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专题子库

粤港澳大湾区
暂无简介

更多>> 热点聚焦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 详情>>
最新资讯
樊纲:中国经济不会崩溃 但“软着陆”大道并不平坦
来源:和讯网  作者:樊纲   发布时间:2017-09-26

  非常感谢邀请我参加这样一个期货界的大会,我个人不是研究金融期货的,面对这么多专家,我们期货业领导与金融证券证监会的领导,我今天不讲金融期货,大概用一小时时间讲三个问题,跟金融商业有关的,关于中国经济的宏观形势,关于我们的储蓄率和财富的增长所带来的金融市场面临的问题;第三谈谈汇率,中国最近人民币的变动引起的关注。

  不讲金融问题,但是这里想提一嘴的是我兼任院长的国家高端智库之一——中国深圳研究院,今天将在最后一个环节发布中国金融中心指数,这是我们的一个长期的研究,跟英国一个金融机构合作的研究,包括对中国各种金融中心的发展演变的研究,这一期特别对郑州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待会刘国宏所长会详细介绍。

  首先讲一讲对于中国经济走势的看法。这个大家都知道,中国经济过去6年多时间里面持续下滑,到今年开始有点回暖,2016年是探底了,就是L型一竖大概到2016年应该看底了,2016年人们问中国经济什么时候探底,我说2017年才能知道,但是探底不等于回升,探底可能还要在底部徘徊一段时间,但是至少这样一种形式改变了这种说法,最后讲到一个词说中国经济有韧性,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这句话背后含义是什么呢?背后的含义是,大家承认中国不会再有硬着陆了,叫了五六年中国经济将崩溃,将硬着陆,这个说法大家现在承认不说了,中国经济以前说有那么多问题,应该崩盘怎么老不崩,现在承认了中国经济有那么多问题,但是有韧性,说明不会崩盘,这是过去五年前我们在国际会议上跟那些语言家争论的问题,说房地产市场要崩盘,房地产市场崩盘中国金融要崩盘。

  为什么有这种说法呢?为什么我们跟他争论呢?说明这些人不知道三个事情:一是中国经济有周期、有波动,什么叫经济周期,什么叫波动呢?就是只要有了经济过热,我们说股市,不说其他市场,只要有高峰就会有低谷,有了经济过热就会产生债务问题,后面就会有调整,也许是危机式的调整,经济衰退,也许是后面要讲得软着陆的调整,但是总的来讲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些人不知道中国经济也是有波动的,看到中国下滑了就说中国经济要崩盘了,我一会儿再给大家看那个图,看中国经济是怎么周期、怎么波动的情况。

  二是这些人不太了解的情况是中国也是有宏观经济政策的,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还是很起作用的,经济过热的时候努力压,使得泡沫不是太大,有时候出手一些别人用不着的,别人不能用的政策,包括行政手段我们把泡沫及时捂住,比如房地产市场,我们能够出台限买政策,有钱不让买房子的政策一下泡沫捂住,使得这些还没有波及到全国二三四线城市去就停住了,这样全国就没有大泡沫,可能几个大城市泡沫很大,后来也裂的很多,2008年跌了50%,北京、上海、深圳,也没造成全局性大波动。

  三是很多人认识不到经济调整过热之后,不仅仅是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危机衰退,急风暴雨之后硬着陆的办法。还有一种办法叫软着陆,这就是我们中国不止一次软着陆,已经是两次了,我们这一次也是软着陆,软着陆是后面一些问题或者掩盖一些问题不让它一次性全部暴露,逐渐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去解决。这样的一个方法就有一个特点,我们不出现经济大的危机和衰退,很多人不知道中国有经济危机,是不知道中国有衰退,什么叫衰退?衰退就是负增长,美国、欧洲一说危机了,一说调整了,负的2%,负的3%,我们中国现在低了还有六点几,90年代保八没保住,这次是保七没保住还有六点几,没有衰退就认为还有周期,用软着陆的办法就是经济逐步还在增长过程中逐步实现调整,这是一个基本的过程,几个基本的特点。

  无论是什么样的特点最基本问题还都是一样的,前面有了过热后面还得有调整,这一点大家要相信经济学的规律,泡沫总是要破的,破了之后是有很多问题要解决的,我们前面十几年时间里两次经济过热,今天不多回顾这些问题了,就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基本上就是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债务量过大,这些问题都跟当前的过热有关,大幅度投资,经济快速增长,期货投了很多东西到现在发现没有那么多需求,就成了过剩的产能。需要处理这些问题,我们仍然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当中。

