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观点

提升G20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G20 国家创新竞争力黄皮书编委会 发布时间:2017-02-08
  当前,全球创新正加速推进,并深刻融入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极大改变了世界发展的格局。信息网络、生物科技、清洁能源、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层出不穷,正在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人机共融的智能制造模式、智能材料与3D打印结合形成的4D打印技术,将推动实体经济领域传统生产模式的巨变,引领工业生产从大批量集中式生产向定制化分布式生产转变。新产品、新需求和新业态的涌现也将极大地改变产业结构和社会形态,为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各个国家正在加快创新的步伐,并围绕着创新展开激烈的竞争,这将推动全球创新格局的深刻调整,创新中心也会呈现出从以欧美为中心向北美、东亚、欧盟等区域扩散。全球创新格局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只有不断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创新浪潮中立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提升国际地位。
(一)推动增长方式的创新转变,助力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
  当前,全球都面临着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G20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平台,应该着力于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通过结构性改革,构建新的全球治理模式来探寻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积极推进G20在关键技术和重要领域的创新联合攻关,共同探索全球经济增长模式,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方向和路径。当前,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环境污染、粮食安全、重大疾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正考验着世界各国,亟须获得突破。各国应积极加强合作,通过建立国际研发机构、科技合作基地、科技合作中心和合作示范园区等方式加快合作创新,积极加强多边科技合作和重大科研项目联合攻关,在关键领域和技术方面获得突破。巩固和深化政府间科技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健全合作体制机制。通过国际创新合作,为创新发展注入加速度,为全球构建起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的增长方式。
(二)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G20内部,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在谋求驱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从国际上看,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酝酿,实体经济的作用更加凸显,发达国家欲重塑实体经济的竞争优势,新兴工业化国家则努力实现发展要素的替代。创新战略成为各国不约而同的选择,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出台了创新计划,科学部署创新战略。然而要确保创新的顺利推进,还要进一步推进G20结构性改革,破除束缚创新的各种体制机制。合理安排各项制度,建立起更加灵活的体制机制,特别是政府层面应该在创新中合理安排角色,从参与者向引导者转变,除了简政放权外,还要推出好的政策来帮助企业成长。除了科技体制的改革外,还应在教育、医疗等领域进行全面的改革,激发全社会创新的积极性。在G20国家之间建立起公平透明的竞争机制,激发创业者的激情,从而进一步加大创新驱动发展的力度。此外,还要推进G20本身的体制改革,如推动G20货币金融体系改革,推进生态化金融体系建设,建立更加稳健的国际金融体系,建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机构,以更好地发挥政策实施的效果。通过构建G20新的治理机制更好地推动全球治理的创新,增强全球创新活力。
(三)促进包容协调的全球价值链发展,全面激发创新潜能和活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流动和配置,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能不会拥有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全部要素,必须有多个国家的参与。同时,随着新兴国家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原来以欧美发达国家为创新中心的格局不断被打破,创新竞争愈演愈烈。如今,全球价值链已经进入调整重塑期,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亟须提升,全球价值链的创新也亟须有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因此构建包容协调、合作共赢的全球价值链,从根本上提升中小企业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和开展创新的能力,可以更好地调动全球创新要素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潜能和活力。围绕着全球价值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之间的有效协同。要围绕产业链来安排创新链,通过产业链的衔接实现创新的连续性,使创新成果相互衔接,服务于产业链的整体创新,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效融合,同时要依托产业链来整合创新资源,实现技术的群体突破,提升产业链的整体创新能力。各个国家和地区既要注重基础研究,也要注重应用研究,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方法和途径。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类中介机构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此外,还要在产业链、创新链的不同环节上精准合理地投入创新资金,综合运用多种金融手段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完善提供保障服务。还要协调好处于价值链不同环节的国家和地区的利益,特别注重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安排,营造G20更加和谐的创新氛围,推动全球包容性创新的发展。
(四)着眼于创新发展的前沿趋势,牢牢把握创新的主动权
  当前,全球出现的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其核心在于信息网络技术的突破,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最核心的技术也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信息化与产业化的融合就是要使信息网络技术广泛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如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在工业互联网、工业云等新的生产理念引导下,朝着智能制造、网络制造、柔性制造等方向变革。G20国家只有牢牢把握创新发展的前沿动态趋势,才能把握创新发展的方向,成为创新的引领者。因此,G20国家要顺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深化信息从研发设计到制造、管理以及营销的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和应用,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先进制造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完善信息化服务体系。首先,面向技术创新的新趋势构筑更加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进一步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试验发展方面的创新优势,同时提高知识创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其次,改进创新评价体系,既要注重增加创新产出的数量,更要注重提升创新产出的质量,还要考察知识创新的应用效果。再次,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和协调作用,推动各个主体的协同合作,构建体制机制运转灵活,创新效率高,创新活力充沛的国家创新体系。
(五)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创新资源,大幅度提高创新效率
  创新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只有不断加大对创新要素的投入和合理使用,才能源源不断地产出创新成果。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的投入构筑了创新竞争力的支撑体系,同时在G20平台上促进创新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创新效率,从而为创新竞争力的提升注入更强劲的动力。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灵活运用财税、金融、投资等政策工具,激励企业等各个市场主体加快创新步伐,推动企业将研发与生产相结合,将供给与需求相结合,即面向市场积极推动产品和技术创新,同时优化创新资源要素组合,提升创新供给的效率。首先,要不断积累和更新创新资源要素,注重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发挥人才的创新能动性,不断提升人才的创新能力;其次,要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方式着力掌握一些关键和核心技术,逐步摆脱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创新约束,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持续获得创新的动力;再次,要协调好创新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任何创新活动都要在环境可承载的基础上开展,技术的运用和推广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真正实现环境发展的持续性和创新的持续性协同推进。此外,还要注重创新载体和创新环境建设,为科技创新创业提供更加宽松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