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融资租赁蓝皮书: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5~2016)
来源:皮书说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6-09-07

640.webp

 

  2016年8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博士后特华科研工作站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融资租赁蓝皮书: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5~2016)》发布会在京举行。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极具生命力的金融工具和有利于金融制度创新的手段,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掘社会闲置资源、释放有效需求和促进金融市场完善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成为新常态下我国各大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进程的有效手段。过去三年来,融资租赁的全国业务总规模的复合增长率超过了50%,其增速在金融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随着全球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在欧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融资租赁业已经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资金供应渠道。面向未来,作为一种创新金融服务,融资租赁业将是我国金融版图上的“朝阳产业”,未来依然有巨大的成长空间。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约为4508家;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44400亿元,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租赁业务国。

  2013年1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天津考察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提出“租赁行业是一块新高地,国家要培育这个行业发展起来”。2015年8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措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2015年12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支持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分别以深化粤港澳合作、发展融资租赁、推进两岸金融合作为重点,在扩人民币跨境使用、资本项目可兑换、跨境投融资等方面开展金融开放创新试点。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融资租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以上海、天津为代表国内发达城市,纷纷出台了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区域优惠政策,这将进一步加速租赁行业集聚式创新发展。

  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新机遇

  当前国际经济形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面临深刻调整,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深化调整,金融业扩大开放,中国融资租赁业将面临如下四大战略机遇。

  (1)“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供国际化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据估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了中国与沿线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整合方面的合作,金融支持重大项目实施作用凸显。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通路、通航和通商为主要目标,初期的发力点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电信、核电等项目都需要大规模技术和资金支持,这对相关机器设备融资租赁业务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据估计,“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未来10年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达8万亿美元。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资金缺口对我国基础设施租赁业务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融资租赁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开展跨境兼并,培育跨国租赁企业集团等提供战略发展机遇。

  (2)《中国制造2025》释放巨大租赁需求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作为中国建设制造业强国 “三步走”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规划明确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建立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广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同时要求深化金融部门各项改革,为制造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对符合相关条件的制造业信贷租赁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试点。支持各大领域的制造业大型企业集团开展“产融结合”相关试点,通过融资租赁方式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伴随“中国制造2025”战略逐步实施,以高铁、太阳能、风电、民用飞机、船舶、海洋工程、大型成套设备等为代表的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将逐步向国外市场发展,作为联接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实体产业的重要纽带桥梁,融资租赁业将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提供强大的资本后盾。

  (3)政府优惠政策推动行业集聚效应凸显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促进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指导意见之外,以上海、天津、广东为代表国内省市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区域租赁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体系,不断推动租赁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行业集聚效应凸显。从融资租赁公司注册数量区域分布来看,在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已有7个地区超过100家,分别为上海市、广东省、天津市、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山东省。以上海、天津为例,《关于促进浦东新区融资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于2015年10月正式发布,上海自贸区融资租赁“新政”包括建立协调机制、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提升政府服务能级和扩大经营范围等。《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发展融资租赁业,包括设立中国金融租赁登记流转平台和中国融资租赁资产登记流转平台,设立融资租赁产业基金和融资租赁股权投资基金等,推动完善租赁公司和租赁资产的税收政策等内容。

  (4)借力“互联网+”实施行业创新发展

  据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统计,2014年底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规模已突破10万亿。2015年7月18日,央行、银监会、工信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金融纳入法治化和依法监管的轨道。融资租赁行业借力“互联网+”创新发展,一方面有助于打破传统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使相关产业需求方的金融需求及租赁需求得到有效匹配;另一方面,融资租赁与互联网融合的创新发展将催生出更加符合相关产业的专业化发展模式,而基于特定产业的模式设定,将加快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近年来,不少企业参与“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之中,行业资料显示,截止2015年9月30日,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模式的A2P平台已经增加到40家。然而,互联网金融对于整个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影响程度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思考,其中如何有效解决信息披露、风险隔离等核心问题,将成为决定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的关键要素。

  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尽管近年来我国融资租赁行业总体规模不断提升,截止2015年底,融资租赁行业资产规模累计已经达到4.4万亿,但与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其他金融行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具体来说,当前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融资租赁行业政策法规不足

  当前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已对融资租赁公司市场行为进行了规范,为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配套的政策环境。然而,我国专门针对融资租赁行业的《融资租赁法》迟迟未出台,成为制约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重大障碍。在租赁物登记方面,由于行业监管部门不同,租赁物登记信息缺乏有效整合,存在重复登记、查询不便等诸多现象。在行业标准方面,与融资租赁业相关的行业标准不完善,导致租赁公司对融资租赁的专业属性难以充分把握,诸如设备技术风险、残值处理技术把握、承租人风险、交易操作与管理、会计、税收等内容缺乏法律依据与保护,制约了融资租赁业的健康发展。

  (2)租赁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当前制约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就是企业普遍面临严重的资本约束,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业务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相对于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渠道显得更为单一,据统计,85%以上的开展业务所需资金来自银行信贷,融资租赁公司与商业银行的主要合作方式包括:独立的项目融资、融资租赁应收款为基础的保理融资、对融资租赁应收款进行质押的贷款。迄今为止,尚未有金融租赁公司登陆资本市场融资,在主板市场中存在渤海租赁以及远东宏信、中国飞机租赁、环球医疗4家融资租赁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交易的租赁公司共8家。 

  然而,通过新三板挂牌获得增发融资的租赁公司并不多。考虑到融资租赁业务中中长期项目占比较多,银行短期信贷融资与融资租赁业务存在严重的期限错配,流动性风险隐患成为融资租赁企业现实问题。

