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登录|
  • 注册
  • 皮书网首页|
  • 产品列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专题首页 > 权威发声
本科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与成效
作者:麦克思研究院 王伯庆 王梦萍 来源:皮书数据库 更新时间:2023-06-01

  二、高校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是稳定和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的关键

  稳定和促进毕业生就业不仅需要拓宽就业渠道和加强就业帮扶,同时也需要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持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更好地适应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2018~2022 年,本科院校新增审批和新增备案专业共计 9926 个,主要关注战略新兴产业,同期撤销专业共计 3030 个,主要涉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符合高校办学特色与优势的专业。

  (一)新增专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就业优势为明显战略新兴产业专业毕业生就业优势显著

  在全国应届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面向战略新兴产业的专业社会需求保持相对稳定,这类专业 2022 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90.7%)明显高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86.0%)。与此同时,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呈现较为明显的优势,其 2022 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为 6406 元,较五年前增长 18.9%,均高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2022 届月收入 5990 元,较五年前增长 16.7%)。

  新增专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从新增专业所属的专业类分布来看,计算机类(如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信息类(如人工智能)、机械类(如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新增数量较多,2018~2022 年分别新增了 1047 个、743 个、544 个。这些专业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是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较好、高考志愿填报热度较高的专业类型。

  (二)撤销专业与高校办学特色、优势不符,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

  2018~2022 年撤销较多的专业一般呈现社会需求较少、办学水平有限、生源不理想等特征,对于开设在非对口院校的专业,这样的特征更为明显,例如工科院校的部分人文、社科、艺术类专业(如服装与服饰设计、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以及非工科院校的部分理工类专业(如信息与计算科学、工业设计、网络工程)。

  以撤销数量较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五年内共撤销 97 个),该专业 2022 届毕业生的月收入(5313 元)、就业满意度(70%)、工作与专业相关度(53%)均低于同类专业平均水平(管理学月收入 5843 元,就业满意度75%,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67%);此外,工科院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2022 届 81.3%)明显低于非工科院校同专业平均水平(2022 届 88.3%)。

 

  综合来看,高校学科专业的优化调整需结合自身办学定位、特色与优势,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并综合考虑生源、教学和就业质量等多方面因素,以此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并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

——摘自《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