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

全国半数地区个贷率超警戒线 多地收紧公积金政策

来源:中房研协作者:发布时间:2018-10-11

  导读:近期全国多个城市收紧调整公积金政策,北京提出“认房又认贷”、“缴存额度与缴存年限挂钩”、“异地购房不能随意提取”等新规定,引发争议,公积金资金流动性紧张的问题再次显现。

  楼市“新补丁”打在公积金上

  北京颁布公积金新政前,多地已经进行了以打击违规提取和限制异地公积金购房的政策调整。

  打击违规提取方面,大连、宜昌、黄冈、南昌、长沙五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开展意在打击非法中介协助缴存职工以虚假手段违规提取住房公积金、骗取住房公积金贷款并收取高额手续费等行为的专项行动。

  限制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的城市则更为受人关注。杭州规定,职工在非本市及非户籍地购房及偿还住房贷款本息的,不得提取住房公积金。广州则提出对在非广州市和非本人及配偶户籍所在地购房的,暂停提取住房公积金资格。太原连发三文收紧公积金政策,明确提出太原市缴存职工在该市之外和户籍地以外城市购房不得提取住房公积金。

  此外,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义乌市等多地都陆续收紧了住房公积金提取政策。

  有观点认为,近期地方政府密集调整公积金政策,除却流动性压力较大的原因以外,一个更重要的出发点,则是切实满足刚需购房需求。一些热点城市在落实过程中的政策力度要比通知的要求更大,这些城市公积金提取压力较大,而无工作、无户籍、无创业的“三无”公积金异地购房,其出于投资的可能性较大。对类似购房行为做适当限制,有利于优先满足刚需购房、首套购房和租房。

  资金紧张问题凸显

  根据《全国住房公积金2017年年度报告》,2017年全国住房公积金提取额12729.80亿元,比上年增长9.49%,这一速度比前一年的5.8%大幅增长。历年累计的住房公积金提取总额则达到73224.38亿元,占缴存总额的58.65%。

  贷款方面,到2017年末,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5049.7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14%;个人住房贷款率87.27%,比上年末微幅减少,但仍高于有关部门设定的85%的警戒线。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已有16个地区个贷率超过警戒线。与高提取率省份类似,此类超警戒线省份中,以东部发达地区为主,天津、安徽、浙江三省市的个贷率超过100%。这16个地区,其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总和达到29873亿元,占到全国缴存余额的近60%。

  北京公积金新政争议之下 健全住房保障体系需要改革公积金制度

  北京作为楼市调控风向标,公积金新政被认为充满了“政策调向”的意味。51社保CEO余清泉指出,北京公积金新政有三大导向,一是将贷款额度与存缴年限挂钩,优先满足工作时间长、居住需求更稳定迫切的刚需群体;二是限制异地提取,降低资金流向楼市热点地区参与炒房的可能;三是将贷款政策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以经济杠杆引导功能和人口疏解。前两大导向,其核心逻辑与本轮调控中,找出并尽可能满足真正的刚需群体相符,有可能成为一些热点城市跟进公积金政策调整的参考。但第三个导向,在国内没有先例,其落地效果还有待观察,其他城市很难在短期内跟进。

  新政亦有争议,主要集中在对年轻人购房产生影响。当前,房价过高并伴随着金融、民生等问题,并间接推高企业成本,处于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核心位置。

  在这种背景下,首先要做的就是实现“楼住不炒”,稳定市场,避免房价失控,这也是当前楼市调控的主要目的;其次,就是尽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不管是公有产权房,还是政府提供的租赁住宅,要保障低收入者有房可居,补民生短板;其三,过高的房价是经济成本高的原因之一,目前应尽快为企业降低负担。

  政府有必要建立公正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国民居者有其屋的梦想,在这一过程中,公积金制度如何改革有很大的探讨空间,比如是否由强制改为自愿等等,改革不应该以降低员工个人福利为代价。为企业降低负担首先要考虑的是降低税率以及社保费率,是否改革公积金制度应该从住房保障体系考虑;其次,应该扩大土地供给降地价来降低住房价格,减少企业和个人过高的支出。

  (内容来源: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