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旅游绿皮书:2016~2017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来源:皮书说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7-02-08

  2017年1月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旅游绿皮书:2016~2017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发布会在京举行。

旅游 .webp

 

  2016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施工高峰期,经济新常态特征进一步显现,旅游、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发展受到重视,各种区域发展战略将旅游置于重要位置;旅游管理部门积极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域旅游、“旅游+”、旅游市场治理、旅游外交等相关工作;旅游投资呈现“两涨一缩”态势,即旅游投资总规模和实体投资继续增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投资相对收缩;中国旅游企业通过“走出去”和将世界资源“引进来”方式加速全球化布局;旅游兼并收购成为热点,并形成了五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国内旅游需求增长旺盛,出境旅游增速减缓,入境旅游稳步回升。展望未来,面对经济新常态,要提升我国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效率,有赖于制度、模式、科技、政策、资本等领域的集成创新。

  2016年,我国旅游发展高潮迭起,热点频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的梳理和提炼,该年度中国旅游十大热点为:重大活动彰显中国国际影响;旅游市场监管手段不断创新;边境跨境两区建设逐步开展;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尚待推进;旅游业“营改增”推进仍待完善;自驾车露营地领域新政频出;非标准化住宿行业发展迅猛;旅游行业并购整合任重道远;港中旅与国旅实施战略重组;上海迪士尼带动主题公园热。

  我国旅游投资呈“两涨一缩”格局

  绿皮书指出,2016年,我国旅游业迎来“两涨一缩”的新投资格局。“两涨”,是旅游投资总规模和实体投资的继续增长,“一缩”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投资的相对回缩。

  从投资总规模和实体投资来看,增势较为明显。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上半年我国旅游投资达到421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30.5%,在建旅游项目9944个,2016年全年将有望达到1.3万余个。从投资的构成看,旅游项目的实体投资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具体来看:(1)旅游实体项目投资增速较快,1~6月全国旅游百亿元大项目实际完成投资79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4%;(2)民间资本持续活跃,上半年民营企业实际完成投资2412.8亿元,同比增长27.1%;(3)旅游实体项目转型升级态势明显,度假旅游投资比重占41.3%,观光旅游投资占比从54.3%下降到39.6%;(4)乡村旅游投资成为亮点,实际完成投资122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3%。

  从互联网投资来看,受始于2015年下半年的互联网 “资本寒冬”的影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投资相对回缩。按照亿欧网统计,2015年下半年有110家互联网旅游融资企业,2016年上半年回落到67家,仅为最高峰的一半,且2016年的融资企业大多为初创企业,融资金额大多在2000万元以下,坚持到B轮以上的融资企业很少。资本的回缩令很多创业团队陷入困境,“淘在路上”等宣布倒闭,是为标志性事件。

  “两涨一缩”格局下,旅游投资呈现“一面是等待,一面有泡沫”状态:创业企业在等待,试图扛过“寒冬”,而火热的实体项目投资背后,泡沫也在积累甚至泛起。

  未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三大问题

  绿皮书指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在各大行业发展相对放缓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快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亮点。旅游人次、收入、投资均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业态空前丰富,竞争空前激烈,创新边界空前扩张。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增长仍然依靠传统的驱动方式。因此,未来迫切需要解决好如下三个问题。

  1. 如何为旅游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所需的劳动力

  从2003年到2014年,我国旅游业的就业人数增长了202.39%,到2020年旅游业将吸引1.16亿的就业人口,2014~2020年旅游就业的年均增量将达747.2万人。但现实情况是,我国旅游业此前拥有的近乎无限的劳动力供给正在消失,旅游业人力成本正加速攀升,旅游业的用人短缺问题将很快凸显。