  软着陆的好处是不出现衰退,不出现危机,不出现硬着陆,但是坏处就是它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美国应该说三年前经济就基本恢复了,不是要求高增长,正常增加2%几,基本恢复了,用了五六年时间,而我们六年时间还在一个劲下滑,有人就问这个过程究竟有多长?世界上没有可参照的,只能参照自己,就看看我们自己这张图。这张图很简单,两个数字,一个是GDP增长率,蓝色,一个是红线通货膨胀率,上一次经济大过热是90年代初,1995年开始下滑,到1999年五年下滑,2002年还有通货紧缩,2003年非典过后中国经济正常增长,2007年逐步进入一个新的周期,这就是上一次用了八年时间。现在如果说我们承认2016年见底了六年下滑,这次问题比上次严重,问题性质都差不多,那时候产能过剩,这次着重是钢铁煤炭,上次是发电、纺织,我们副总理在南方一个地方拿着锤子砸沙地(音)银行坏账到了50%以上,这次还很少,用了八年时间,保八没保住,七点几,当时人们说话也是一样的,从此不要再想8%增长了,这么多需求已经就没了,过两年进入一个过热。

  因此这次的问题比上次还严重,我们利用这两次过热,2008年调整一轮,没调整完世界金融危机来了,刚才说了世界G20一致同意要调整经济,一方面改革金融体系,2009年2010年又过热一轮,两轮过热问题比上次要严重,也就是说产能过剩,跟大家都有点关系,这都是大宗商品。2008年的时候钢铁过剩,4亿吨需求6亿吨产能,1/3,2011年第二轮过热以后再研究产能过剩,6亿吨需求,12亿吨产能,一半,你想想清理起来的难度,然后我们的债务,我们的僵尸企业这些问题大概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调整,多长我也不知道,但是大概还得至少两三年的时间吧。所以有人问你乐观不乐观,我说乐观不会有什么硬着陆了,但是也不能过度乐观,我们的问题还有很多没有解决,供给侧还在进程当中,还需要一段时间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不是一个V字型,恐怕还要在底部徘徊一段时间,包括金融界,包括实业要有思想准备。

  经过这么一轮调整,我们必须经过这轮调整,经过这轮调整产业过剩企业能够清除,我们的经济才能更好增长,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而且好多事情在这个时候发生,经济重组,优胜劣汰,大家都知道市场经济重要的功能就是优胜劣汰,经济过热的时候你淘汰谁?谁愿意被淘汰,所以这个时候必须优胜劣汰了,经济过热的时候你订单都忙不过来,是想创新,但是都顾不上了,现在你不创新就会死掉,就会淘汰出局,所以你必须想提高效率,想创新的事情。所以不要小看低谷时期的状态,不要想它完全是负面的,它有积极的作用。我前一段还看到个电视短篇上讲到上个世纪初美国一些大的企业家摩根、卡耐基这些人的商业故事,让现代这些商业翘楚们评论,包括 特朗普,他讲得一个观点就是危机好,低谷好,为什么好?我可以买东西了,平常买不起东西,兼并重组正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美国钢铁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1900年前后经过大洗牌大重组,也是产能过剩,当时因为铁路发展导致钢铁发展,几千家钢铁企业发现产能过剩,摩根金融家找到了卡耐基,他们用市场化办法,龙头企业去兼并重组,最后400多家钢铁企业联合成了美国钢铁,有的当然是淘汰了,形成了一种新的产业格局,这都是在危机当中发生的,所以这里面有大量的机遇。

