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2.0大众的典型新心态
来源:布鲁布客微信公众号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8-01-02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世界出现许多新的运行规则,过去的主流逻辑已经失控。如何与这个新世界共处?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来看看 2.0大众有哪些典型新心态?

  反叛

  不少人已经厌倦了简单定义“正确/错误”的主流逻辑,他们反叛“传统与权威”,以自身观念和利益决定行动取向。

  2016年,“后真相”(post truth)问鼎牛津词典年度热词榜首。它描述了一个态度比真相更重要的时代,人们不去考证,也懒得关心所谓的真相,不论正确与否,他们只任性地选择相信与自己立场相符、亲缘相近或表演“更得朕意”的一方。这是人们对“正确”与“权威”的反叛。极度分化、混沌的世界中,正确的标准和科学的逻辑变得模糊,每种态度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在这种趋势和习惯之下,有些人已然放弃对正确与规范的执着,活得更加随性自我,也放弃了对权威与真理的崇拜,一味寻求生活的趣味与刺激。同时,“后真相”态度的盛行,拉低了品牌反叛传统规则的成本,只要拥有鲜明的立场,总能找到趣味相投的受众。

  具体表现:打破旧传统,追求刺激、有趣,无须“正确”和反思进步。

  平行

  大众对“自我”的关心不断膨胀,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更愿意发现、了解自己,而懒得理会那些“与己无关”的事物。

  如果要挑选一些热门概念、产品概括过去的2016年,设计界可能会首推“性冷淡风”,网红界当数“傅园慧”,表情包领域“葛优瘫”无人能敌,音乐圈的代表是“感觉身体被掏空”,流行语里的“本宝宝”风头正劲。这些被网友捧红的概念无一例外地传递着消费者的新取向:自我信仰、自我褒奖,将更多精力留给自己而非花花世界。

  具体表现:摆脱压力,遗世独立,爱护本宝宝,经营小世界以及缅怀青春。

  搅合

  对于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事儿,大众不会付出过多理性思考,积极围观、快速忘却是他们的主流心态。

  大众加入社会生活的状态变得更多样。他们对事件的态度不一定源于理性的支持或反对,更多是看热闹的围观心态。在一波又一波的热潮中,他们快速跟进、快速忘却,与世界的互动并不严肃,更像是在游戏中寻找刺激与乐趣。

  具体表现:吃瓜群众,迅速忘却和花式炫晒。

  购买

  消费升级是2016年度热门话题,随之而来的还有消费品类与偏好的细分,以及从免费到付费的消费观。

  2016年,国人在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品质与品牌的底线不断提升,进行更多个性化的消费,愿意花钱买时间、购买虚拟产品,并习惯了随时随地的购买服务和体验。

  同时,“购买”已经从简单的“交易”,变成大众获得乐趣的途径。2016年,淘宝网宣称自己不再是简单的购物网站,而是帮助消费者消磨时间的工具。一些小金额、高频次的消费体验,成为消费者体验生活乐趣的有效方式。

  具体表现为:付费才是真爱,实现一个小目标,从升级到细分。

  囤积

  在信息过载与结局未知的世界中,消费者不断搜索、扩展、获取、囤积知识与资源,以备不时之需。

  “先M再看”流行于社交网络,意思是先转发、收藏某个帖子,方便之后查找、阅读。当然,嘴上这么说,但未必真的返回头看。有时候这也是“惧怕缺席”(Fear of Missing Out)的表现。世界快速发展,值得焦虑的事情越来越多。消费者渴求知识与经验,借此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为未来的不确定做准备。

  具体表现为:打破围墙,搜索狂人,体验狂人和松鼠病。

  本文摘选自2017公共关系蓝皮书文章之一《思维的转折点:2016年度公共关系数字传播环境审视与洞察》作者:华扬联众数字技术股份公司CIO、华扬数字营销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潘建新

微信图片_20180102091730

主编:柳斌杰

副主编:王大平 董关鹏

2018年1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