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流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6~2017)
来源:皮书说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6-09-20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以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流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6~2017)》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本书总报告结合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以及“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提出未来五年我国的流通业将面临巨大的变革和挑战,并将之提炼为“五大变革”和“四大趋势”。“五大变革”一是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动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创造新纪录;二是城镇化对流通空间布局的影响日益强化;三是信息化推动流通模式升级、效率提升;四是实体商业创新、转型是大势所趋;五是流通治理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四大趋势”一是批发市场将分化:1/3被淘汰、1/3转型、1/3升级;二是百货店倒闭潮频现,百货业困境逼迫自身流程再造;三是购物中心倒闭风险积聚,需提前预防;四是网络零售快速增长,但交易秩序混乱,亟须规范。

20160715101305C

 

  未来五年,城镇化对流通空间布局的影响作用将日益扩大

  蓝皮书指出,在未来五年,我国的流通业将面临诸多巨大的变革,其中之一是城镇化对流通空间布局的影响作用会越来越大。我国流通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流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城市流通设施不断完善,一批大中城市的流通功能和节点作用显著增强,我国骨干流通网络的基础初步形成。但是,也存在流通成本高、环节多、效率低,流通网络布局缺乏统筹,发展环境需进一步改善等问题,流通产业发展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国内的流通成本远远高于国外,曾经有人测算从广州到北京的运费比从广州到纽约的费用还要高。举例来说,在中国的农产品流通市场上,仅流通成本一项就占据了农产品售价的50%~60%。中国农产品流通由田间到餐桌一般要经过5~7个环节,每经过一个环节就要加价10%~20%,而诸如蔬菜、水果一类的农产品流通损耗高达30%之多,这些成本最终均会由消费者承担,即消费者最终承担的价格,是农产品初始价格的至少230%。

  “十三五”期间我国实体批发市场面临三分天下

  蓝皮书预测,中国实体批发市场面临三分天下。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经过30多年的恢复、培育、发展、规范和调整,已经形成了数量基本稳定、经营规模分层、经营方式分化、经营主体多元、区域布局差异、运营相对规范的商品市场体系。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商品交易市场面临着宏观与监管等诸多问题,法律地位不明确,随着大中城市不断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商品交易市场面临着外迁的命运,同时,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网上交易对线下的实体交易带来了较大的冲击,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如何转型升级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商务管理部门、批零商户乃至实业投资者必须解决的现实而紧迫问题。

  在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商品交易市场配套服务无法跟上现实需求,面临的外迁压力较大。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全国范围内大量的商品市场基础设施依然比较落后,有的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设施仍然在使用,配套服务设施和综合服务能力不足,大部分市场依然处于大棚市场、室内市场等国内市场发展的第一或第二阶段,市场整体硬件配套及服务能力不足。在软件方面,绝大多数商品交易市场仍然以传统的“摊位制”和“三现”交易为主。此外,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大城市的快速扩张,一些市场所在地已由原来的大城市城乡接合部发展成了市区繁华地带,考虑到交易安全、交通便利以及城市的整体规划,许多大中城市的商品交易市场都面临着外迁的问题。而市场主办者与市场内经营者都不愿意外迁,外迁中的配套服务、外迁后的交易是否平稳等成为各利益主体关注的核心问题。

  同时,商品交易市场受到新兴业态与信息化的冲击。在面临来自国内外竞争压力的同时,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还承受着来自购物中心、超市、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兴业态的冲击,特别是电子商务各种商业模式的冲击。逐级批发的流通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扁平化的流通层级组织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有形批发市场必将弱化。我们大胆预言:未来5年内,我国的商品交易市场有1/3将被淘汰,有1/3将转型为批零兼有的体验式购物中心,还有1/3将成功实现线上与线下对接。所以,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如何嫁接互联网是当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2015年度中国百货企业综合竞争力50强大连大商居首

  长期以来,百货业在满足消费者日常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国家经济繁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流通蓝皮书在深入剖析当前我国百货业面临的宏观外部环境和行业发展变化状况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百货企业综合竞争力及其分项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以AMI为整体框架),并利用网络公开数据、内部上报数据、问卷调查与访谈等多渠道数据源,评比出了2015年度中国百货企业综合竞争力50强(其中,大连大商集团、北京王府井百货和上海百联集团分列冠、亚、季军)以及10名最具商业影响力百货企业、10名最具盈利能力百货企业、10名最具成长性百货企业、10名最佳创新实践百货企业和15名区域特殊贡献百货企业。

  我国网络零售巨头形成,与实体零售融合度仍较低

  伴随网络零售10多年的迅猛增长,2013年,以网络零售为竞买主体的并购事件仅有凡客并购初客、裂帛并购天使之城和奥斯马特并购恒顺成信息技术3例。2014年和2015年,由兰亭集势、阿里巴巴、唯品会、携程、亚马逊及跨境通等网络零售企业发起的并购事件剧增到21例和14例,但由互联网零售企业发起的并购事件中的标的企业大多是互联网络零售、互联网软件与服务、应用软件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行业,以实体零售企业为标的的并购事件仅有跨境通收购山西金虎便利股份有限连锁公司1例。同时,以网络零售为标的并购事件在2013年有7例,其中实体企业并购互联网零售企业的有东方新民收购新民科技、青岛金王收购悠可化妆品、光明食品集团收购菜管家、银基集团收购中酒网、张文军收购北京绿金5例。2014年共有15例,实体企业并购的有民生控股收购民生电商、星美控股收购票量中国、宝德投资收购中付通、宝鹰股份收购鸿洋电商、橡树资本收购趣天麦网等7例。2015年以网络零售为标的并购事件剧增到23例,而实体企业或个人竞购的多达18例。

  蓝皮书认为,无论是以将网络零售作为并购事件中的竞买主体的视角,还是以将网络零售作为标的主体的视角来看,网络零售并购事件都增长迅猛。从网络零售竞买的主体来看,以阿里巴巴、携程、唯品会、亚马逊等为代表的网络零售巨头已经形成,在并购市场比较活跃,但其并购活动向实体延伸的动力不足,与实体零售业融合的程度较低。整体上,网络零售对实体零售的影响主要是冲击效应,融合带动效应还没有显现,否则,网络零售巨头必然会积极并购实体零售企业以求发挥协同效应。

  零售业并购增长迅猛,成为中国并购市场的热点行业

  中国零售业经过多年的规模扩张,在网络零售迅猛发展的冲击下进入到了加速整合阶段。2013年-2015年,零售业并购增长迅猛,成为中国并购市场的热点行业。伴随中国零售业并购数量的快速增加,零售业并购呈现并购加速、强强并购活跃以及以横向并购为主、目标多元化,战略合作并购增多、并购方式多样、合作性并购意愿增强,以现金支付为主、支付方式复杂化、并购重心上移、成功率高、巨额并购出现、网络零售并购增多、网络并购实体案例少的特点,并呈现并购重心上移、实体零售积极触网、并购目的多元、并购方式多样、支付方式复合、跨境并购增多和百亿元以上天价并购增多的趋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