  这是目前整个经济形势,政策什么也不讲了,政策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趋于中性,多讲一句的就是要正确分析周期性因素的作用,一说到经济周期有很多结构性问题,政策性问题,国企问题,金融市场发展等等,大家都知道有很多结构性问题,但是你想想结构性问题过去这些年也都在,那些问题可能更严重,为什么就有高涨有低谷呢?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有周期,因为有过热之后调整。我们也要用这样的观点来分析现在的情况,现在不是说中国经济从此就进入中低增长了,我们希望中国经济不要再过热了,不要再10%以上,世界学界有七八个小组算过中国增长率,没有一个算10%是正常的,超过9%是过热了,一般是7到9%是正常增长,现在大家算我所知道的五六个小组算出来的最低6.5,最高8.1还是8.2,汇丰银行。所以过了这段调整,我们认真进行了调整,还回到正常增长,如果7%左右正常增长是很好时机,当然也是高增长五年、十年中国增长又上一个台阶,刚才方星海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比现在更触手可及的状态,未来五年十年正常的高增长是完全可能的,不要把现在运用到的这些问题完全归结为从此以后就不行了,劳动成本上升了,是有这些因素,但是中国经济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各行各业差距很巨大,差距就是机遇,差距就是潜力,我们还有更大潜力要挖掘,我觉得需要进行长期的分析。

  下一个问题分析中国经济,也是一个长项,也是一个问题,问题是过高储蓄率导致的一些问题,中国储蓄率之高前所未有,世界未有,储蓄率高的另一方面就是消费率低,这张图2012年,现在情况好了点,但是也没好多少,当时中国的消费率,GDP最后分成两块:一个储蓄,一个消费,外汇储备都算在储蓄里面。消费当时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部分就35%,和其他各国的差距,我们比其他各国都低,政府消费就是军费开支、外交、政府,加上15%,一共50%左右,有的时候不到50%。那么GDP这一块是消费很低,另一块就是储蓄很高,储蓄高到什么程度呢?2007年达到高峰,51%点出头的储蓄率,世界罕见,历史罕见,而且这51%是一个高峰,前面40几已经有几年了,后面这些年我们努力调整,扩大消费,我们调整经济结构,政府也少投点资等等,到现在大概还有44%左右的GDP是储蓄起来的。欧美消费那么高,储蓄率那么低,一般都是十几、二十左右,日本曾经高过一段,最高30%几,台湾,韩国都是30%几,从来没有到过40%几,有些小国容易到,像新加坡,大国一般都到不了,我们长期,十几年了,2007年到现在十年了,再往前算一算十几年时间一直在40以上。

  先讲讲为什么储蓄,谁在储蓄?一说中国人储蓄率高一说就是中国居民个人储蓄,不花钱,攒钱买房子,买房也是储蓄,买房子是投资,房子是按投资算的,然后说社保不好,为孩子上学储蓄,为将来养老储蓄等等,中国家庭储蓄也高,确实高,特别是我们老一辈是不花钱的,现在收入高了消费模式仍然是过去那样,为孩子存钱,为孙子买房存钱。但是中国居民的储蓄率历来比较稳定,30%,收入的30%左右,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还有70%人是低收入阶层,低收入阶层储蓄率很低的,中等收入可能存钱比较低一点,低收入阶层90%的钱都花了,孩子上学还没着落,所以低收入阶层收入提高是特别有助于消费的提高,所以居民储蓄相对来讲是稳定的,高收入阶层储蓄高,低收入阶层收入高,特别是民工收入提高导致中国储蓄率基本稳定,谁储蓄呢?首先是企业储蓄这些年大幅增长,企业是什么呢?未分配利润,国企,特别是垄断行业国企挣了很多钱,不分红,分红分给了国资委,国资委仍然投资,不分给国家财政,不说现在仍然不分,很少,只有财政才能进入消费。未分配的利润都是储蓄,银行几百亿现金都是储蓄,现金就得花,就得投资,私企也不分红,私企也储蓄,为了避税也储蓄,政府也储蓄,特别是政府要搞刺激政策,如果要搞投资多一点,政府储蓄怎么算呢?就是你不是花在国防,不是花在社保,是花在经济项目的钱,支出都是政府储蓄,这些也比较高,政府本身没花的钱也多,老说中国GDP需求不足,政府动不动一年存两三万亿现金,各级政府,为什么?花不出去,也存起来,当然花不出去后面有懒政的问题,不作用的问题等等,反正也存了很多钱。

