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注册

专家观点

宁夏“互联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北方民族大学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课题组 发布时间:2023-10-01

  宁夏“互联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思考

  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对乡村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宁夏在乡村发展中存在人才供需不匹配的困境。“互联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质是知识赋能、信息赋能,最终目的是提高乡村人力资本,加快“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目标的实现。实现这一目标,需设计以政府为主导,乡村、学校、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具体路径(如图1),重点提高宁夏乡村职业教育实用技能和基础教育教师、学生文化素养,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变现”能力。

  (一)着眼政府主导,加强“互联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

  政府应因势利导、主动作为,在顶层设计上将“互联网+教育”与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和结合,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教育”制度供给体系和云平台资源建设的物质保障体系。

  一方面,要强化“互联网+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供给体系。针对“互联网+教育”与“乡村振兴”之间衔接的顶层规划缺乏问题,亟待在相应上位法指导下,制定地方性的配套政策或实施方案。要以“互联网+教育”的理念为引领,结合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互联网教育资源库建设、管理服务、资源保障与支撑等多个方面制定政策法规,探索一条属于教育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构建教育新生态,为乡村教育振兴、人才振兴提供兼具指导性和操作性的政策保障。

  另一方面,要完善宁夏“互联网+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云平台资源建设等物质保障体系。要继续完善基础教育层面的“云—网—端”服务架构和教育云平台,持续推进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还要着力在职业教育层面建立健全云平台教育资源传输机制。

  (二)突出乡村主体,促进“互联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在地化”建设首先,要深入挖掘宁夏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乡土性”知识和元素。要注重传承发展农耕文化,发掘乡村教育与乡土文化之间的耦合性知识,推动形成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和富有特色的乡村精神文明,培养“知农民、懂农业、爱农村”的新生代知识群体,改变农村长期为城市培养人才的单向输出模式。其次,在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宁夏要以“互联网+教育”为平台,加快乡村知识和元素的保存、扩散。乡村优秀文化元素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人文精神和民众智慧,给乡村的持续发展提供精神能量。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数字化储存、便捷化提取的功能和“一次储存、永久使用”的优势,推动宁夏优秀乡村元素入校入户入企,让乡村知识和优良传统真正成为提升乡村人口素质和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软实力”。最后,要发挥“互联网+教育”对农民群体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发支农惠农的网站和实用手机软件等的方式,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题培训,降低农民获取农业知识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精神

  成本,帮助农民完成自身经验与农业科学知识的完美对接。

  (三)彰显学校主体,提升“互联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师生信息素养

  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群体的信息素养。一是树立信息意识。宁夏教师群体需要转换角色定位,全面提升自身教育理念和思想认识,树立探索和学习的责任意识,积极对接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新做法和新经验,自觉强化信息敏感度。二是营造信息化教学氛围。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推动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互联网+教育”的实际效果。三是加强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建立和完善长期稳定的教师进修与培训服务机制,加强各类培训,注重信息有机整合,为教师提供可持续的系统的提升信息素养机会。四是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和应用能力。通过网课评比、成果展示等途径,培养教师的教育资源鉴别、获取、整合、应用能力,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和应用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群体的信息素养。不仅要为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有效的载体,还要积极主动地培育学生的探索性学习能力,更要在课内外实践中强化学生的信息挖掘能力。

  (四)凸显企业主体:发挥“互联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云平台支撑作用

  一是促进云平台用户界面建设。“乡村振兴+教育”云平台用户界面要以“功能强大、操作简单、贴近用户”为原则,针对不同类别受众群体,以个性化、多样化和定制化为目标,将知识分门别类整合并进行展示,以卫星、电视、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为主要载体,通过“造云、借路、建端”,搭建直通乡村的远程教育信息化支撑平台,使受众群体能便捷搜索,并在使用上能实现全天候、多终端访问与交流互动。

  二是加快云平台资源建设。要及时更新、上传与宁夏实际切合的实用知识,促进共建众享,满足不同群体对资源的多层次、多形式需求。基础教育要借助区内外优质资源,加强“三个课堂”应用模式研究,发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覆盖基础教育所有学段、学科的生成性资源体系。职业教育要围绕自治区重点产业、特色产业,以“三农”知识传授、农产品产销信息推送为重点,整合政府、行业、企业资源,建设和推广应用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厚植农业知识、农业市场信息赋能“三农”发展,助力农民持续增收。

 

  三是加强云平台运维管理。在技术支撑方面,要将日益更新的数字技术积极地纳入“互联网+教育”云平台运维管理之中,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知识服务。在资源支持方面,要以教育资源的供给、组织和管理来展开,将教育资源录入、分配和优化作为云平台运维管理的主要工作,动态化调整课程资源,降低获取最新知识成本,提供更加泛在的教育环境。

 

——摘自《中国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报告(2022~2023)》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010-5936726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