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注册

互联网保险

疫情使互联网保险迎来弯道超车契机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吕红星 发布时间:2020-07-23

  当前,打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互联网保险短视频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保险市场也实现了高速增长。数据显示,互联网保险的渗透率从2012年的0.72%提升至2016年的7.5%,高峰时甚至达到9.2%。2017年互联网保险新增保单124.9亿张,占保险业整体新增数的71%。

  数据显示,2019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2696.3亿元,同比增长42.8%,远高出保险市场同期增长率近10个百分点。

  

  三因素使得互联网保险发展迅速

  记者了解到,所谓互联网保险,是指保险机构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相关技术,通过自营网络平台与第三方平台渠道,开发保险产品、订立保险合同、提供相关服务。

  “互联网保险近年来之所以发展迅速,总的来说是因为互联网保险的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和人们对保险的需求。”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相对于传统保险而言,互联网保险在新兴技术的应用实践与积累上先于了行业发展的节奏,对传统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起到了创新引领作用。互联网保险所带来的市场竞争反应如一剂良药般,不仅激发了行业的创新活力,也加速了行业整体数字化转型的速度。

  在王绪瑾看来,近些年来,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之所以非常迅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第一,线上买保险,减少了不必要的接触,还可以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在疫情期间更是如此。

  第二,什么时候买、买哪种、有哪些条款和保障范围,点开APP就可以查看、购买,非常方便,这也是今后保险业的发展趋势。

  第三,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极大发展,使得互联网保险的成本大为降低,为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据统计,中国互联网保险的用户数已经达到2.2亿人,初次购买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平均年龄为28岁,近5年间互联网保单数量增长了18倍。

  但我们也要看到,中国保险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有着明显差距。而与美国、日本等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更为悬殊。同时,国内各地区的保险行业发展水平也极不平衡。发展水平最高的北京,已接近世界平均发展水平。而位于中部地区的江西,保险行业发展水平则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这些省份,更具普惠性质的互联网保险拥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疫情对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2020年全球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互联网保险再次被推上关注高峰。

  “互联网保险近些年来发展迅速,而此次疫情对互联网保险来说,总体上是机遇大于挑战。”王绪瑾表示。

  在疫情防控形势下,许多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逆周期”行业,保险受到的影响有限,不仅如此,疫情的发展,还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了互联网保险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弯道超车的契机。

  在王绪瑾看来,疫情对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疫情使得民众的风险意识进一步提高,根据经验,大的事故、意外之后,投保率会有大的上升,从而带来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这是基本规律。

  第二,疫情会使得保险业从线下进一步向线上转移,从而进一步促进互联网保险的发展。  

  麦肯锡报告指出,此次疫情过后,保险行业会迎来三大变化:一是客户行为加速线上化;二是产品形态更具创新性;三是运营模式全面数字化。

  记者了解到,互联网保险不但满足了中小企业及新生代人群的保障需求、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而且互联网保险作为保险行业创新发展的“先锋队”,为保险市场的各类参与主体发挥了“探路”“修路”“带路”的多重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互联网保险是新生事物,为保证其健康发展,监管也不能忽视。当前的保险业监管法规、监管方式和市场准入等监管措施,早于互联网技术、保险科技的出现,可能导致监管领域不足和空白,也有可能对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准入的新机构带来障碍。因此,要树立可持续、动态、包容的监管导向,运用新监管科技手段平衡风险与创新的关系,调整现行传统的监管模式以应对新变化新挑战。

  当前,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从长远来看,互联网保险仍处于发展阶段,更多的技术与应用,将与保险业务发生更深层面的结合,保险业的全面变革正在拉开帷幕。未来,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010-5936726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