范和化解重要风险,这个重要风险就是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我在很多场合都非常系统的说了当前金融风险各方面的问题以及面临的非常严峻的挑战,我们现在不解决金融风险的问题,经济正常运行有可能会受到障碍。所以,在今后几年中防范金融危险是很重要的方面。

  我们用速度换回来质量和效益,这正是十九大要求的,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来用于指导我们未来的工作。对于我们研究者来说,指导未来研究。谢谢各位。

  2017-12-20 10:35:16

马援:

  谢谢李扬院长,他每年的报告备受瞩目,也非常精彩,他每年的报告不仅仅讲一个年度分析,都不仅仅讲一个经济问题,甚至也不仅仅讲中国经济问题,所以每年度的报告大家回忆起来,都有新启发、新思路。

  接下来有一个小插曲,为了感谢李扬院长对经济蓝皮书、对于皮书这个品牌杰出的贡献,社科文献出版社要给李扬院长补发一个奖牌,本来8月份的时候在西宁开过一个皮书20年纪念性的会议,李扬院长没有参加,今天应谢社长的要求,借这个场合给李扬院长补发这样一个奖牌,大家鼓掌以表示感谢。谢谢。

  谢谢李扬院长。下面,有请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的所长李平先生做一个主题发布。

  2017-12-20 10:43:58

李平:

  谢谢各位嘉宾,谢谢李院长精彩的报告,李院长首先是从国际的大背景来看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讲,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怎么来看呢?我们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这只是一个排位问题,其实是一个全球的经济结构或者质量结构一个重大的转变问题。比如我们说现在的第二,是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加起来的经济总量的经济总合加起来就是这样一个概念,所以我们看到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比如说贸易,我们全球240个经济体,中国和200个左右的经济体相比,都是第一或者第二。比如最近韩国文在寅访问的时候,中国是韩国的出口和进口大国,中国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所以,李扬院长看中国问题首先是看世界问题,世界和中国的交易越来越多,中国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李扬院长还在讲,我们中国经济确实进入一个新常态,我们从增长速度可以看得出,从2016年四个季度增长是6.7%、6.7%、6.7%、6.8%。今年前三个季度6.9%、6.9%、6.8%,我们经济增长的拨付只有0.2%,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降速,迅速降到6-7%的区间,而且波幅非常稳定。

  2017-12-20 10:57:09

李平: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看确实中国经济抗风险能力在提高,中国经济的问题确实是需要从一个长周期、一个大宏观的角度看问题。这个长周期和大宏观的问题,十九大报告提的非常明确,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这是我们面临的核心问题,而且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其实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我们院就开始研究这样一个问题,当时叫转变增长后来叫转变发展模式。到现在其实中间有几次大的干扰,比如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有几次。但是,转变发展方式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确实不是一蹴而就的问题。所以,这里面的问题都很深刻,矛盾也很突出。

  刚才李扬院长专门强调了发展的不平衡的问题,还有收入巨大差异的问题,确实是这样的,这个不平衡问题、不充分的问题,中国发展如此之快,经济体量如此之大,但是我们发展水平还很低。我们人均8000美元,什么概念呢?在整个金砖五国里面,我们和俄罗斯、巴西差不多,我们可能还稍比他们高一些。接下来是南非,5700美元,印度是5800美元。我们现在和世界上比,和土耳其这些国家差不多。但是,这8000美元我们已经发展的非常之快了,从国际上来比,像北欧的这些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在5万美元以上,美国5.7万美元,南欧和中欧一些国家都是3万美元以上,日本3.7万,韩国接近3万了。我们和周边国家相比,和日韩比收入差距在4-5倍之大。我们什么时候能赶上?测算是2030年以后,还要经过十几年、二十年的时间。

  不充分的问题,不平衡的问题更是这样,刚才李扬院长讲到收入差距的问题。比如城乡差距,城乡差距现在是2.7倍,最高的时候3.3倍,现在大致还在3倍左右,3倍左右是什么概念?我们测算过,就是农村的现在生活水平和城市的十年前生活水平差不多,还不包括一些基本公共服务,比如教育、道路、养老等等。3倍的概念,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城乡差距在国际上平均是1.6倍,像美国都是1.1倍。再比如基尼系数是衡量社会发展的矛盾冲突,我们知道警戒线是0.4,最高的时候我们是0.491,现在是0.7这样一个水平。我们原来认为这是中国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快的引来的一个问题,但是横向一比,可以看到问题所在,比如韩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韩国的收入差距扩大了,扩大到0.37,基尼系数是0.37,什么意思呢?韩国从60年代到1995年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整个发展期间基尼系数没有超过0.35。所以,我们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再比如地区之间的差距,研发投入基本投入集中在东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相比几乎为零。我们产品进出口,FDI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概念,差距非常大。人均GDP中西部地区不到东部地区的一半。再比如行业的垄断问题,去年世界500强,前五名当中三名是中国企业,是什么呢?是我们的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这个不算,我们看盈利水平,盈利水平前五位四名都是中国的企业,就是中国四大银行。可以看出我们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些问题非常严重,都是长期积累的。