  (3)业务模式有待转型

  现阶段国内融资租赁企业,其业务模式基本以售后回租为主直接租赁为辅,其他业务模式诸如:联合租赁、转租赁、杠杆租赁、风险租赁、委托租赁、项目租赁、结构式参与租赁、混合性租赁等,在国际上较为普遍,而国内融资租赁企业采用的不多。而一些融资租赁企业拓展业务客户,偏重于大型企业,业务内容高度同质化,并且高度集中于少数特定行业甚至几个大型项目中,行业内企业之间只有依靠以价格为手段的恶性竞争,造成一系列突出的行业问题。这些问题说明国内融资租赁业亟需向专业化、集约化转型,拓展多样化行业领域和优化各类客户结构将是融资租赁公司下一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点。

  (4)人才队伍亟需扩充

  融资租赁行业高速增长,带来了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巨大需求,但市场上人才储备和供应明显不足。由于融资租赁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应用科学,既涉及金融、贸易、法律、财务、税务及投资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也包括机械结构、生产流程等理工科专业知识。因此,融资租赁管理者及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据测算,我国融资租赁领域专业人才缺口将近5万人才,加之当前从事融资租赁业经营管理的人员大多数没有经过必要的专门培训,不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本科以上的大中专高等院校尚未开设融资租赁专业课程和学位。种种问题表明,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5)缺乏政府配套政策大力支持

  相比较欧美日等融资租赁业发达国家的完善扶持政策,我国对融资租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远远不足,国家尚未出台专门针对融资租赁业的综合配套政策支持,尽管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推动本地融资租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依然存在政策散乱、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在国际上融资租赁业发达国家,来自于税收领域优惠是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政策支持,但国内财税主管部门还没有制定出台针对融资租赁业发展的特定税收优惠政策。现行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到2015年12月31日即将到期,是否能够延期使用等问题尚未有效论证解决。此外,我国融资租赁业也没得到国家保险政策、信贷政策等综合优惠政策支持。

  (6)行业中介组织作用不足

  由于融资租赁行业归银监会、商务部分别监管,当前我国租赁的行业组织主要有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租赁研究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委员会以及一些地方性融资租赁企业协会,尚未出现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建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协会。当前我国融资租赁行业中介组织作用不足,导致全行业统计数据收集、统计年鉴编写、信息咨询、统计分析、行业培训与考核、业务交流等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以融资租赁行业数据统计为例,我国尚未建立强制性、权威性的数据统计系统,企业难以准确掌握行业内租赁资产状况,不利于监管部门对行业全局进行把控。银监会对金融租赁公司的各项业务数据进行监管,而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和外商投资租赁公司的统计情况有待完善。

  政府优惠政策推动,融资租赁行业集聚效应凸显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促进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上海、天津、广东为代表的国内省份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区域租赁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不断推动租赁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行业集聚效应凸显。从融资租赁公司注册数量的区域分布来看,在全国34个省份中已有7个地区的注册数量超过100家,分别为上海市、广东省、天津市、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山东省上海是2015年上半年融资租赁公司数量增长最快的地区,租赁公司数量从545家增加到987家,增幅超过80%,平均每天增加2~3家。这主要得益于上海自贸区对融资租赁产业的大力扶持。以上海、天津为例,《关于促进浦东新区融资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于2015年10月正式发布,上海自贸区融资租赁“新政”包括建立协调机制、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提升政府服务能级和扩大经营范围等。《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即天津自贸区“金改33条”。提出重点发展融资租赁业,包括设立中国金融租赁登记流转平台和中国融资租赁资产登记流转平台,设立融资租赁产业基金和融资租赁股权投资基金等,推动完善租赁公司和租赁资产的税收政策。

  我国融资租赁公司业务发展面临四大制约

  融资租赁蓝皮书认为,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租赁业务都经历过从简单租赁向复杂产品升级的发展过程。目前我国租赁业仍处在初级阶段,金融租赁公司的经营模式比较单一,租赁业务以融资性租赁为主,“融资”特性比较明显,而更能体现租赁特色的“融物”功能发挥不充分,与银行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竞争,缺乏核心竞争力。

  从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发展来看,主要的制约因素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各公司异地展业,管理能力较薄弱。融资租赁公司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虽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分散在各地的业务部门既负责营销、材料制作,又负责租赁物或抵押物的实地查证,缺少有力制约,自身管理能力不足与异地展业快速发展间的矛盾渐显。二是经营粗放,内控机制有待健全。租赁公司的风险控制尚处在边发展、边摸索、边完善的阶段。缺少租赁物评估、动态监测风控等手段,特别是在售后回租业务占主导的背景下,租赁物预期现金流不是围绕租赁物能产生多大的现金流展开。三是短借长用,流动性管理薄弱。四是风险暴露,资产质量压力大。随着经济形势进一步下滑,潜在的问题开始暴露,突出表现在不良租赁资产和逾期租赁资产余额快速增长。

  租赁资产生成端正在掀起互联网革命

  融资租赁蓝皮书指出,一些机械设备的生产商已经把网络通信、物联网、远程操控等技术运用到机械设备中,可以在售后阶段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控、操控,并且可以和租赁业务结合在一起,给融资租赁本身的业务模式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例如,三一重工、沈阳机床已经可以精确监控到设备的开工、耗损、关停状态,可以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时间来收取租金,而不再是按年收租。这样的租赁模式对承租人极为有利,因为在市场低迷、开工不足时租赁成本也会相应降低,原来的固定成本转化为变动成本,这就大大减轻了承租人的财务压力,刺激了承租人的投资需求。

  当前互联网与融资租赁的结合主要体现在资金端,网络渠道极大拓宽了租赁资金的来源,代表性产物就是融资租赁P2P,可以看作互联网融资租赁1.0;而未来互联网与融资租赁的结合将延伸到资产端,直接变革租赁资产的生成模式,互联网融资租赁将迈入2.0时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