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登录|
  • 注册
  • 皮书网首页|
  • 产品列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专题首页 > 权威发声
新形势下上海青年的就业结构与薪酬水平分析报告
作者:王加文 王乐天 赵娅娅 赵丽娟 来源:皮书数据库 更新时间:2022-08-01

  结论与建议

  (一)完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引导青年树立符合市场发展实际的就业观念

  青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用巨大、 不可替代。 从上海青年的就业结构与薪酬水平来看, 青年就业规模和薪酬增幅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但在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新生代劳动力从事传统制造行业意愿较低的形势下, 对青年就业的未来发展走势仍需密切关注。 特别是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 不断增强包括广大青年劳动者在内的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同步性、 劳动报酬增加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步性, 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企业的性质, 分类推进科学的工资决定机制与正常增长机制, 建立体现效率、 促进公平、 有利于扩大就业规模的收入分配体系, 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求职观、 就业观和择业观。

  (二)完善科学全面、快速响应的就业薪酬监测机制,定期开展青年就业薪酬研究分析工作

  从青年就业结构和薪酬水平的发展趋势来看, 青年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总体较高, 性别结构趋于平衡, 从事服务行业的比例相对较高, 平均月薪的增长幅度高于社平工资。 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不断加大对青年就业形势和薪酬水平的监测力度, 积极推动青年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不仅是促进他们健康有序成长的现实需要, 也是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 充分利用就业登记、 社保缴费等信息管理系统的大数据资源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总体分布流向的图谱, 构建全方位的就业、 失业研判机制, 坚持动态监测, 实现精准研判, 加强对包括青年在内的各类劳动者群体就业状况变化规律的研究和分析, 切实提升大数据使用和就业监测技术的水平, 更快捷地反映就业形势的变化, 为促进青年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依据。

  (三)构建精细服务、精准匹配的人力资源供需平台,构建适应青年需求的服务支持体系

 

  充分考虑青年求职就业的新形势、 新特点、 新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 智能共享, 针对青年的就业特征和求职偏好, 以促进人岗匹配为核心目标, 探索实施 “分类管理、 个性服务” 的工作新模式, 通过引入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建设便捷高效、 公益权威的线上招聘新平台, 全面建成数据集中、 信息全面共享、 公共就业服务业务办理智能化的新格局, 全面建设以移动网络平台为载体的信息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以智能化、 信息化为引领,实现向服务对象与就业岗位的双向智能推荐、 双向快速匹配, 缩短匹配周期, 提高匹配效率, 为青年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搭建高效供需对接平台, 实现 “供需有效对接、 服务精准匹配、 数据实时掌控” 的目标, 最大限度地满足青年劳动者和企业精细化、 个性化的就业服务需求, 积极实现公共就业服务的新目标、 对接服务对象的新需求, 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的水准, 为新形势下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摘自《中国薪酬发展报告(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