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次全国皮书年会 “新征程中国际类皮书的研创与传播”平行论坛

作者:列国格治

  2023年3月31-4月1日,第二十三次全国皮书年会在南昌召开。2023年4月1日上午,作为第二十三次全国皮书年会平行论坛之一的“新征程中国际类皮书的研创与传播”论坛在南昌召开。本次平行论坛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分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别区域分社联合举办,来自30余个国际类皮书课题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就国际类皮书研创经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分享。

1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开幕致辞

  论坛开幕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分社社长祝得彬担任主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发表开幕致辞。王社长在致辞中指出,皮书是服务党和国家决策、服务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重要智库成果,皮书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为实现人类的现代化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皮书的研创需要深刻领会“国之大者”的内涵,坚持从大局看问题、从长远看问题、从战略看问题,将研创工作融入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大局,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当前,我国已踏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也进入了新阶段。皮书作为应用对策型智库成果,其出版、传播也将开启新征程,这需要每一位皮书人的共同努力,期待平行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和皮书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讨论,贡献真知灼见!

主旨报告

  论坛主旨报告环节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刘维广主持,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围绕“俄乌冲突背景下的中美欧互动形势”做主旨报告。郑春荣主任在报告中指出,俄乌冲突后美欧加强了战略协调,但双方矛盾分歧犹存;中欧关系出现止跌回稳,加强与欧洲的关系对中国有重要战略意义。

  具体看来,俄乌冲突打破了战后安全秩序,美国试图阻碍俄欧和解,强化欧洲在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地位;美国还试图借俄乌冲突与欧洲加强协调制华,遏制中国发展。双方加强协调的表现为:在印太战略上合流,欧洲在印太地区追随美国;在基建领域加强合作;欧洲在能源政策上加强对美国的依赖;建立技术联盟,通过TTC制定技术标准来限制中国等。在加强协调的同时,美欧之间矛盾分歧犹存,双方关系难以回到过去。例如,美联储加息引发了法德的不满、欧洲出于对中国市场的期待不想与中国全面脱钩等。展望未来的中美欧三边关系,由于欧盟成员国内部存在战略分歧、立场尚未统一,中欧关系存在一定挑战,但伴随中欧之间互访的加强,双方政冷经热的格局有望改变。然而,美国不会放松拉拢欧洲的力度,欧洲的对华政策还会出现摇摆,中国仍需在欧美的分歧中找到抓手,坚定稳住欧洲的思路。

主题发言一:国际类皮书研创与编辑出版

  会议下一阶段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展鹏主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别区域分社社长张晓莉围绕“新形势下区域国别类皮书研创与出版”做主题发言。张社长结合新形势下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对皮书研创要求、皮书出版规范、皮书发展规划做了详细的介绍,对如何做好皮书选题策划和框架设计、规避皮书研创中的常见问题、凸显学术优势与成果特色、打造优秀皮书及皮书报告等提出了具体而实用的建议。

主题发言二:国际类皮书研创经验分享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原副所长、二级研究员张季风主持了国际类皮书研创经验分享环节。5位课题组代表围绕研创经验进行了交流,也对面临的一些问题与挑战进行了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黄皮书》副主编李中海介绍道,《俄罗斯黄皮书》具有集中统一的领导、专业的专家学者及期刊编辑队伍,在成果认定方面也设置了激励政策。在研创过程中,课题组重视开展选题策划,通过审稿对意识形态和文字质量进行把关,尤其是制定了返工制度,对各方面不合格的文章进行返工处理,多方保障皮书研创质量。

  河南大学副教授刘洪洁就《以色列蓝皮书》的研创经验分享道,皮书不仅要关注普遍性的研究议题,还应关注具有各国独特性的选题;要立足于中国实际需求,聚焦热点问题,提供咨政参考;要加强与研究对象国学者的交流合作。他还对本皮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介绍:一是在选题上更加关注热点问题;二是在研究方法上进行创新,开展田野调查;三是在团队建设上引入企业界人士,从企业角度撰写经济研究报告。

  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助理研究员、《东盟黄皮书》副主编潘艳贤表示,皮书研创要做到与时俱进、找准定位,突出自身特色,与其他皮书形成差异化;要做到密切联系、有效沟通,既包括与出版社编辑的沟通,也包括选题会、统稿会等团队内部沟通;要做到人员稳定、经费稳定,保障皮书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周边关系蓝皮书》课题组代表刘静烨认为,皮书应该具有客观性、时效性、全面性、咨政性,做好沟通协调、质量把关、学术交流。在创新思路方面,需要紧跟热点动态、提升报告质量;转换思路,扩大选题范围,聚焦全球治理议题而非仅局限于安全与经济议题;建立机制,提升编创效率,如进行内部审稿、统一写作框架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唐志超介绍了《中东黄皮书》的研创经验,指出皮书研创应形成成熟稳定的内容框架;应找准定位,做出特色,加强自身竞争力;应聚焦前沿性,关注地区动态、热点问题、学科重大进展;应突出专题性,确定皮书的年度主题和系列专题;应做到学术性与政策性相结合;应做到动态性热点追踪和静态性专题研究相结合。

  在课题组代表们分享后,张季风研究员进行了点评,他用定位、沟通、稳定、质量4个关键词对皮书研创经验做了总结:皮书在定位上具有自身特点,要有权威性和动态性,皮书的研创需要加强沟通协调、确保人员和经费的稳定,进而保障成果质量。

主题发言三:国际类皮书研创经验交流

  国际类皮书研创经验交流环节由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刘惠荣主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沈雁南对皮书研创提出了3点建议:要加强大国外交意识,将国家战略与学者责任结合起来;要加强权威性,将蓝皮书打造为我国在该研究领域最高学术水平学者的发声平台,助力三大体系中话语体系的建构,既对国内舆论界进行导向引领,也在国际上代表中国发声;主编要加强统筹力度,解决摘要不规范等技术性问题。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东南亚蓝皮书》主编王勤表示,皮书研创应以问题和专题为导向,设置专题报告,加强专题研究,以此作为蓝皮书的核心竞争力。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海丝蓝皮书》主编许培源也指出,皮书可以在做好年度监测、形势分析研判的基础上,设置相对稳定的专题版块,围绕该专题版块形成具有年度性、连续性的成果,提升皮书的影响力。

  作为《北极蓝皮书》主编,刘惠荣书记谈道,皮书研创中不能仅重视学术性,还要注重年度性、时效性、智库咨询属性,并通过流程监控和编审沟通等措施落实到每个作者身上;皮书是重要的智库报告,新形势下的大国外交对皮书撰写提出了新的要求,应灵活调整研创思路和写作方法。

会议总结发言

  在会议最后阶段,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主任、《大洋洲蓝皮书》主编费晟做总结发言。他表示,新形势对智库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皮书作为重要的智库平台,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紧扣时代热点,通过更广阔的覆盖面、更多样化的议题来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需要;在研创过程中,要深入调查、持续关注,建立一手人脉、获取一手资料、完成一手报告,做好组织协调、后勤保障、与各方的沟通工作;在面对如何提高团队整合度、如何做好理论性与对策性的结合、如何做好舆情管控等问题时,应抱有对这项事业的情怀,相互理解与支持,共同做好皮书研创与出版工作。

 

皮书研创成果

数据库链接 电子书链接
数据库链接 电子书链接
数据库链接 电子书链接
数据库链接 电子书链接

皮书研究

数据库链接 电子书链接
数据库链接 电子书链接
数据库链接 电子书链接
数据库链接 电子书链接
数据库链接 电子书链接
数据库链接 电子书链接

皮书规范

数据库链接 电子书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