  导致了一个什么现象呢?导致了现象就是中国人钱多,中国人的人均收入一个奇特现象只有8000美元,在世界上算是比较低的,中等收入算是中等偏上了,但仍然是偏上,欧洲一般4万多,瑞士8万,挪威10万,我们只有8000,但是我们人均财富量很大,因为多年的积累,十几年百分之四五十的储蓄率就导致了我们中国人均钱多,到国际上买买,企业到世界上买买,其实中国人每年收入流量没那么多,但是积累财富量很大,储蓄资金量很大。储蓄资金量大就有一个问题了,一般存钱搁在银行总得投点什么,金融机构属于中介,有些人需要钱来投资,把别人的储蓄投资,投资有回报,就有了一个如何投资的问题,如何花这笔钱的问题,这笔财富用到什么地方去,这就是中国人老在说的问题,投资机会太少,投资机会没有那么多对象,房子不让炒了,股市又不好。投资机会太少的问题,这就是我们金融市场发展的瓶颈问题。

  这只是问题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大家说投资机会少,你说你做理财,理财是一个中介,银行把理财的钱投到其他的基金或者项目,银行现在也有信托等,可以用到项目上去。大家觉得那不是投资机会,4%、5%的利率回报不是投资机会,欧洲人要给他4%、5%的投资汇报他已经认为很好了,我们认为不是投资机会,都在和自己记忆当中过去的辉煌时代相比。什么辉煌?经济过热时10%、20%的回报,那才叫投资机会,现在百分之四五不叫投资机会,然后就盯着房地产,更多看股票,股市因为去年折腾了一通,有些就撤走了,因此现在确实面临着如何发展中国金融市场的问题。我个人的观点大家可能也都知道,我是一直鼓吹金融市场的稳定机制,其中一个重要的稳定机制是机构投资者,少一点个人投资者、个人的小股民,多一些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总得拿点手续费,个人投资者可能少一点但是相对稳定一点,欧洲人基本个人不炒股的,一次一次股灾再也不敢进去了,机构为什么稳定呢?除了它有研究能力以外,重要原因是因为量大,资金量大就可以分散风险,可以搞风险组合,你个人那点钱大家往往不太重视,我个人从不炒股,我说我没那个专业知识,我不知道企业究竟干什么的,有的人有功夫跑到上市公司企业门口数车去,车多一定利润好,买股票,这都是需要功夫的,都是需要研究的,当然这是最原始的办法,都可以做很多报表的分析,你得做分析,你得有知识,你得有专业。但是另一个大家不太注意的是因为资金量大可以做组合,风险分散就是组合的作用,能买蓝筹股就稳定,茅台500块钱,你能买几张?所以我说我们要发展,大家很多谈监管我都同意,但是我觉得中国应该大量发展机构投资者,包括现在我们的社保,社保都是大储蓄,怎么把储蓄资金能够用更稳定、更稳健的方式投入资本市场,使我们这么多储蓄能够有更多的出处,更多的研究对象。

  这个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高储蓄率除了对国内资本市场有内部效应以外还有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什么呢?当年储蓄率高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外汇储备的性质是什么?外汇储备性质是国民的净储蓄,因为你在国内储蓄了又投资了剩下一块叫净储蓄,剩下一块没搁在国内就是搁在国外了,搁在国外什么上了?美国的国债债权上了,当然不只美国,其他国家也有一些,当时到了4万亿净储蓄。??顺差也更高,到了GDP11%,大家都说中国意味着贸易顺差太大,当时跟美国贸易摩擦也很多,美国要命名中国为货币操纵国。客观上确实这些钱国内储蓄了,又没有投资对象确实要有出处,国内消费低,你老在那儿投资不就成了产能过剩了吗?因此国内要用这时候怎么用呢?我们要用这么高的储蓄确实在国内要用要增大基础设施投资,抓住这个机遇,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建点东西,我们存了那么多钱建成基础设施,为未来打下更好基础,中国确实也做了,但是即使做了这么多钱还是花不掉,你也不能把基础设施投资搞得太高,占50%就很容易产生某些行业的产能过剩,所以你把这些多储蓄都投在国内,不投在企业产能上,都建城市基础设施也花不了这么多钱。你花的钱跟经济结构扭曲太厉害了。然后我们正好又赶上一个低谷,2008年以后特别2010年以后经济又进行调整,产能过剩比较多,政府投资也需要适当控制,特别是地方投资,那么就有一个问题了,投资往哪儿去?于是就有了我们这几年对外投资的迅猛增长,民间私人投资大幅投资,到外面找投资机会,买一些过去买不起的东西,买一些过去想买没买的东西,除了房产以外,矿产资源以外企业出去兼并收购,科研能力、研发中心、品牌渠道、和我们的制造业的能力相结合,使我们的产业能够更上一层楼,这是一个方面,企业做得很多了,兼并收购,世界上都知道中国企业有钱,一听说中国企业要收购了股价马上涨。

