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就业率
(一)总体就业率
2018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5%)与2017届、2016届(分别为91.9%、91.6%)基本持平。其中,本科院校2018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0%,比2017届、2016届(分别为91.6%、91.8%)略低;高职高专院校2018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0%,与2017届(92.1%)基本持平,比2016届(91.5%)略高。
(二)各类型院校的就业率
“双一流”院校2018届毕业生半年后的非失业率为94.5%,与2017届、2016届(分别为94.8%、94.9%)基本持平;非“双一流”本科院校2018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9%,比2017届、2016届(分别为91.5%、91.7%)略低。
(三)各经济区域的就业率
2018届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最高(93.6%),东北区域经济体最低(88.0%)。
(四)主要专业的就业率
2018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工学(93.1%),其次是管理学(92.7%),最低的是法学(85.1%);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电气类(95.5%),最低的是美术学类(84.8%);就业率排前三位的专业是软件工程(96.8%)、能源与动力工程(96.8%)、工程管理(95.8%)。
二 就业地分布
2018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占26.2%;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占20.9%;泛渤海湾区域(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内蒙古、山西)。
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于“直辖市”的比例(17%)较2017届(19%)略有下降,就业于“副省级城市”的比例(30%)较2017届(27%)有所上升。
2018届本科毕业生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为21%,与2017届(22%)基本持平,比2016届(24%)低3个百分点;2018届本科毕业生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为26%,比2017届(24%)高2个百分,比2016届(23%)高3个百分点。
三 行业分布
2018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最多的行业类是“教育业”(14.9%),其次是“建筑业”(9.1%)。与2016届相比,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较多的行业类为“教育业”、“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分别增加了1.2个、1.1个百分点);就业比例降低最多的行业类是“金融业”,降低了1.9个百分点。
四 职业分布
2018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从事最多的职业类是“中小学教育”,就业比例为19.3%,其后是“财务/审计/税务/统计”(15.9%)、“行政/后勤”(14.3%)。与2016届相比,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较多的职业类为“医疗保健/紧急救助”(增加了2.3个百分点)、“中小学教育”(增加了2.0个百分点);就业比例降低最多的职业类为“销售”,降低了3.6个百分点。
五 用人单位分布
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最多的用人单位类型是民营企业/个体(54%)。2018届本科毕业生最主要就业于300人及以下规模的用人单位(50%),其次是3000人以上规模的用人单位(24%)。
——摘自《2019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