  按照蔡昉等人的研究, 2010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到达峰值,为9.4亿人,此后就出现了负增长,预测到2020年大体上降至9.1亿人。相应地,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也从70.1%下降到66.0%。在此背景下,如何满足旅游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人力需求,成为旅游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劳力节约型的旅游业,将是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减少旅游业中的单位劳力投入,加大单位劳力的效率,以及加大旅游业的科技含量、智慧含量,是中国旅游业未来几年转型的重要方向,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虚拟现实的现代旅游业将成为旅游业持续增长的关键。

  2. 如何引导有效投资

  近年来,旅游投资不断加码,投资规模不断刷新历史纪录,投资形态也在不断变化。但同时,判断投资的有效性始终缺乏可用的工具,投资缺乏市场面的指引,难以面向有效的终端需求,又只能放在市场中通过一定的时间进行检验。在大量单体旅游项目的投资规模达到几十亿元甚至百亿元级别时,就累积了大量的投资风险。重复性投资、超前性投资和泡沫性投资增多(不排除有圈地型投资、烧钱型投资),进一步加剧了旅游业的竞争,包括一定程度上的同质竞争、低价竞争和垄断竞争,压低了行业平均效益和效率。

  总体来看,资本投入尽管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但投资的效率有待观察,而且过于依靠资本一侧的持续投入,其对旅游业的边际驱动能力也将逐步下降。如何围绕市场合理引导投资,构筑灵活机动的市场信号,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引导供给,压缩泡沫,防范风险,提高效率,都是摆在业界面前的重要问题。

  3. 如何通过集成创新使旅游增长回归到效率提升的主轴

  当前,各大行业发展相对放缓,旅游业的快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亮点。旅游业的人次、收入、投资,都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业态空前丰富,竞争空前激烈,要素组织空前活跃,创新边界空前扩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高速增长的背后仍然是相对传统的驱动方式。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增长,主要来自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效率的提升对产业的驱动仍是较少的。在人力供给逐渐紧缩,资本投资缺乏有效机制的情况下,提升旅游产业的运行效率变得尤为重要。

  从旅游业发展的宏观机制来看,围绕工业的价格和资源配置产业的运行机制仍在深入影响中国旅游业,旅游业发展在资源、用地、能源、资本等多方面仍然面临高成本问题。在国家启动全面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乘势而上,借力改革壮大旅游市场主体,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力,决定了中国旅游业往何处去。

  2016年中国旅游发展十大热点

  2016年,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高潮迭起,创新不断,热点频出。中国旅游在政策、管理、产业、市场、对外交往上涌现了诸多重要事件,全社会对旅游的关注度空前高涨。为准确把握和全面解读这些事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于2016年9~11月组织特约研究员推荐并通过专家遴选的方式,确定了2016年中国旅游发展的十大热点事件。

  年度热点问题的遴选,主要是基于该事件或系列事件中所涉及问题的复杂性、社会对这些事件的广泛关注以及此类事件对未来旅游发展的重要影响,因此并不追求入选事件之间在逻辑体系上的关联性、在正负影响上的平衡性,同时也不刻意回避某些热点问题之间的交叉性。

  热点一:重大活动彰显中国国际影响

  2016年,一系列世界级旅游盛会相继落户中国。5月,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在京举办,来自107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会议并发布《北京宣言》,这是首个由中国倡议、中国组织的世界旅游大会;同月,第七届二十国(G20)集团旅游部长会议首次在北京举行,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在郑州举办,并发布《国际旅游城市发展郑州共识》。6月,“T 20”世界旅游名镇联盟峰会在吉林举行。7月,首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在内蒙古举办,共同发表《首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联合宣言》。9月,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贵州举办,成立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并发布《国际山地旅游减贫宣言》;同月,国际海岛旅游大会在浙江开幕,并发布《国际海岛旅游发展舟山群岛共识(2016)》;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高峰会议分论坛在甘肃举办,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第五届香山峰会在重庆举办;等等。2016年中印旅游年、中韩旅游年、中美旅游年等相继启动,国际旅游合作不断推进。

