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登录|
  • 注册
  • 皮书网首页|
  • 产品列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专题首页 > 权威发声
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主要结论
作者: 来源:皮书数据库 更新时间:2019-07-04

  [解读1]近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整体稳定,读研对毕业生去向分流作用持续扩大

  2018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0%,比2017届(91.6%)略低,近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整体稳定。

  从毕业去向分布来看,本科毕业生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持续下降,在国内外读研的比例持续上升,读研对毕业生去向分流作用持续扩大。2018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为72.3%,较2017届(73.2%)下降了0.9个百分点,近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持续下降;与此同时,“正在国内外读研”的比例(16.8%)较2017届(16.4%)上升了0.4个百分点,近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国内外读研的比例持续上升。可见应届本科毕业生继续读研(特别是国内读研)的意愿不断增强,而读研对毕业生的分流也促进了就业的整体稳定。

  从未就业人群分布来看,准备升学人群已连续两年成为未就业本科毕业生的首要构成。数据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准备读研和留学”的比例(3.3%)较2017届(2.7%)上升了0.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正在找工作”的比例(2.6%)与2017届(2.6%)持平。另外,结合毕业三年后数据可知,毕业后准备升学的人群在后续三年内有超过半数(2015届50.5%)陆续考取研究生。针对这一情况,高校管理者需进一步关注在校学生的读研意愿,并完善考研/保研服务工作,指导学生合理规划与备考,从而更好地促进应届毕业生的去向落实与发展。

  进一步从不同类型院校来看,“双一流”院校与非“双一流”本科院校毕业生读研比例均有上升,此外,非“双一流”本科院校未就业毕业生中准备考研的占比更高。“双一流”院校2018届毕业生“正在国内外读研”的比例(34.0%)较2017届(33.4%)上升了0.6个百分点;非“双一流”本科院校2018届毕业生“正在国内外读研”的比例(13.3%)较2017届(12.9%)上升了0.4个百分点。此外,非“双一流”本科院校2018届有3.0%的毕业生准备国内考研,占未就业人群的38%,高于“双一流”院校(准备国内考研比例1.9%,占未就业人群的35%)。

  从学科门类来看,2018届工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93.1%)最高,其后依次是管理学(92.7%)、教育学(90.8%)、医学(90.7%)等。读研方面,2018届毕业生读研比例较高的是医学(26.3%)、理学(23.2%)、农学(22.2%),这类专业可在课程设置、职业规划、学术训练等方面对有读研意愿的学生群体给予更多支持。

  [解读2]新一线城市对毕业生吸引力不断增强,带动就业重心下沉

  新一线城市的不断发展让本科毕业生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之外就业有了更多选择。数据显示,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逐渐上升,其中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比例从2016届的23%上升到了2018届的26%,毕业三年后的就业比例从2013届的22%上升到了2015届的25%;与此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座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比例从2016届的24%下降到了2018届的21%,毕业三年后的就业比例略呈下降趋势(2013届25%,2015届24%);另外,毕业半年后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中,三年后离开的比例持续上升(2013~2015届分别为19%、22%、24%),其中流向新一线城市的占比接近四成。

  综合来看,新一线城市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其中对外省籍毕业生的吸引力上升较为明显。数据显示,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外省籍毕业生的占比持续上升,从2016届的32.0%上升到了2018届的37.3%,三年内上升了5.3个百分点;在主要的新一线城市中,杭州对外省籍毕业生的吸引力最为突出,近三年在该市就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外省籍毕业生的占比平均为60%;其他外省籍毕业生占比较高的新一线城市还包括天津(58%)、苏州(45%)等。

  从就业与发展来看,毕业生在新一线城市的就业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薪资方面,新一线城市薪资水平增长相对较快,2018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平均月收入为5117元,较2017届(4659元)增长9.8%,高于全国本科2018届平均水平(7.6%);2015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平均月收入为7691元,较毕业半年后(3908元)增长97%,高于全国本科2015届平均水平(84%)。就业感受方面,毕业生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满意度(2018届68%)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持平,其中在杭州、宁波、天津就业的满意度(2018届分别为75%、72%、71%)较高,不输于一线城市(2018届71%)。职业发展方面,毕业生在新一线城市的晋升空间逐步扩大,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的比例从2013届的57%上升到了2015届的59%,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2013届54%,2015届57%)相比具有优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新一线城市为地处中西部的国家中心城市,在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毕业生就业向中西部下沉。数据显示,中西部地区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逐渐增强,本科毕业生在西部、中部地区就业的比例分别从2014届的19.6%、13.1%上升到了2018届的23.1%、17.2%。

  [解读3]高等教育对农村生源毕业生的回报显著,学历提升有助于毕业生中长期职业发展

  本科农村生源毕业生通过高等教育收获的回报显著。数据显示,2015届本科农村生源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3851元,比当年农民工月均收入(3072元)高779元;而到了毕业三年后收入上的优势进一步扩大,2015届本科农村生源毕业生三年后(即2018年时)月收入为7188元,比2018年农民工月均收入(3721元)高3467元;同时与2015届毕业半年后月收入相比涨幅达到87%,高于2015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收入涨幅(84%)。高等教育帮助农村大学生实现代际向上移动的作用得到了体现。

