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17版《社会建设蓝皮书》】凤凰网:过半数老人为照顾晚辈而流动 10%以上缺乏社会支持
来源:凤凰网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7-11-02

77

2017年9月21日,《社会建设蓝皮书:2017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在京举行。中国网记者 董小迪 摄

  中国网新闻9月21日讯(记者 董小迪)随着中国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流动老人”成为流动人口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指出,流动老人占流动人口总量的7.2%,整体呈增长态势,照顾晚辈、养老与务工、经商成为老人流动的三大原因。

  9月21日,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社会建设蓝皮书:2017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蓝皮书在对北上广深四座超大城市的流动老人进行分析后指出:北上广深流动老人的家庭化流动特征突出,其中因照顾孙辈而流动的流动老人占比最大,达到35.2%,其次是因养老而流动的流动老人,占23.1%,再次是因照顾子女而流动的流动老人,占19.2%。

  此外,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仍未退出劳动力市场,务工经商成为14.5%的老人流动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广州和深圳,过半数的老人都因为照顾孙辈而流动,因照顾子女流动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3.4%和12.8%。相比起来,京沪两地因照顾子女而流动的老人比例明显高于另外两个城市,分别为18.8%与21.0%。

  从四地的整体情况来看,离退休金、家庭供养和劳动收入为流动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虽然超大城市流动老人的经济水平相对较高,但在生活来源上却主要依靠自身的退休收入与劳动获得。

  蓝皮书还指出,由于高血压或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社区体检参与度低等原因,流动老人的健康存在潜在风险。且10%以上的流动老人在流入地没有朋友,缺乏社会支持。

  因此,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李升指出,为了持续、稳固地保障流动老人的晚年生活,流动老人需要来自家庭与社会的支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