  热点二:旅游市场监管手段不断创新

  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16〕5号),提出要加快建立权责明确、执法有力、行为规范、保障有效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进一步解决扰乱旅游市场秩序、侵害旅游者权益等突出问题。2015年10月10日,全国首支旅游警察队伍——三亚市公安局旅游警察支队正式挂牌成立。随后,国家旅游局在全国积极推广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等市场监管模式,并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要求中,将设立这三种监管机构作为“1+3+N”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截至2016年9月,全国有11个设区市、19个县建立了旅游警察队伍,5个设区市和9个县成立了工商旅游分局,5个设区市和44个县成立了旅游巡回法庭。2016年9月25日,12301全国旅游投诉举报平台正式上线,实现了旅游投诉受理和处理模式的网络信息化。

  热点三:边境跨境两区建设逐步开展

  2015年12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72号)中明确提出研究发展跨境旅游合作区和探索建设边境旅游试验区的两大政策构想,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旅游的对外开放水平,促进边境旅游繁荣发展。根据国发〔2015〕72号的要求,国家旅游主管部门迅速开展相关工作。2016年中旬,向沿边省(区)先后下发了《关于申报设立边境旅游试验区的通知》和《关于加快推动跨境旅游合作区工作的通知》。国家旅游局等八部门共同负责推动满洲里、绥芬河、二连浩特、黑河、延边、丹东、西双版纳、瑞丽、东兴、崇左、阿勒泰等有条件的地区研究设立跨境旅游合作区。根据两个通知的要求,相关边境地区已经开始制订边境旅游试验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方案,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探索与实践正在逐步展开。

  热点四: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尚待推进

  2016年5月,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开展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正式启动在江浙沪三省市和广东省的线上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工作,以及在吉林长白山、湖南长沙和张家界、广西桂林、海南三亚、四川成都的线上、线下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工作。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深化导游体制改革加强导游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导游自由执业的相关体制改革做出进一步明确。相关文件出台后,携程、同程、途牛、驴妈妈等在线旅行社积极响应。同程迅速搭建了网络点评系统平台和导游网络预约平台,建立了基于网络点评数据的导游薪酬体系。2016年国庆节期间,携程旅游上线国内首个导游自由执业网络预订平台并成功接单。全国游客都可以通过携程App,直接在上面挑选合适的导游,实现与导游聊天、在线预订、在线支付、导游结算等功能。

  热点五:旅游业“营改增”推进仍待完善

  2012年,国务院批准在上海试点“营改增”方案,随后逐渐铺开,扩大试点城市并逐步推广到全国试行,并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等陆续纳入范围。目前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转型期,减税是一项重大措施。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营改增”的全面铺开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前期试点成效显著。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深化,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6年5月1日起,金融业、生活性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其他行业纳入“营改增”范围。旅游业属于生活性服务业,也将被纳入“营改增”的范围。

  热点六:自驾车露营地领域新政频出

  2016年自驾车露营地领域相关新政频出。3月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2016年9月22日,国家旅游局等六部门联合发文《关于加快推进2016年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的通知》,此后国家旅游局会同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编制了《2016年全国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项目表》;2016年11月8日,国家旅游局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发布《关于促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了到2020年建成2000个自驾车露营地的发展目标,提出了一系列促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

  热点七:非标准化住宿行业发展迅猛

  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一股以民宿、公寓为主的非标住宿投资浪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以民宿、公寓、客栈等非星级、非经济型住宿产品服务为主要业务的平台已经超过20家。其中,途家网已经完成D轮及D+轮的3亿美元融资,小猪短租完成了C轮6000万美元的融资,木鸟短租、朋友家等也已获得融资,并开始大规模扩张。2016年初,途家网已经在全球形成了43万个可用房源的网络;去呼呼在全国形成了25万多间客房数的规模;小猪短租运营的客房数也超过7万间。这些公司出租的客房数已远远超过很多在饭店业耕耘多年的传统住宿业企业运营的客房数。

