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齐林泉
1月7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第四届历史认知与东亚和平论坛在北京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战后60年历史认识的总结与展望”,来自中日韩三国的一百余名代表围绕“各国如何纪念二战结束60周年”、“扶桑社新历史教科书与历史教育”、“历史事实与历史认识共有”等展开了交流与讨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文部省审查通过的教科书中屡有否认、美化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的现象,尤其是2001年扶桑社右翼教科书,更是肆意歪曲历史,掩盖、否认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导致日本社会在历史观方面出现右转倾向。鉴于此,2002年,一部分具有正义感的日本、韩国及中国学者、市民团体代表共同发起召开“历史认知与东亚和平论坛”,旨在分析、揭露日本右翼教科书的实质及右翼分子与团体的活动及其危害,探讨如何在三国间开展活动,搞清历史事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达成共同的历史认识,为东亚长远和平奠定基础。第一届论坛在中国南京举办,引起很大反响,有力地冲击了右翼教科书及日本社会的右翼化倾向。第二、三届分别在日本东京、韩国首尔召开,均获圆满成功。
在本届论坛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建立关于战争历史的基本的共同认识,对于东亚国际关系的正常化与向和平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方代表指出,历史事实的共有,是在战争历史问题上建立基本的共同认识的基础,历史学者应担负起这一责任。日方代表介绍了当前民众对本国军事化倾向的抵抗运动,并指出在民众运动的阻止下,“编纂会”教科书的全国采用率仅为0.43%,共谋罪法律未能在年内通过,他们确信,只有反省过去,才能真正实现与亚洲共生,开创未来。韩方代表认为,历史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东亚的世界化和区域化进程,其前景也不乐观,并强调,从历史中学习,达成真正的和解和和平是今天东亚每个人的课题。
《中国教育报》2006年1月17日第3版
此报道链接自:http://www.jyb.com.cn/gb/2006/01/17/zy/3-ll/3.htm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