  所以李扬院长讲,我们现在的经济一方面看到了稳定性,为解决长期的问题腾出了巨大的空间。十九大报告也说的很清楚了,怎么改变这些?要改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转变增长动能,提高全要素率,提高潜在增长率。刚才李扬院长展示了在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一直到2050年长周期,和我们预测差不多。目前怎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我们也经过测算,在李扬院长指导下,对全要素增产率进行分析,原来是靠要素和投资拉动,现在就要靠全要素生产率,其中核心内容是什么,我们认为有几个大的要素:提高科技水平,也可以看到R&D不断地提高,原来是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那个时候我们R&D投入在GDP当中达到2.5%,现在2.1%左右,已经超过OECD平均水平,很快,我们也可以看到科技水平,我们的重大装备、科学实验室、先进制造业等等发展都是很快的。但是,我们要以新一代核心技术力为引领新的科技革命突破,来引领整个经济的发展。在全要素生产率中,看到一些发达国家创新能力为什么之强,就是一个整体的全要素的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我们的改革开放,现在整个测算当中,长期以来外资的引进,技术溢出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虽然我们讲中国已经从跟跑、并跑,很多领域进入到领跑的阶段。我们的跟跑的比重仍然在50%以上,所以中国还有一个进一步改革开放、进一步吸收外资、进一步扩大先进技术的过程。这是我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再比如说进一步的推动新型城镇化,农业的根本出路,“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其实就是城镇化的问题。再比如提高市场化的程度,市场化程度中国从1993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我们的市场进一步进行了测算,市场还需要更进一步的体制改革,所以这次国家提出,深化体制改革。这些因素,我们原来看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完全是符合当时经济学总结出的标准的工业化过程,是按照那个规律走的。现在推进新的经济增长手段越来越碎片化,越来越间接化,所以我们怎么提高国家治理能力,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所以,中国经济增长走到今天,我们有了更加美好的前景,我们更好的转变发展方式的环境和空间,所以我想,中国未来会发展的更好。谢谢。

  2017-12-20 10:57:50

马援:

  谢谢。特别要感谢数技所,在李平所长的领导下越来越好,感谢李院长。下一位发言是这个书的出版方,也是我们的老朋友谢寿光社长,每年他要做一个致辞。下面欢迎。

  2017-12-20 11:00:08

谢寿光:

  尊敬的李扬理事长、马局长、尊敬的李平所长、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2018年新蓝皮书发布,每年皮书发布都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我们从本周开始进入了一个发布季,过去都是以经济蓝皮书打头的,一般都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本周的周五,我们还要发布《社会蓝皮书》,这是皮书系列的三大核心,三发重炮,是本周。

  这个时候,我觉得特别是经济蓝皮书的发布,刚才看了视频,皮书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打造的一个经过20年的专业化运作,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最具影响力的智库品牌,也是成为世界了解当下中国的最为可信的窗口。所以正是这样一个品牌,经济蓝皮书选择在几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的时点发布,应该说对我们进一步了解世界和中国的经济形势,对进一步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下一步的实施,是一个非常好的参考读物。我想,新闻点应该也是非常多的。

  作为一个出版者,我当然要对以李平所长为首的这个蓝皮书的研发团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社科院党组特别是科研局,这次是第三次,把《经济蓝皮书》作为全院的年度重大成果而且单独发布,我们课题组在这一点上具有远见卓识,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对媒体长期跟随着经济蓝皮书这个最重要的经济智库的品牌的追随,而把这个成果进一步转化之解读,为世界、为国人更加深入了解,所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经济蓝皮书》正式发布今年是第20次,因为在那个之前,我们把它当成专业化的时候,走到今天,皮书的发布以经济蓝皮书为代表的皮书的本身发布会,就已经成为学界、成为媒体高度关注的事件,今天媒体其实是非常多,而且我们网络视频同步直播,可以让全球的学者进行分享,特别是因为我们有大型的皮书数据库,全球有3000多家机构科普,有数十万、数百万的人在那儿观看或者下载这样一个文章。所以,应当说这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影响力,特别是经济蓝皮书,经过21年的发布,它已经成为世界关于中国经济预测的最具影响力的结构之一,而且大家去看,联系这十几年来,绝大部分的预测结果和实际运行情况是非常吻合的,有些年份之所以有差距,是因为条件变化,而且我们经济蓝皮书都会对每一年的预测有一个回溯,这种报告我觉得就不只是对我们的实体经济的运行,也对智库研究甚至对我们的人民的生活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有些年份经济蓝皮书发布的是影响巨大的。我觉得作为出版者,我感到的非常的荣幸,而我本人是21年发布会没有落过一次,有时候是我主持,有时候我来进行支持,所以说了很多套话,请大家多包涵,谢谢。