  热点八:旅游行业并购整合任重道远

  目前旅游业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战略投资者、产业基金、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者进入旅游领域。不断成长的中国旅游企业的全球化布局步伐加快,在大资本涌入、大企业运作的态势下,中国旅游业生态正在改变。2016年,资本继续在中国旅游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上进行并购重组。例如海航旅游集团,继2016年4月28日宣布收购美国卡尔森酒店集团100%的股权之后,又于10月24日宣布收购美国希尔顿集团25%的股权;港中旅集团也与中国国旅集团重组建立中国旅游集团公司。与此同时,上海锦江、携程网等因并购重组后整合难度过大纷纷放慢了并购重组步伐,并开始探讨如何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热点九:港中旅与国旅实施战略重组

  2016年7月8日,国务院国资委出具《关于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与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重组的通知》,批准港中旅集团与国旅集团实施重组,国旅集团无偿划转并入港中旅集团并成为其下属全资子公司,重组后港中旅集团更名为中国旅游集团公司。8月3日,中国港中旅集团和中国国旅集团在北京召开重组大会,中国旅游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部署,新成立的中国旅游集团将被打造为“中国第一、亚洲前茅、世界一流”的旅游集团,通过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协同发展,完善产业链条,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热点十:上海迪士尼带动主题公园热

  2016年6月,投资55亿美元(约合340亿元人民币)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开门迎客。自2011年4月上海迪士尼破土动工以来,各大本土主题乐园集团纷纷积极应对,加快投资布局。华强集团相继在沈阳、株洲、青岛、郑州、厦门、天津等城市投资建设了方特欢乐世界和梦幻王国;华侨城在天津兴建了欢乐谷;海昌集团在武汉、烟台分别修建了极地世界海洋馆和渔人码头;宋城集团在三亚、丽江、九寨沟、泰山开发了千古情演艺类主题景区;长隆在珠海横琴投资建设了海洋王国;万达集团兴建了多个主题乐园,如青岛万达茂电影主题公园、西双版纳万达乐园和南昌万达乐园等。除这些大型主题乐园集团外,长三角的一些主题乐园也加快更新改造和扩建升级的步伐,如常州恐龙园、苏州乐园等。此外,韩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等主题乐园投资商也加紧抢占长三角市场,如南京的乐天世界、浙江安吉凯蒂猫(Hello Kitty)主题乐园、浙江安吉乐翻天嬉水王国等。

  创新应成为我国旅游发展主题

  创新是近年来全球旅游业的热点话题,各国政府尤其是发达国家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创新发展,欧盟委员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等国际机构积极加以推动,相关研究不断走向深入。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之后,我国旅游业正处于从开放驱动、市场驱动和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关键时期。不管是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格局,还是旅游业自身的发展方式,都面临着向创新驱动转换的任务。尽管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依然在增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必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方式。对于我国旅游业而言,不仅需要通过创新提高传统生产要素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创造新的生产要素,形成新的要素组合,要通过技术、制度、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创新,引导创新要素和传统要素形成新组合,为旅游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内生动力。

  世界多国经验证明,制度和政策决定着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人、财、物力的投入、流向、使用效率和创新效果。即使是强调自由竞争的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国家,也高度重视政府在推动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设立孵化机制,建立创新网络,培养创新人才,支持创新联盟。对于当下的中国旅游业来说,至少有如下几方面工作可做:研究制定中国旅游创新发展战略;建立国家级旅游创新平台和高层次创新决策咨询机制;对全国旅游业创新现状、企业创新面临的问题、激励创新的相关政策进行系统研究;研究中国旅游业创新最佳范例;鼓励企业主导构建创新联盟等等。

