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观点

北京市顺义区创新网格化基层社会 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张晓峰 王亮亮 发布时间:2021-07-01

  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的认识有待提升

  尽管网格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普遍认可,顺义区也制定了一些文件、做了相关部署,但相应配套政策和软硬件设施仍不健全,需进一步完善,少数镇、街道和部门尚未全面认识到新时代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逻辑、功能定位以及战略取向,尤其是在创新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与充分理解和把握好“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要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和推进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深刻关系方面认识还不够充分,在推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发挥社会治理多主体作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等方面需进一步思考,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与顺义区整体发展规划匹配程度需进一步深化。

  (二)网格信息智能化运用仍存在薄弱环节

  未充分利用现有的“雪亮工程”、监控系统等综治信息平台的数据采集、预警功能,智能化管理水平不够。比如,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居民信息采集、人员摸排等环节,大多数村居仍采用传统的人工上门方式,工作效率低,管理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信息智能化运用程度不高。同时,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信息未得到有效整合,存在相同的问题重复填报、“多网格”等现象,造成了一定的工作资源浪费,暴露网格化管理在数据互通、信息整合等方面的不足。

  (三)部门联动处置问题的力度仍需加大

  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部分重要功能就是排查安全隐患、维护社会秩序,尤其在整治无证照经营、占道经营、违法建设、垃圾乱倒、车辆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但在处置过程中执法授权不足、权责边界不清等问题仍然给网格化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不同部门间推动问题高效率联动处置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大。

  (四)网格员队伍管理与岗位匹配需要加强

  一方面,存在属地网格人员力量依然相对薄弱、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业务能力有待提升和责任心不强等方面的问题,对村内人居环境治理、平安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等重点工作的了解和把握还需加强,对一些涉及稳定的问题和矛盾的预见性、研判性、敏感性也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提升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另一方面,网格员的劳动报酬还不高。网格员承担着治安防范巡逻、情报信息搜集、矛盾排查调处、实有人口管理、突发事件处置、环境秩序治理等多项工作,工作量大、任务重,但劳动报酬的标准还不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网格员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摘自《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