  2017-12-20 11:01:01

马援:

  没有谢社长的20多年弃而不舍的努力,对这个品牌持续的支持,我们这个工作是做不下来的,非常感谢。下面有三个专题发布,首先有请数技所娄峰研究员作今天的主题报告,由于下面的时间比较紧张,请大家注意一下报告时间。

  2017-12-20 11:04:40

娄峰: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下面我代表课题组就汇报一下中国经济形势分析预测2017年秋季报告。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中国经济的增长。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是相对比较平稳的,一季度、二季度6.9%,三季度6.8%,四季度我们预测6.7%。从环比增长率来说,虽然趋势是在向下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从2016年第二季度开始,中国的GDP环比增速趋势斜率在明显的放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最近两年的中国经济的增长属于一种微幅波动的趋势,明年可能还会继续延续。从GDP各个结构来看,2017年农业和金融业的增速是明显的上升,而且第三产业比如批发零售业还有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住宿餐饮第三产业增速总体平稳,其中从其他方面来看,像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增速下滑,这是主要从国家调整思路和结果。固定资产增速持续下滑,从2012年的一季度是22%,直接下滑到2017年第三季度5.5%,民间投资增速显著高于固定资产整体增速,但自2016一季度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快速下滑,持续低于固定资产整体增速。去年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来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和措施,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今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继续下滑,说明我们政策还没有达到一些预定的效果。

  2017-12-20 11:05:32

娄峰:

  如果说从投资的结构来看,从2017年二季度开始,从二季度、三季度,到最新的数据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全部下滑,这意味着明年这些投资还是持续保持这样的态势。如果从消费来看,过程消费总体平稳,尤其从2015年1月份开始,中国经济增速相当偏猛,农村的消费增速高于城镇的增速,但是值得注意的,最近几年网上零售品增速明显的加快,而且是平均在40%左右,远远高于非网上的商品销售,这说明消费的新业态和新形势,值得我们关注的。

  如果从外贸来看,今年的进出口出现明显回升,不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增速都是有一个大幅的回升,在15%和8%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它的贸易顺差在持续减少,美国把中国品为竞争对手,随着中国出口总额的快速回升,国际贸易在快速增加。这意味着明年或者后年或者短期内,中国的贸易增速问题不会保持15%的增速,会呈现一个下滑的态势。从工业增加值来看,近年来的增速呈现一个明显的积分特征,2015年1月份开始,中国的工业增加值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2017年1-1月份增速总体保持平稳,说明从线条可以看出来,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速有实体经济做支撑,明年的经济增速依然有一个很强劲的实体经济增速做支撑。最近一段时间,从2015年开始,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速总体在下滑,但是从实体来说,工业层次来看,并没有发生很显著的改变。

  分行业来看,2017年有色金属采矿业和黑色金属采矿业和煤的采矿业,采矿业的工业增加值大幅下滑,全是负增长。从计算机通信还有燃气医疗专业设备这些行业的增加值明显上升,中国所有行业的增加值排了序,做了对比,看中国产业结构按照改进或者发生的新的状况和趋势。

  从物价来看,2012年开始,我国的CPI总体来说保持一个低位运行的态势,一般是2.0上下的幅度,然而从2016年开始,PPI迅速回升,2016年11月份反超CPI,并且持续高于CPI。从表面上看这反映了生产资料热、生活资料冷,反映了中上游企业热、中下游冷,背后的因素在于供给端去产能,而经济总需求端并没有明显的回升。

  从CPI的八大类来看,无论是衣着还是交通和通信,总体来说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变化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医疗和保健,它的物价指数是趋势性的明显回升。这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有关系,也暗示了未来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投资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领域,它的价格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对于PPI,分两类,一个是生产资料类,一个是生活资料类,可以看出来PPI之所以快速回升,是生产资料的快速回升导致的,尤其是采掘业的价格快速回升,变动很少或者没有很大的变化,说明PPI回升从2016年的7月份,是生产资料也就是采掘业的快速回升。从数据当中可以看出,PPI有一个生产资料,你可以看出来2017年一季度开始它的价格从36.1迅速下滑到10.8,意味着明年的PPI价格肯定在往下走,这个趋势很明显,明年的PPI要比今年明显下滑。

  从房地产贷款来看,分两类,一类是居民的贷款,一个是企业贷款,可以看出来,从2017年3月份开始居民的贷款迅速下滑,企业的中长期贷款明显快速回升,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实体经济对未来的经济发展的信心在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来跟房地产控制的因素、力度在加强,因为中央提出来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所以居民的房贷迅速下滑。

