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北京旅游绿皮书:北京旅游发展报告(2017)
来源:皮书说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7-07-17

  近日,由北京旅游学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北京旅游绿皮书:北京旅游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北京旅游

  雄安新区是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新高地

  雄安新区位于京、津、保、石之间,与北京、天津共同构成了一个金三角,三地之间同城化的推进必将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频繁流动。三地之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一体化,为京津冀旅游的互补、协调、突破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从旅游资源看,北京的古都与首都文化资源,天津的近代文化与滨海资源,河北燕赵文化、近畿文化和山林湿地冰雪生态,连同京津冀区域内的长城和大运河等世界文化遗产,在这些互补性资源的基础上,再添上雄安新区崭新的城区形态与时尚的标志性建筑,使京津冀地区兼有更加多元的生态、文化和社会旅游吸引物,更加有利于形成具有国际水准、中国特色、京津冀特点、雄安特质的新兴世界性旅游目的地。

  从客源市场看,雄安新区的客源大致由三方面组成:以国内外商务、会展和文教交流为目的的主干市场,以京津冀居民为主体的基础市场,雄安新区原住和新落户居民的休闲度假及其亲友的探亲访友等常态市场。新区建设带来的市际同城化和交通便利化,将形成一个频繁流动的上亿级人次的区域性大市场。

  长期以来,京津冀旅游实施一体化战略、推进协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由于行政区划而导致的旅游管理体制的分割。现在建设雄安新区已成为京津冀三地共同的、首要的战略任务,行政界线不再是协同发展的阻力,同心协力成为三地协同发展的动力。三地旅游资源整合、产品对接、市场共拓只会导致三方共赢兴享,产生“1+1+1>3”倍数效应。新区的新体制新机制为形成旅游协同发展的新路径,特别是在旅游企业经营、旅游服务优化、旅游市场管治和旅游人才引进等软环境合作方面创造新空间。

  面对“国家大事”和“千年大计”的战略决策及由此带来的巨大机遇,京津冀旅游界要在中央统一部署下有序进入雄安旅游建设阵地,创造旅游界特别是京津冀的优质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企业资源进入社会和市场的环境。要以新区建设为契机、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市场活力,打破行政界限、产业界限和体制界限,整合雄安及三地的旅游资源。融汇旅游产品、共拓旅游市场、协调行业管理,开创京津冀旅游一体化的新局面。同时在雄安新区施行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促进一体化战略的新经验可以为京津冀服务业协同发展,为全国的旅游区域一体化和旅游业融入城市建设及社会创新提供借鉴、示范。

  旅游大发展可能并非中央设立雄安新区的初衷,但一定是新区建设的必然结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通知》中虽然没有“旅游”两个字,但旅游界特别是京津冀的旅游业者不能在新区建设的伟业中做旁观者。旅游业虽然不是这出大戏的主角,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无处不在的配角。甘当配角,同样可以拿到“最佳演出奖”。

  共享经济服务旅游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北京本地居民生活感受

  北京旅游发展分析与展望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加、出游方式日益多元化,游客愈发注重旅游的品质和体验。魏小安在2016年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重庆香山旅游峰会上表示“共享经济的水平是一个旅游城市发展的标志,也是最重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共享经济对旅游业的影响将日趋凸显,其中与旅游者体验质量密切相关的住宿业、交通业和导游服务“首当其冲”,受共享经济影响最明显,故本文从共享经济重点领域对北京市的旅游做发展分析与未来展望。

  绿皮书指出,重视维护本地居民公共权利,看清在线短租民宿和共享单车发展方向值得提醒的是,共享经济下的北京旅游发展不仅仅是要更好地服务于外地游客,同时也要关注本地居民的生活感受,这其中就涉及在线短租乡村旅游民宿的“乡愁”问题以及共享单车带来的公共路权等问题。

  “乡愁”是城市人的“乡愁”,还是农村人的“乡愁”?在线短租乡村旅游民宿的发展应该是在尊重当地文化与生活习惯的基础上,让当地人参与进来,获得收益,在经济条件得到保障的条件下,在对未来生活感到拥有希望的情况下,引导他们从事本地文化活动,体现当地文化活力,与来往游客相互交流,达到原住民与游客之间的相互融洽局面。乡村旅游民宿必须要让乡村居民参与进来,加大游客与当地居民之间的接触,直接体会当地民俗民风,留有更加深刻的旅游印象。另外,共享单车的大范围普及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如乱停、乱放、人为毁坏等。对北京市居民影响最为显著的,便是道路共享单车骑客过多以及在一些知名景点的扎堆停放影响了当地居民正常出行的优先权。