  从国外旅游创新研究进展和我国现实出发,未来要关注如下几方面问题的研究:(1)微观层面:创新环境(市场需求、行业竞争、科技发展等)对旅游企业创新提出哪些要求;不同性质和细分行业的旅游企业,其创新动力、机制、模式、方式何在;如何评估企业的创新程度和创新效果;与国外旅游企业相比,中国旅游企业创新需关注哪些特殊问题;替代性分销渠道、移动终端、社会媒体、定位服务、游客赋权等趋势如何影响旅游企业的创新过程等。(2)中观层面:旅游产业组织与市场结构创新;创新在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扩散与协同机制;目的地创新体系等。(3)宏观层面:旅游业创新与国家旅游竞争力的关系;旅游创新对旅游增长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国家旅游创新系统的形成等等。(4)上述三个层次研究的有机整合,并在对中国旅游创新的探究中提出基于西方但异于西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旅游发展需要制度创新

  旅游绿皮书指出,当前我国正面临消化和疏导“剩余经济”的新阶段,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及其所催生的社会生活方式在向后工业化转轨中仍存在多方面的不适,突出表现为旅游休闲产品的供给结构失调、区域发展失衡、开发形式失当。破解的关键是正视旅游资源与产品的社会属性和人文关怀,推动政府理念转型和制度变革。其中,土地制度、规划制度、文物制度对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具有基础意义。权能改革、景区分类和旅游活化是当前阶段应当推进的先导工作。

  中国发展山地旅游具有显著优势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山地景观和民族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早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与山地的关系。从生活方式来看,农业文明时期,人群主要聚集在平原,停留在谋生阶段;工业化时期,人群开始趋向于聚集在沿海,谋求的是发展。然而,迈入后工业化时期,生态文明更被重视,山地生活方式更被重视和挖掘,所以人群会聚集到山地。

  世界近代旅游的成长背景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因此,世界山地旅游是从欧洲发端,扩展到北美,进而推演到全世界,这与工业化的进程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由于山地的形态有所不同,山地旅游的方式也各有千秋。欧洲以阿尔卑斯山为主体,形成山地徒步和滑雪的主要山地旅游方式,进一步升级为山地旅游小镇。北美洲则是山地度假和峡谷探秘的结合,大规模的户外运动成为主流,也引导了全世界的山地旅游发展趋势,呈现资源多样化、产品多样化的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的活动范围极度扩张,上天下海并非难事。但是,这些小众旅游产品毕竟不能吸纳大规模旅游客流,尤其是不能满足休闲度假的刚性需求。现实的旅游休闲需求迫切需要开拓新的领域,因此山地旅游被市场推向了历史的前台。

  从旅游角度看,中国山地形态多样,山地景观丰富,山地民俗特色多样化,这些天然的优势使得中国山地旅游有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从中国旅游市场情况来看,2015年国内旅游总人次超过40亿,呈现海量特征,巨大的市场规模对于培养新兴旅游业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度假需求已经成为国民的刚性需求,传统资源不足,度假产品短缺,使得中国人的度假需求外溢,东南亚已经成为中国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且开始向更远程的目的地扩展,这实际上反映出中国自身度假资源短缺的问题。另外,旅游产品的供给水平不足。中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由于缺少有效开发,以滨海资源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数量并不足以满足现有的休闲需求。休闲度假开始尝试向湖泊转移,但是湖泊普遍污染严重,所以旅游度假的阵地又开始转向山地。长白山国际度假区以滑雪体验为主要吸引力,秦岭国际度假区以养生为主要诉求,莫干山的洋家乐为代表的项目群,成为山地旅游发展的典范。山地旅游产品不仅环境更好,特色更强,同时强化生活感受,注重精致和体验,所以全国各地的山村、山庄、山寨迅速发展,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重要目的地。