  从库存来看,因为经济的波动短期受库存的影响非常大,从短期来看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和二季度,中国经济之所以能保持6.9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的库存在持续减少,库存在经济的增长防线起到了一个有效的拉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从第三季度开始,库存也在迅速回升,在库存迅速回升的同时经济也在迅速下滑,意味着中国短期中国经济的GDP往上走的空间在减少。

  从贸易顺差来看,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跨境资本双向波动显著,尤其是从2014年的三季度以来,经常贸易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成为新常态,外汇储备持续减少;尤其是在今年美国实行新一轮的缩表加息,再配合它的减税降负的产业政策影响下,我国的外汇储备面临进一步的压力,在进一步增强。

  我们对2017年中国的经济形势分析:一是中国经济增长稳中略升、需求结构改善。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民间投资积极性不高,投资结构分化。三是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四是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产贡献突出。五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但外汇储备持续减少,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加。2017年的经济增长预测是6.8%左右,继续保持在中高速的适当的经济增长区间。

  2017-12-20 11:06:46

娄峰:

  第三产业对经济的增长拉动,三次产业增加值略有回升,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从固定资产来看,预计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5.1万亿元,名义增长2.6%。从消费来看,2017年的消费总额达到36.6万亿人民币,名义增长10.3%,增速比上年略有回升1个百分点。从需求的内需结构来看,2017的最终消费指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65.3%,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达到2001年最高水平。

  进出口增速分别是14.7和6.6%,增速比上一年大幅提升。贸易顺差比去年减少970亿美元。价格,我们预测2017年CPI是1.6,PPI是6.2左右。预测2018年我国的经济增速在6.7左右,比上年略微减少0.1个百分点。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潜在经济增长率因异步下滑。无论是从劳动还是从资本还是从全球资产来看,由于劳动力是从2016年进入拐点,开始持续下滑,全要素生产率最近几年维持一个低位的运行,虽然今年的全要素生产率略微升高,但是今年肯定不是长期的持续因素。所以我们在预测未来的进一步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还是保持一个平稳或者略有下滑的状态。基本存量也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下滑也持续减弱,所以以上的三个因素来看,意味着2018年我国的GDP的潜在增长率在小幅下滑。

  第二,外需来看。美欧日,西方国家的发达经济体持续下滑,外需在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美国的“缩表加息”再配合减税降负的产业政策,我认为可能会对中国是一个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的外需去年增长比较快,基数比较高,所以使得2018年的外需增速有所降低。从内需来看,虽然“互联网+”为核心特征的消费新业态发展形式欣欣向荣,高新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高速发展,产业升级加快,但总体而言,由于规模和时滞等因素,新的发展动能短期内难以完全抵消结构调整的负面影响,新旧动能转换不能一蹴而就。

  另外,我们对经济做了一个预测,预测了三四线城市,明年上半年中国的经济总体趋势还是在往下走,当然,明年的经济增速比如上海自贸区、外商投资新模式、结构性改革,还有“一带一路”积极稳定和激发我国外部需求。我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事业需朝吃2013年最低位,还有社会和平稳定,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新业态高速发展,消费质量不断提升。对于物价来说,虽然2018年翘尾因素高一些,而上游成压力不断加大,但是目前供给充足,成本传导较为缓慢,另外国际原油大宗产品价格比较稳定,国际原油大宗产品价格也比较固定,价格输入因素也在减弱。2018年固定投资69.2万亿元,名义增长6.3%,实际增长2.4%,消费总额将达到40.3万亿,名义增长10.1%。

  我们政策建议,提出了五大政策建议,其中重点提出三个,一是以税制改革为重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我们提了两点,一是推进税制改革,降低宏观税负。宏观税负是指的最有效的要清理和整顿各种非税费用,我们的费过高了,应该很有效的清理和整顿或者减少企业的费用。另外我们提出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财政  政策的积极有效,主要点:一是适当提高赤字率,提高财政支出规模。二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财政政策有效性。三是合理利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手段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财政收入再分配效应。对货币政策我们提出亮点,一是坚持货币政策稳健性,加强货币政策目标和操作弹性,保持流动性合理增长和预期稳定。二是创新金融调控差别化方式,不能一刀切,要发挥宏观审慎管理结构和引导作用,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完善金融市场基准价格机制,优化金融市场价格功能和社会融资成本。

  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垒石经济增长基础。从劳动力数量数量到质量转变,国家提出要高质量责任率的内涵之一。我们要建议将义务教育年限扩大到12年,涵盖高中教育。第二是优化投资结构,积极发展新兴领域。

  谢谢大家。

  2017-12-20 11:17:04

马援:

  谢谢娄峰先生,下一位专题报告有请国家商务部经济合作研究院的金柏松研究员。大家欢迎。

  2017-12-20 11:28:28

金柏松:

  我要向各位领导和媒体汇报的,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问题。我们简单回顾2017年的对外贸易,预计2017年人民币数值出口增11%,进口19%。如果按照美元数值进行计价预测,今年可以增长7.7%,进口我国增16.0%。

  从图中可以看到,每个月外贸出口,第一点就是人民币的汇率对我们出口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人民币维稳的货币政策,我们理解是以某一个中心线上下波动,基本上不离于中心线。结果是比中心线要略有升高,今年人民币汇率对比如兑美元计算了一下,大概增长的最大、最小的差距有5点多,年平均也有3点多的升值。特别是6月、7月、8月三个月升值,连续13个交易日升值,不停的往上升,速度前所未有这么快,对我们出口也一定的打击。所以,6月以后,出口增长速度放慢了,汇率相关性比较大。今年我们对香港的出口转为负增长或者零增长,以往香港都是对外出口的一个主要的渠道,而且增长速度跟全国平均速度差不多,今年为什么降下来了?

  2017-12-20 11:28:46

金柏松:

  这里面我认为需要跟大家解释一下,那就是我们以珠三角作为加工贸易基地,这个加工基地在腾笼换鸟,比较成功,在那里作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比如日本的企业、韩国的企业、台湾的企业、欧美的企业,加工大进大出,这样的贸易形式大量的减少,他们转为生产很多的高科技产品。我们看到东莞市政府说,现在税收主要来源已经是高科技产业了。而这些产品的大进大出,主要经过香港港口,所以对香港的出口就出于这样一个状态。

  另外,我们要和世界的主要贸易大国进行比较,看看我们的贸易增长是快了,还是慢了。首先,中国今年出口增长是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但是低于亚洲的平均水平。可以说,有一点遗憾。跟主要的贸易大国美国相比,我们出口比他们略微快一些,但是比德国、比日本比他们略微慢一些,与韩国、印尼、马来西亚等等国家,韩国的出口增长速度我们就慢很多了。所以,我认为今年的外贸出口表现的只是说及格的水平。

  中国是不是外贸发展达到了“天花板”,因为德国、日本在外贸出口占到世界的比重顶点以后,逐年往下走了。2014年我们达到顶点,2015年、2016年占世界贸易出口比重有一点往下走。我认为分析中国外贸出口,从外部因素来说,要看世界经济,从内部要看结构转型升级。那么,世界经济现在是怎么样一种状态呢?我们怎么看待、怎么认识呢?现在世界经济增长,今年重要的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OECD不断地调整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值。今年比往年要乐观一些,而明年比今年更要好一些,我认为,可以分析2008、2009年世界复合经济危机,2016年世界经济是一个复苏的阶段,2017年、2018年是不是再往后更长一段,是不是进入到世界经济的繁荣阶段呢?我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因为这里面可以解释的,像欧元区的世界经济增长,显然因为前几年的复苏,一个是发生欧债危机,一个是发生与俄罗斯地缘政治冲突,对俄罗斯实行经济制裁,自身也受到一定的伤害。它的复苏的动能还没有很多释放,所以我认为欧元区的经济释放动能还在持续。美国的经济一个是减税对经济增长有所加强,再一个就是特朗普上台曾经提出,要对基础设施投资加大,那么为了竞选连任,明年我预计要打这张经济牌。下一步美国经济增长在通常速度基础之上还有可能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这样的话,计划是进行十年。美国经济增长还有一些乐观的因素可以支撑他们。

  日本的经济,2017年已经增长1.5%,已经比较乐观的。我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8年日本经济增长0.7,好像有一点低。因为,日本经济2019年要如期加税,加税的话,提前消费的话经济增长速度会快一些。此外我们可以看到,新兴经济体,俄罗斯、巴西的经济2016年衰退,2017、2018年连续增长复苏,大家对印度经济认为,今年的差一点,明年会有更好的表现。但是,世界经济主要经济体都还是有一些乐观因素,今年、明年都延续。另外,世界贸易2013年到2016年跟经济增长速度比较慢的原因,我们以前也解释了,2017年、2018年增长速度有所提高。这也是我们预测外贸的一个比较乐观的因素。以前我们经常提到的中国外贸增长多少,经常说美元数、人民币数,美元贬值的时候,有利于美元数的金额比较大,一看我们今年以美元为计价,出口增长7.7,比去年美元标价下降1.6,明显好转了,因为今年美元贬值了,贬值5%-6%。所以,我们判断中国的出口比较好了,用美元数看、人民币数来看都比较乐观了,跟美元贬值有很有关的。

  2017-12-20 11:29:22

金柏松:

  另外,现在是世界经济到了超长周期,世界经济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了,是因为超长周期科技和产业革命处于上一轮的末期,而新一轮好像是还没有到来。2017年,我们认为比较乐观的可以看到,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新一届科技产业革命,我认为是已经开启了,已经启动了,那么未来这是一个超长周期。大家都知道,世界经济增长会进行的比较快,这是超长周期的启动,2018年会延续。

