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注册

前沿资讯

互联网金融企业集体改名意欲何为?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叶丹 发布时间:2020-07-03

  在互联网巨头的发展版图中,互联网金融一度被认为是互联网“下半场”的“风口”之一,但是随着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不断加强,“互联网金融”则开始从“风口”慢慢变为了“烫手山芋”,同时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演进,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开始从单纯地提供金融服务,向提供解决方案技术支持的方向进行转变,曾经的互联网金融开始去“金融”而转投“科技”的怀抱。日前,支付宝的母公司正式启用新名称“蚂蚁集团”,加入了去“金融”变“科技”的行列,而在蚂蚁之前,京东数科等曾经的互联网金融巨头也都已经抢先一步进行“改名”,而在这一波改名的“潮流”背后,真正要改变的又是什么呢?

 

  蚂蚁集团更名:去“金融”成行业“潮流”

  日前,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蚂蚁集团证实公司正在进行更名,从“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成“蚂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而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求证时,蚂蚁集团方面则回应说:“新名称意味着我们将全面服务社会和经济数字化升级的需求,但蚂蚁还是那个蚂蚁,坚持创新,用技术为全球消费者和小微企业创造价值是我们不变的初心。”

  资料显示,蚂蚁集团的改名并不是特例,目前包括腾讯、百度、京东等企业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或者业务,也都先后已经改名,其中大多在原有名字中去掉了“金融”这个曾经风光的标签。

  据企查查的数据显示,早在2018年,百度旗下的“百度金融”就更名为了“度小满金融”。虽然更名后仍然带有“金融”字眼,但其官网所贴出的标签则是“用科技为更多人提供可信赖的金融服务”。而在同年11月,京东金融也宣布品牌升级为京东数字科技(简称“京东数科”)。京东数科则标榜以AI、数据技术、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数字科技为基础,建立并发展起核心的风险管理能力、用户运营能力、产业理解能力和B2B2C的企业服务能力。此外,腾讯旗下的财付通,也从“深圳市财付通科技有限公司”改名为“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而小米支付运营主体“北京小米支付技术有限公司”也更名为“小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南方日报记者从企查查平台调取数据后统计发现,从2019年6月1日-2020年6月1日这一年时间内,企业所属行业为金融业,此前公司名称不包含“科技”的企业,变更后公司名称包含“科技”的企业数量达到了658家,同期企业名称之前含“金融”的企业,变更后去掉“金融”的数量则为342家,此外,企业名称之前含“金融”的企业,变更后去掉“金融”后,加入“科技”的企业数量则达到了100家。从数据可见,相比起“金融”的昙花一现,“科技”公司可谓越来越受到青睐。

 

  改名背后:“眼界”和“战略”在扩大

  虽然各大互联网巨头的“改名”时隔多年,但是从中却可以找出不少的共同点。在蚂蚁集团的改名和腾讯财付通的改名中,代表地域标识的“浙江”和“深圳”都被舍弃,而在京东数科和小米数科的改名中,“金融”和“支付”等的金融属性,则被有更为广泛含义的“数字科技”所替代。

  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蚂蚁集团和京东数科的诞生之初,更多的是为了阿里巴巴和京东提供支付工具的“角色”所存在的,但是随着金融行业的“风口”到来,互联网金融一度也成为了炽手可热的互联网领域,大量打着“互联网金融”旗号的企业涌现,一方面将“互联网金融”推向了“风口”,另一方面也让“互联网金融”陷入了乱局。随着2018年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强监管时代,国家对网络小贷、P2P、现金贷、第三方支付等业务频频出手,使得“互联网金融”风光不再。

  对于依靠“互联网金融”业务起步但是在技术和资源上早已经打下基础的诸如蚂蚁集团、京东数科等企业而言,行业“风向”的转变也让他们思考企业发展方向的转变。

  在2018年博鳌论坛上,当时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就提出,未来京东金融将扮演金融服务机构,专为传统金融机构输出技术。同样在2018年,蚂蚁集团原CEO井贤栋就对外表示,蚂蚁金服定位为一家科技公司,而进入金融领域则是“一不小心”。而乐信CEO肖文杰也在2018年公开宣布,乐信将进一步开放现有的技术、场景和用户,“不做金融业务、不参与金融业务竞争,做各大金融机构最好的合作伙伴”。

  从提供金融服务,到数字科技能力的输出,这些曾经的互联网金融巨头们,在向科技企业转型的过程中,选择了打破“金融”二字的约束,突破地域和业务的局限,投身进入更宽的“眼界”和更大的“战略”当中。

 

  决战未来:数字科技成更大“竞技场”

  从“金融”转战“数字科技”,不仅是将“眼界”和“战略”进行调整,更大的挑战是要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和面对更加激烈的挑战。

  日前,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与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就联合发布了《携手跨越重塑增长——中国产业数字化报告2020》,报告的案例部分就指出,在今年疫情期间,为降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暴露在病毒环境中的几率,京东数科与银翼医疗联合推出的室内运送AI机器人就已经上岗。据介绍,该款机器人能够将医疗物资药品准确准时运送到相关科室,不仅有效降低医护人员在高传染环境下暴露的风险,还节省了50%的人力成本。

  而承诺“不参与金融业竞争”的乐信,则凭借着在数字科技方面的积累,转身一变成为了金融机构合作伙伴。据介绍,乐信针对智能金融领域推出的智能风控引擎“鹰眼”,就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将订单自动化审核率提升至99.8%,而小微金融资产处理技术平台“虫洞”资金资产匹配成功率超95%。据了解,通过这些技术的支撑,乐信平台的平均单笔融资虽然低至千元左右,但单笔融资IT成本仅相当于传统金融机构的十分之一。

  从“金融”这扇窗走到“数字科技”这扇更大的“门”,让这些数字科技企业不仅开始利用机器人为抗击新冠肺炎做贡献,利用人工智能为金融行业抵御风险,同时也让它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和空间,“网商银行不仅是银行,更应是一家科技公司。”蚂蚁集团CEO、网商银行董事长胡晓明日前在网商银行小微金融合作伙伴大会上就表示,蚂蚁集团旗下的网商银行未来探索的重点将是区块链、卫星遥感、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科技领域。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当年马云定下的目标,在互联网金融企业们的推动下已经初见成效,而在纷纷改名“科技”企业后,“改变”无疑也有了更为宏大的目标。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010-5936726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