  旅游消费金融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未来将形成综合性旅游消费金融产业链

  绿皮书指出,目前旅游消费已经成为国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金融创新的旅游消费正在试图满足旅游者日益增长和多元化的休闲消费需求。旅游消费金融主要是指与旅游业相关的金融服务,是在旅游前、中、后各个场景中所涉及的资金融通方式及资金如何在旅游领域流通,是从资金供给者到资金需求者的资金流通渠道。主要包括资金筹集、信贷运用、金融租赁,以及相关保险、投资活动,它是旅游业与金融业相互融合的必然结果。

  对于旅游业而言,引入金融创新不仅可以改善旅游消费者的体验,还可以扩大用户群体的规模和黏性,从旅游全产业链看,金融可以在所有环节中寻找到结合点,例如出行前的理财需求、信贷需求、签证和汇兑,出行中的保障需求,出行后的消费退税等。一些大型金融机构正在为旅游者提供分期支付、消费信贷、出行保险等方面的服务。同时,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或涉旅企业也主动对接金融服务,借助互联网金融这一手段,打造旅游金融服务平台,提供支付结算服务、旅游信贷、旅游保险、旅游外汇管理等多方面便捷化服务。旅游消费金融正在向一体化和精细化发展,客观来看,未来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展望未来几年旅游消费金融的发展趋势,除了旅游支付、旅游消费信贷等核心金融服务外,保险、理财、外汇服务、购物退税等也是重要的旅游消费金融服务。一站式、全方位的旅游消费金融服务才可能创造最大的价值和效应,因此,在旅游消费的各个环节嵌入金融支持,形成综合性的旅游消费金融产业链将是未来几年的主要趋势。

  客观审视,如今全球旅游迈入“散客化”时代,在互联网浪潮和产业融合创新的趋势下,旅游消费金融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各地在民宿发展政策上导向不一,民宿业健康发展值得关注

  在我国大陆地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乡村休闲度假的渴求、对乡村闲置资源的利用成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民宿作为一种利用闲置房屋、借用乡土环境、提供以住宿为主的休闲旅游度假服务的接待设施、行业,快速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又一主力军。我国台湾地区,民宿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初衷是为了解决旅游区住宿不足问题,有空屋人家招揽游客实现创收,从而慢慢发展成为拥有6000多家合法民宿的大行业。大陆地区同样如此,传统的农家乐就是大陆民宿业的初级版。随着游客需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的农家乐版民宿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新需求,由此催生了以洋家乐、乡村精品客栈为先的现代版民宿,尤其是从浙江德清开始,逐步风靡全国。

  根据去哪儿网的数据,从2015年10月底到2016年9月底,大陆登记民宿客栈数量从42658家增加到48070家,不足一年时间内增加了5412家。另据迈点网统计,截至2015年底民宿从业人员近100万人,市场规模达2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大陆民宿行业营业收入将达到360亿元。

  绿皮书指出,民宿发展已成为当前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旅游扶贫、旅游双创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当代城乡互动发展、乡村活化、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当然,民宿作为一种未被明确界定的新兴行业,在投资经营、农村用房政策、社区融合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给民宿行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为此,应正视民宿发展的当代意义,明确民宿发展的行业范畴与地位,科学设置民宿的行业门槛,有针对性地出台合理合法的民宿用房制度,探索民宿的社区接纳与融合发展机制,推行民宿行业许可经营制度,建立统一的民宿审批与监管机制,完善民宿行业自律与服务质量认证制度,加强民宿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引导民宿行业的健康、永续发展。