  因此,共享经济下北京在线短租乡村旅游民宿以及共享单车的发展都应重视对本地居民公共权利的维护。没有当地居民满意的生活环境评价,哪来的欢迎热情营造全域旅游。用共享经济的理念去发展,为当地居民谋取福利,才能更加持久地发展下去。

  北京亟待疏导核心区旅游人口

  习近平总书记“2•26”重要讲话发表以来,北京市各行各业都在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旅游业作为首都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度较高的现代服务业,无疑也是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功能性产业,是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的重要支撑。但是北京市中心城区特别是核心区旅游旺季因客流量大带来的旅游品质下降、安全隐患风险增加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围绕让游客“有序来、游得好、快捷走”原则,结合北京市核心区尤其是天安门地区实际,绿皮书提出以下建议。加快疏散通道建设,优化核心区旅游交通集散组织与疏导;围绕提升旅游品质,重点做好天安门地区游客疏导;加强统筹协调,引导游客有序游览;整合核心区现有服务资源,提升特色化品质化服务;抓住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有利机遇,引导中心城区旅游企业有序转移依托城市副中心建设、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和宋庄文化产业集聚区,引导中心城区高品质、高端化的酒店、旅行社、餐饮向通州有序疏解转移;积极推进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引导游客向环首都周边转移;坚持以质量换数量,积极扩大入境旅游市场;研究并逐步回归旅游社会地域容量的合理化,保护本地居民的民生福祉疏导北京市核心区旅游人口,还需研究并逐步回归旅游社会地域容量的合理化,即旅游地居民可以接纳和容忍的旅游者数量,以保护当地居民的民生福祉。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为游客打造更加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从而实现北京旅游满意度和城市美誉度“双提升”的目标。

  社会资本促进北京乡村民宿发展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由资源驱动、要素驱动逐步向资本与产业融合驱动、创新驱动转变。在过去10年中,以“互联网+旅游”的融合创新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旅游产业格局。由于企业运营成本的提升、场地空间的缺失、旅游电子商务市场饱和等原因,北京城区的创新创业环境红利开始衰减,乡村正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充足的闲置场地、低廉的运营成本,成为北京旅游创新创业的新重心。值得注意的是,民宿是现阶段北京乡村旅游创新创业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业态之一,民宿是“度假+乡村气息+文化创意”的多元融合,市场需求旺盛。一方面,乡村民宿在全国已有示范案例,最有可能取得成功;另一方面,北京乡村民宿的核心障碍是体制机制,最有可能率先突破。

  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将“创客”(Maker)视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是创新的五种基本形式之一。“创客”带给乡村的,不仅是知识和技术,还有理念和经验,以及资金和市场,这些都是乡村旅游资源转化、业态创新、产品升级的必备要素。北京乡村旅游创新创业的主要力量来自创业的企业家、规划设计专业机构、艺术家、媒体人、文艺群体等,如今空间集聚(如宋庄、不夜谷等)、组织集聚(如中关村智慧旅游创新协会)已初具规模,创客们有能力在推进乡创的同时,带动农副产品的包装销售、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实现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

  同时,在过去10年间,中央及有关部委发布的与乡村旅游有关的文件多达20多个,尤其是这一两年,新农村建设保护、农民增收就业、扶贫脱困等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迫切需要旅游业的溢出和拉动效应。在这一背景下,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以民宿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发展和供给侧改革,并密集出台一系列的促进政策。北京市旅游委、市农委一直倡导京郊旅游要“突破高端、发展中端、提升低端”,要从满足人民群众的一般观光游需求向满足休闲度假游需求提升,从旅游产业分散开发向整合资源、统筹开发提升,从简单追求旅游人次向大力提高人均消费能力提升,成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龙头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引擎。此外,地方性政策创新为北京乡村民宿的政策环境优化提供了参考。