  昨天看到摩根士丹利预测,2018年世界经济,乐观的因素是讲各国的投资会有比较好的增长,为什么投资有比较好的增长呢?显然人工智能、新一届科技产业投资可以增加,科技产业革命创造新的机会在增加,所以大家在积极的投资。从外部来看,我们国家的外部发展乐观因素更多一些,从内部我们自己看,大家看到国际上经常有一些报告说,中国外贸增长出口竞争力下降,提出了很多质疑。

  我认为,2013年、2014年,我们在谈中国外贸出口转型升级的时候,可以说是相当于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第二步,未来的前景怎么样,没有信心,不知道中国未来中国出口转型升级会进行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出口转型取得一定的进展了,国内的产业结构转变升级也有相当的进步了,我们慢慢可以看到希望了。为了给大家特别是国际上有一个好的回应、明确的回应,我就对外贸出口转型升级做了一个对来前景进行探讨。也就是说,研究外贸的要看未来转型升级是按照怎样的一个逻辑,如何升级,如果我们把逻辑看清楚了,从现实情况出发,按照逻辑进行推理,我认为就可以对未来得出一个结论。

  外贸的转型升级有两个路径:一是进口的高科技产品技术设备原材料,逐渐被国内制造产业替代。二是出口产品附加值越来越高。沿着这两个思路,我们看国内的发展怎么样?首先,我看我们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取得的巨大进步。除科学院发表的我们国家创新指数在不断地增加,最主要的是日本搞了一个课题组,做了一个专门的、全面的分析,他看到了中国科技进步创新的发展取得的巨大的成绩,也就是说,不是我们国家自己的机构在评论我们自己,国际上也在这样的评价我们。我们现在正在向国际上创新大国的第一阵营过渡。

  我们进行强军建设和军民产业融合发展,外贸出口转移升级生产的产品要有国际竞争力,比如今年已经是世界上造船第一大国,出口第一大国,但是造船怎么进步的?跟我们航母和潜艇和军工产品大量制造、研发是很有关系的。造船顶尖的水平,一是30万吨的游轮,还有就是大规模的天然气运输的油轮,第三是旅游的油轮,就是邮政的哪种游轮,这三种游轮都在建造,都在接受世界的订单,说我们出口转型升级了,在这个领域,说明我们和军工产业结合才有这样的实力和发展前景。

  具体的来说,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芯片、机器人产业、数控机床等等,这些都有产业上相当的进步,有人说这是不是把这些乐观的数字堆积过来,悲观的没有讲呢?我们看一下所有的这些产业能够取得今天的进步发展,我们要总结是在什么条件下生成的?就是说转型升级成功的逻辑是什么?是因为有充分比较条件,一个事情要想做成功,首先要具有充分的必要条件。我们总结了一下产业转型升级充分的必要条件。因为时间关系,我不能说太多。

  大家都知道,中国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家也知道,中国制造业体系是世界上非常完善的;大家也知道中国青年对高科技产品,比如新的手机、新的物联网、移动支付有热情的追随效应。这都给我们国家开发新经济、新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还有就是现在毕竟是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一个发展的差距,这个差距的背后的含义,我们还拥有后发优势,别人在前面已经做了很多研究,我们只要把他们研究学习领会,就可以提高我们的效率了,来实现我们外贸出口转型升级。

  我们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按逻辑、按规律、按条件来看,我们未来发展出口转型升级、外贸转型升级,可以得出一个乐观的结论,只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推移,未来慢慢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结论。有了这样一个结论,这意味着我国外贸转型升级未来某一天,我们会取得成功,这基本是定数的,大家可以有这样的信心。

  2017-12-20 11:36:40

金柏松:

  2018年世界经济贸易是否存在“黑天鹅”,大家说了一些,这里面我最担心的还是美联储加息缩表,现在加息缩表对海外美元吸引很大,现在伯兹瓦纳、委内瑞拉、阿根廷已经爆发危机,潜在的还有印度国际支付也有很大的问题,土耳其、沙特也存在外汇风险。有汇丰机构预测,2018年十大风险之一,就是美联储加息缩表导致外部的一些国家出现外部危机。