  我国出境旅游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

  绿皮书指出,2016年的出境人数增长速度有很大可能依然在10%以下。相比世界其他客源地,中国的出境潜力不容低估,发展动力强劲,但是我国的出境旅游将长期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出境人数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依然偏低,启蒙教育还是长期的基础工作。缓解出境游客与目的地居民的文化冲突,促进相互理解和认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形象塑造仍然任重道远。出境市场的进化很快,但是大部分市场运作依然简单粗糙,不精细、低频次、低毛利和长链条等难以控制的情况普遍存在。在包机、包船(邮轮)上容易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沼,销售压力和风险难以控制。标准化产品竞争已进入红海,而非标准化产品的商业模式还有待验证。产业供给还有很多初级问题需要解决,市场规范和集约化生产的问题表现得很突出。供应商单纯追求规模效应和标准化运作,在产品组合上失于简单,在新产品开发上缺乏动力。与境外目的地的合作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公共服务提供、市场监管、旅游安全、风险管理和产业合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当前,中国的“周末出境游”就可以看作日常旅游目的地的雏形。已经有中国游客利用周末的短暂时间访问日本和韩国。一些旅游企业抓住了这个机遇,如春秋航空千方百计提高其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航空运输市场的渗透率,整合产业链,推进“一条龙”服务,带动了业绩的整体上升。其2015年净利润达13亿元,同比增长50.18%。不过,大部分旅游目的地还是不能够吸引境外游客在日常随心到访。未来东北亚、东南亚以及部分沿边区域都有更大可能成为日常旅游目的地,其显著特征是:游客常来、吸引物常新、主客之间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区域内游客的出访成本大幅削减,相应产品线更为丰富,目的地服务更为周到细致,各国居民间的互访更为频密,就像日常走亲访友一般自在。

  2017年,大陆赴台旅游人次下滑

  绿皮书指出,自岛内局势和两岸关系大背景发生变化以来,大陆赴台游人次逐月下降,导致台湾整体入岛旅游人次出现下滑。截至2016年8月,台湾入岛旅游人次较上年下跌3.44%。为此台行政管理部门推出了开拓多元市场、协助产业转型、扩大岛内旅游、创新产品稳固大陆游客、放宽到台签证、争取邮轮旅客到台、新南向政策等因应策略,同时拨出经费积极推动。为做大阿拉伯国家的旅游市场,相关部门推出建置穆斯林友善环境,将制定餐旅认证措施,2016年的目标为100家,并推动交通场站、风景区、商场设置祈祷室及净下设施,协助观光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练及路线考察。与此同时,明确观光旅游短期的发展方向,包括打造观光游憩新亮点,推出“跨域亮点计划”,初步核定云林、苗栗、新竹、嘉义、桃园、彰化等地的发展计划书,预计2018年底陆续完成。台湾交通部门还将会同各权责单位,检视各风景区英语标示不全的情形;经济部门鼓励东协商务人士来台洽谈并顺道旅游;财政部门增加小额退税商家数量及加强宣导增设外币兑换处等。受最大的入台旅游市场——大陆游客巨量减少的影响,台湾入岛旅游市场将难以明显发展。台湾观光业者在具体计算分析后认为,“总体来台旅客人数下降是意料中的事。”2017年,数量上很难再现上千万入岛游客的盛景。

  2016年中国旅游消费价格指数走势总体平稳,咸阳为旅游花费最低城市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自2011年开始研究编制“中国旅游消费价格指数(TPI)”报告。TPI作为国内第一个内容全面、权威发布的有关中国旅游消费的专业性指数,涵盖居民旅游消费所需要的基本服务价格,以期为旅游者出游提供帮助。2016年中国旅游消费价格指数走势总体平稳,2月份因春节显著提高,7月、10月传统旅游旺季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他月份窄幅波动。交通因素成为影响TPI走势的主要因素。城市标准旅游花费中,住宿和门票花费出现“跷跷板”现象,交通花费占比稳定。

  2016年1~10月城市标准旅游花费均值最低的十座城市依次为(由低到高):咸阳市(227元)、秦皇岛市(278元)、南京市(287元)、哈尔滨市(299元)、济南市(305元)、承德市(311元)、合肥市(312元)、绍兴市(314元)、北海市(331元)、岳阳市(341元)。城市标准旅游花费均值最高的十座城市依次为(由高到低):上海市(669元)、无锡市(645元)、深圳市(640元)、大连市(593元)、三亚市(552元)、厦门市(547元)、都江堰市(544元)、桂林市(542元)、井冈山市(533元)、广州市(533元)。