  近年来应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国内外读研的比例持续上升,在毕业三年后,学历提升对毕业生的就业已具有初步影响。数据显示,2015届本科选择国内外读研的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后有七成以上(71.1%)进入职场,从就业情况来看,毕业后国内读研、留学人员三年后的就业满意度分别为77%、78%,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75%、70%,与2015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的平均水平(就业满意度69%,工作与专业相关度65%)相比均呈现优势。

  另外,通过更长时间跨度的观察可以发现,学历是对毕业生晋升帮助程度较大的因素之一,学历提升对毕业生在职称方面的晋升影响尤为明显。数据显示,2008届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十年后认为对晋升有帮助的因素中,个人学历排第三位(52%);从实际晋升情况来看,学历提升人群获得中高级职称的比例达80%,高出学历未提升人群(59%)较多。学历提升对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影响将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凸显。

  [解读4]教育业需求增长在中西部地区尤为明显,师范类毕业生培养在“自主学习”、“交流合作”上仍有提升空间

  教育业是本科毕业生就业量最大且需求增长最多的行业,近五届毕业生在该行业就业的比例上升了4.3个百分点(2014届10.6%,2018届14.9%)。从不同就业区域来看,东部及中西部地区教育业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均持续上升,其中在中西部地区上升更为明显:东部地区本科毕业生就业于教育业的比例近五届上升了1.6个百分点(2014届8.6%,2018届10.2%);中西部地区本科毕业生就业于教育业的比例近五届上升了6.8个百分点(2014届14.2%,2018届21.0%)。

  从本科毕业生在教育业所从事职业的构成来看,中小学教育相关职业占比最高,且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从2014届的61.3%上升到了2018届的71.2%,五年内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中小学教育相关职业稳定性较高,毕业生长期从教的意愿较强。数据显示,2015届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相关职业的毕业生中,三年内发生职业转换的比例为25%,在各类职业中相对较低。从专业构成特点来看,从事中小学教育职业的毕业生主要来自汉语言文学、英语、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音乐学等师范特色专业。

  师范类院校是输送中小学教师的重要来源(毕业生从事中小学教育相关工作的比例普遍在四成以上),毕业生培养效果需持续关注。从毕业生对培养过程的评价来看,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对专业核心课程整体评价较好,课程重要度(2018届86%)、满足度(2018届78%)均高于非师范类院校(分别为81%、74%);但毕业生对实习实践环节的改进需求程度相对较高,2018届有64%的毕业生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高于非师范类院校(62%);另外,从在教育业从事中小学教育岗位毕业生的毕业要求达成来看,毕业生在“班级指导”方面达成效果较好(理解他人、指导他人、服务他人三项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均在90%以上),而在“自主学习”、“交流合作”方面仍有待提升(积极学习、学习方法、有效的口头沟通三项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均不足90%)。相关院校和专业可在后续培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

  [解读5]医疗健康领域需求增长明显,临床专业的培养需加强跨学科融合

  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带动了医疗卫生领域用人需求的提升。数据显示,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就业的比例从2014届的4.8%上升到了2018届的6.2%,五年上升了1.4个百分点,上升比例在各类行业中排第3位。从不同区域来看,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增长在东部地区更为突出,本科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就业于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的比例从2014届的2.9%上升到了2018届的6.1%,增长超过两倍。

  从毕业生就业的医疗行业特点来看,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是本科毕业生在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就业的主体,但呈现下降趋势,从2014届的60%下降到了2018届的55%;与此同时,其他各类康复、养老、医疗、护理服务机构的占比逐渐上升,从2014届的18%上升到了2018届的21%。这反映出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医养结合、社区和家庭护理等模式将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相应的用人需求在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专业构成特点来看,在该行业领域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主要来自护理学、临床医学等医学专业。

  随着新医科建设的提出和开展,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也需要相应完善以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新医科建设的核心之一是医学与其他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需注重强化学生的跨学科学习经历。从毕业生毕业三年后对培养过程的反馈来看,医学专业毕业生对跨学科学习经历的满意度持续上升(2013届61%、2014届65%、2015届70%)且高于本科平均水平(2015届68%),但从主要专业类来看,临床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对跨学科学习经历的满意度(2015届69%)与护理学类专业(2015届75%)相比仍偏低。相关院校和专业在后续培养过程中可重点加强临床医学类专业的跨学科融合。

  [解读6]本科工程、商科教育需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要求间的匹配度

  工程、商科均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较为紧密的学科,均应当立足于市场实际需求,以成果为导向培养人才。毕业生中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情况。数据显示,不同本科院校工科专业毕业生中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双一流”院校从2016年(2013届)的71%下降到2018年(2015届)的66%,其他本科院校从2016年的67%下降到2018年的64%,两类院校之间的差距有所减小。与此同时,本科院校商科专业毕业生毕业三年后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也持续下降,从2016年的63%下降至2018年的60%,且连续三年低于非商科专业平均水平。毕业生中期在专业相关领域就业的比例下降,反映出从全国来看,工程和商科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要求之间均存在不够匹配的情况。相关专业可根据市场需求,及时修订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并持续进行人才培养的改进。

——摘自《2019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