  住宿业逐渐变为融入新经济和文化创意的产业

  “旅游新观念”篇中,杨宏浩在《以新思维引领住宿业发展创新》中指出,从广义住宿业角度看,住宿业逐渐由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变为一个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融入新经济和文化创意的产业。以往住宿业把降低成本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更强调硬件设施,而实际上应该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核心,强调发挥软性的东西;以往重资产、内生增长的住宿业发展模式开始向轻资产、外延式增长模式转变,资产证券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互联网正在重塑住宿产业链,优化或革新着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提升客户体验,构筑和巩固核心竞争力。跨界正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现象,但住宿业领域的跨界不是领地的跨界或者行业的延伸,而是组织系统的跨界重组。同时,以往基本依靠经验进行住宿行业产品设计,现在则出现了创新实验室,开始用科学弥补经验在产品设计上的不足。

  共享经济发展提升北京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

  《共享经济环境下北京旅游发展分析》指出,共享经济发展水平是北京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在住宿业分享经济方面,市场火热,房源种类多样,应着力培育中青年和家庭游市场,完善房源结构,迎合目标群体的住房需求;要突出发展乡村旅游民宿,提升在线短租房源对北京市民以及外地游客的吸引力。在共享单车方面,发展迅速,群众参与率高,进一步结合大数据挖掘手段,将有利于促进胡同资源的利用和胡同旅游的休闲化、个性化发展。应倡导建立北京导游共享平台,更好发挥导游人员的向导作用,结合在线短租和住宿共享经济,挖掘“老北京”的人力资源,带领游客体验不一样的北京。未来则应注意规范共享经济安全管理、重视维护本地居民公共权力以及完善自由执业导游综合培训体系以提高共享经济服务水平。

  北京将全市推广故宫服务模式

  故宫作为公共资源型景区,近几年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责,承担社会责任,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文章从平衡文物保护与客流冲击的关系、拓展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改善参观与旅游服务质量,担负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故宫在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方面的十余条重点措施。这些措施可以给公共资源型景区改善旅游公共服务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借鉴。课题全部内容将在今年下半年发布。

  北京5A级景区智慧旅游将提升

  《北京5A级景区智慧旅游评价》一文介绍,北京有8个5A级景区,年游客接待量1.27亿人次,占全市接待游客量的44%,这些景区在北京旅游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对这些景区的智慧旅游研究却非常缺乏。该文既有根据规范做出的评分表评价,也有从游客角度进行的实践评价;同时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5A级景区智慧旅游提升建议,是一篇有理论、接地气的好文章。

  北京民宿行业的困境与破局

  《北京民宿行业的困境与破局》阐释了“民宿是非标准住宿”的认识误区,指出京郊民宿发展中普遍存在民宿经营不合法、公共安全存隐患、民宿管理规范有空白等问题,提出了业态扶植,着力打造民宿行业标杆、法规升级,加速推进民宿合法化、标准完善,稳步建立民宿监管体系等破局之解。

  《社会资本促进北京乡村民宿发展的调查报告》立足基层调研,着眼于北京乡村民宿发展的新环境,认为投资渠道不完善、行业管理不健全、权益保障不规范等是社会资本参与北京乡村民宿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本文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视角,提出建立“1+5”的民宿管理政策体系、推进民宿参与主体的多渠道融资路径、设立乡村民宿扶持专项资金、搭建北京民宿资源与资本对接平台、发展京郊旅游扶植政策推广平台、组建各区民宿发展协调小组等八项建议。

  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乡村旅游的探索与模式---以湖州乡村发展经验为例》系统介绍了湖州发展乡村旅游在体制创新、特色提炼、品牌塑造、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尤其是从“农家乐--乡村旅游--乡村度假--乡村生活” 的湖州乡村旅游发展之路,对全国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北京露营旅游需要扩展线上预订

  旅游新业态篇重点推荐《加快北京露营旅游新业态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近年来,拥有房车、帐篷、木屋等各类住宿设施的露营地,为都市人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放空自我的良好体验,受到了市场的热捧。但是文章指出,旺盛的需求却遭遇了预订的尴尬,包括北京在内的很多城市,其露营地的在线预订渠道都十分有限。以携程旅行网为例,目前能实现在线预订的露营地,北京和杭州数量相对较多,却也都只有5家,而上海仅有4家,其他地市则更少。这一现状与当前露营旅游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