  还有就是美国加息缩表还把海外的资金带回国内,鼓励国内的投资发展,这样的话,也有可能使得国内的经济脱虚向实,脱虚向实是什么呢?特朗普希望发展设备,多增加就业,现在大量的资金在股市、债市里,所以他这种调整也有脱虚向实的政策导向,这种政策导向在加息缩表,所以股市调整、债市的调整作为一种技术性的调整。如果分寸掌握不好,就有可能导致一种小型危机。还有就是全球债务危机、地缘经济动荡,最主要的是中国现在面临着风险,一个是美国特朗普说美国优先,什么事情都是美国是老大,得优先我们美国的利益兑现,你们别的国家都是次要的。这个非常霸气这样的讲话,这样霸气的政策意图,如果兑现了的话,就是中国对我们的贸易不公平,这个不公平怎么解决,这个措施可能就会非常激烈。中国也有中国外贸发展的自己的国情,有自己的考虑,如果一味的对美国让步,这不现实。这样的话,中美之间就有可能在贸易方面发生一些争端,特别是美国已经不把世贸组织放在眼里了,最近在阿根廷召开的世贸组织会议,美国认为世贸组织有这样的问题、那样的问题,需要改革,以至于对世贸组织不屑一顾,世贸组织的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世贸组织的规则也受到了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挑战,这对我们是有很大的风险。

  另外,中国现在货物贸易顺差减少,服务贸易逆差在加大,我们国家的外汇收支在某个月份今年已经出现了基本平或者略有逆差,这对我们国家来说,外汇收支如果小幅度的逆差,问题不大。我们也要引起有所警觉,在上面的这些分析基础上,我认为经济贸易,2018年可以增长的更快,人民币会求稳妥,稳中有降,预计美元会求稳,稳中有降。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中国的出口明年要比今年乐观,按照人民币计价增长11.5%,美元计价数值增9.5%,大家可能会说这个是不是有一点太乐观了?因为明年中国经济下行,下行的情况下,国内为了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为了使我们的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有所缓解,可能会对出口加大力度。这样的话,在考虑到世界经济形势、贸易形势比较乐观,所以我认为明年出口增长可以快一些。进口可能不如出口增长快,因为进口是主要看国内经济。刚才已经听了娄峰研究员说,下半年特别是三四季度看到了库存在增加,库存在增加意味着明年进口增速有所放慢。

  以上是我简单的介绍。谢谢各位。

  2017-12-20 11:41:54

马援:

  谢谢金柏松研究员。下面由国家税务总局税科所研究员付广军作报告。

  2017-12-20 11:47:54

付广军:

  尊敬的各位学者、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税收因为关系到企业,更关系到在座的每个人的利益,因为在座每个人都是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作为税务部门的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我今天的发言有责任和义务对税收问题做一些说明,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2017-12-20 11:48:15

付广军:

  第一,税务机关为国聚财,依法征税,功不可没。首先,我们讲税务部门是干什么的?这个问题好像很简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是小区的业主,对居住的小区环境不好,收费还高,对物业收费标准有意见,请问你是找物业公司反映,还是找收费员理论?我给大家一个短暂的思考时间,答案显而易见。因此,我们税务机关作为税务机关作为国家征收机关,应收尽收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全国80万干部的努力下,中国的税收收入从1994年改革初期、税改初期5126亿元,到2016年达到14.05万亿元,成效显著。前些年,我们一直说税收是长期增长,我当时就说税收是恢复性增长,不会长久的。

  第二,认真落实中央国务院税收优惠政策成效显著。大家知道,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制度性减税措施。税务担负着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大政方针的重任,是最直接接触纳税人,也最了解纳税人的情况,及时反应纳税人的呼声,下情上达。税务机关及时明确政策,提升了办事便捷度,改进了税收优惠享受方式,使企业充分享受到了政策的红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我举一个例子。第一,2015年和2016年,全国税务部门落实双创税收优惠,分别减税超过3000亿和4000亿元。

  第二是营改增,是近年来我国减税规模最大的改革措施,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自2012年启动试点以来,到2017年8月,累计减税1.61万亿。另据上海财经大学胡一建教授认为,根据统计数据,全面营改增后,通过行业企业内部减税和上下游环节的层层抵扣,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底减税大概7000亿元。

  第三,2015年中国税收收入增长率仅为5.0%,低于GDP1.6个百分点,2015年的GDP是6.6%。2016年增长率仅增长3.3%,低于GDP增长3.4个百分点。我们的减税效果非常显著,可以使企业经营情况得到好转。到2017年1-11月,税收收入14.59万亿,同比增长11.8%,又回来了,2016年增速低,工业增加了17.4%,制造业16.7%,这可以反映工业和制造业的经济情况在好转,我觉得减税措施要长期下去,可能要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

  第四,我们以增值税为例,2016年工业增值税21459.92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同期工业增加值是247860亿元,工业增值税实际税费只有8.66%。仅为法定标准税率的17%的50.9%,虽然我们标准税率是17%,如果统计局工业增加值数字是准的,我们的数字就肯定是准的。

  第五,2015年税收占GDP的比重是18.22%,比如窄口径、宽口径来说的。全国政府收入口径包括社保、土地出让金占GDP比重36.43%,也就是说,比窄口径的税收口径的高了将近1倍,大家可以看出,我们的企业负担重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实,重在什么地方?非税收这块收入翻了一倍,从18.22%到36.43%。