  “十二五”期间国内旅游增长态势显著,五年间国内旅游收入占GDP比率提升一个百分点

  旅游绿皮书指出, “十二五”期间,除接待国内过夜游客人天数这项数据外,国内游客人次、人均花费、国内旅游收入三项数据每年都处于增长态势,特别是国内旅游收入,增长速度明显。 “十二五”期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0.94%,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36%,人均花费年均增长4.06%,增长速度相当之快。特别是国内旅游总收入在五年内达到2011年的1.77倍。将国内旅游收入放在GDP的大框架下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五年来国内旅游收入与GDP均保持匀速增长,但国内旅游收入占GDP比率越来越大。经过五年时间的发展,国内旅游收入占GDP比率提升了一个百分点。在庞大的基量下,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旅游消费投诉量止增回跌,旅游业所存在问题仍需引起高度重视

  根据2016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15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2015年全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共受理的642,570件消费者投诉中,服务类投诉共计190,859件,占全国消费投诉总量的29.70%,比2014年上升0.98个百分点。其中旅游服务类投诉4646件,较上年增加了173.13%(2014年为1701件),占投诉总量的0.72%,旅游投诉为消费者协会所列服务15大类投诉的第九名。2015年的投诉量较之前年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旅游市场问题突出,需引起重视。从投诉内容来看,服务质量、产品质量、旅游合同、售后服务,是投诉的主要方面。从2015年全年旅游热点中看,港澳游被迫消费、青岛天价大虾事件等各类投诉事件频发,一定程度反映了旅游业的内在问题。另外,2015年政府相继出台多项与旅游相关政策,“厕所革命”、“一带一路”旅游年活动、5A级景区打破终身制等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促进了国民对旅游的重视和自身维权意识的提高。从行业来看,2015年旅游投诉主要集中在在线旅游企业。据人民网3•15投诉平台数据显示,在线旅游企业的投诉量达50%,投诉主要集中在机票和酒店领域,两者分别占在线旅游投诉量的20.1%和25.5%。

  2016上半年在服务大类投诉中,旅游服务投诉排第十三位,低于往年。半年的投诉总量1590件,低于2015年上半年的1837件。虽然2016上半年的投诉总量有所下降,但是仍然暴露出很多问题。从投诉内容上看,出行前的投诉较少,主要内容多为虚假宣传;旅行过程中的投诉主要围绕不按合同履约和票务退改等;旅行结束后产生的投诉最多,主要围绕“所购物品价值虚高”和“导游服务态度恶劣”等。

  中国国内旅游将继续保持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成为新的发展动力

  旅游绿皮书指出,就2017年和未来一段时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都将给中国旅游带来新的契机。首先,尽管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仍然在合理区间运行,且增长率不仅远超发达国家经济和世界经济增速,也高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长速度。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居民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得到释放。提高工资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个人创业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将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中产阶层规模的扩大。其次,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将为旅游带来新的机遇。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接近60%。如果能打破政策与体制掣肘,以后每年仍能提高1.5~2个百分点。到2020年,人口城镇化率有可能接近目前的世界平均水平。新型城镇化进程将极大促进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服务业和关联产业发展。城市人口对教育、文化、旅游、医疗等生活性服务需求和社会经济对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的需求都将大幅增加。最后,移动互联网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和冲击。如今移动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使用手机等移动端搜集旅游信息、完成旅游预订、分享旅游体验。这也将给更多的业态创新提供机遇。

  据相关机构预测,2017年中国经济将保持6.3%~6.7%左右的增速。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旅游发展环境也将进一步得到完善,各地发展旅游的热情持续高涨,各路资本对旅游的投入不断增加,相关设施、产品和服务继续完善。在此背景下,中国国内旅游将继续保持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成为新的发展动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