  2017-12-20 11:48:51

付广军:

  面对特朗普减税应该认真积极建议减税。因为包括特朗普减税、加息,包括特朗普的缩表,还有增加基建投资,这是一套组合拳。我仅讲税收问题,特朗普减税对美国经济有影响,同样对中国经济也有影响,美国是第一大经济体,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特朗普应该认真加以研究,这涉及到美国资金回流、企业转型回美国,应该如何应对。如果税源往税负洼地转移,中国的开发区、保税区都往这儿转移,第一特朗普想干什么,有的人说是想制造业回归,有的说美国优先,我觉得特朗普最想干的事,就是把所有的钱都到我家里来,都到我美国来,这是特朗普要干的事情。他干这个事情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保证美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也就是所谓的美国优先。

  特朗普的做法是什么?一是减税,二是加息,三是缩表,四是增加基建投资。这里主要讲减税。还有就是怎么减?现在主要是减企业所得税,现在方案是35%降到20%,有的说是21%,因为现在还有还没有最终的方案。他是鼓励海外资本回流,对外留存的利润一次性特征较低的利润,就是美国在海外大量的流水,具体数字记不清楚了,他要把利润往回流。

  还有就是减税财政收入会减少吗?根据统计,2014年美国企业所得税仅占全部税收的11.8%,个人所得税占到48.8%,也就是说美国个人所得税占到50%,企业所得税占的比例并不高。据我们一些报导说,解决方案会导致美国在未来十年减少财政收入2-6万亿美元,我觉得这次基于美国经济规模和企业利润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减税必将使美国成为最具有税收竞争力的地方,未来全球优质企业可以大量涌向美国,美国自己的企业也会从海外回流到本土,美国经济势必会大幅度上升,一句话,税基将大大的增加。因此,税收的减少不会像我们预想的这么多,但是减多少,甚至我说有可能还是增的。因为看美国经济的增速和美国经济的总量做到什么程度。有一些是确定的,未来的美国经济肯定会增加的。

  2017-12-20 11:53:38

付广军:

  特朗普为什么要采取减税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呢?我个人为,在全球范围看,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整已经完全或者部分已经失效,比如欧洲负利率并没有影响欧洲的经济。全球普遍过剩情况下,只有减税,就是减少政府收入的费额,同时增加企业的利润和居民收入,提升消费水平,拉动内需和外需,这才是为什么要采取减税的一个原因。

  第六,美国减税会对世界经济造成什么影响?影响之一,会引发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展开大规模的减税竞赛,这是确定无疑的,因为税收决定了企业成本,也决定了国家吸引技术和人才等要素的能力。第二个影响,像中国这样以增收增值税为主的国家,我们有的时候说流转税,增值税和营业税加一起占到40%,现在营改增,仅增值税一个就占比将近40%多。曹德旺为什么去美国建厂,因为美国在生产环节没有增值税。影响之三,面对美国如此减税,不管对出口企业怎么补贴,恐怕也步伐再赢得竞争。我们如果不对企业真正的减税,我们还是采取这种出口补贴、出口退税,我估计这种竞争力是不行的。

  第七,美国减税会导致金融风险吗?我个人认为不会,如果美国减税会刺激实体经济变化,实体经济经营有钱赚,谁会经营高风险资本市场呢?只有当市场不行,才会去进行楼市,期货进行转变。实体经济越不好,经营风险越大,实体经济越好,经营风险越小。所以,美国减税首先受益的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效益好了,金融风险就一定归上升。

  最后,面对特朗普减税,加息缩表和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一套组合拳,我们各个部门应该动起来,各个部门的研究机构应该集中大家的群策群力,集中大家的研究。我们是研究部门,面临美国这种组合拳,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发挥群策群力,对国家献计献策。

  另外,在我们尽可能的减税情况下应该压缩财政支出,给减税留下空间,否则我们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以上是我的发言,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2017-12-20 11:56:52

马援:

  谢谢付广军研究员。今天上午六位发言人作了精彩的报告,要感谢他们做的精心的准备,同时也要感谢在座的各位学术同仁,包括新闻媒体的朋友,非常耐心、非常积极地参加了我们今天的发布活动。我在这儿再提醒一下,因为有很多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我们工作非常支持,但是我也提醒大家一下,对于发布的成果,大家一定要做全面的、客观的、准确的报道,不要断章取义,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希望这样一种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关系,能够长久的保持下去。刚才谢社长提前做了一个广告,星期五上午在瑞安宾馆会发布今年的社会蓝皮书,也欢迎在座的学者同仁,包括媒体朋友们参加我们这个发布会。下一周是中国社科院的一个综合性的年度的重大成果发布会,也欢迎大家参与。

  最后,再一次感谢大家积极参与和支持。谢谢大家。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

  2017-12-20 11:59:1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