  政府也投资,这就是“一带一路”经济学论证,“一带一路”有很多其他论证,其他理由,国际政治、外交、地区政治等等,有很多解释,但经济学的重要解释就是我们的持续得花出去,我们过去储蓄花出去官方储备,过去都是买美国债券,恐怕很诟病的一件事情,帮助美国打伊拉克去,那就不如投点真才实料,我们趁着这个机会一方面改善我们的基础设施,同时利用这个机会,利用我们有钱的时机帮助周边国家,他们得以发展之后可以使我们有更大的市场,不仅仅是我们的同伴,未来的战略伙伴,同时他们的市场可以更大,并不是现在我们要输出过剩产能,使未来的市场能够更大,这就是官方走出去,官方的资本输出。

  所以这几年,一方面民间资本走出去,另一方面国家采取了“一带一路”,所以我们2014年第一次对外直接投资叫AODI大于了FDI,就是按照流量算当年成为净输出国,资本输出国,这就是我们的高储蓄带来了对外部经济的关系,这个趋势大概还会继续下去,我们这两年初钞就更多了,尽管在存量上,总的政策还是进一步吸引外资,因为外资不仅仅是钱,外资的进入很大程度带来了知识、管理、技术等等,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进一步开放,进一步引进外资的道理,我们仍然是世界国家需要世界支持,另外我们的资本确实开始走出去。所以在这讲我们这么高储蓄率是要调整的,储蓄率现在也在逐步下降,包括社保改革,社保体制发展,农村社保发展,各种消费金融的增加,各种消费设施的改进等等都有利于降低储蓄率,但是在这么高储蓄率要看到对金融体系走出去战略方面提供的条件。对于我们任何一个金融市场,这既是机遇也是调整,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是做金融的,都比较了解这个。

  最后一个问题讲讲世界经济与汇率调整。

  汇率跟我们期货市场很有关系了, 汇率是一个重大的风险、波动,首先讲讲国际经济,首先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欧美经济温和复苏,欧洲今年复苏情况也是不错的,美国继续在复苏,今年确实还进一步加息,如果指标进一步向好美国还会继续加息,重要的因素就是 特朗普效应,原来是大规模经济政策要给企业降税,要促进美国经济繁荣,要使制造业回归,特别是扩大基础建设和减税这两项会对美国近期经济有巨大的刺激作用,这是很显而易见的事情。

  现在最大的不确定,最近 特朗普开始说该减税了,减税的措施要出台了,我们可以看,但是确实现在面临着不确定性,就是能做到多少,能做到什么程度,比如说减税取决于医疗体制改革能不能去掉奥巴马,支出不减,税收光减,财政不平衡问题也会加剧。因此现在面临一个矛盾 特朗普正面效应都已经被市场炒了好几遍,现在突然发现这个效应可能不出现或者出现不了那么大,包括奥巴马执政等东西,所以现在又加了一层不确定性,有人甚至还说了不确定性的不确定性,现在又加了一层不确定性,这确实需要我们认真来观察。

  但是我觉得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就是全球化不会因个别国家的一些做法而真正出现什么倒退,会有更多的不利于全球化的措施,整体而言全球化仍会继续,这里我就想咱们大家想一想全球化是由谁推动的,最早是由发达国家推动的,发达国家是由发达国家企业、跨国公司推动的,是由资本家推动的,是资本家利用全球最大化途径,于是推动全球化,发达国家政府代表了政府,全球化利用推动全球化,WTO这些,发达国家内部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发现全球化可能只对企业有好处,对工人就业可能有一些负面效应,但这时候新的推动全球化力量开始形成,首先就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全球化对发展带来的好处,包括中国的例子,这个我今天不多讲了,重要的原因还不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资本能够到落后国家去,更重要的是因为技术和知识的扩散,使得落后国家的后发优势得以发挥,这块我多说一句,比较优势只是最初的时候起飞阶段起点作用,到了后面就不起作用了,特别对于大国什么都得做,没有什么挑肥拣瘦的事情,14亿人要就业什么都得做,而你什么都得做做得好做不好取决于你知识的增长,你技术的进步,而这个时候开放特别重要,学习特别重要,你没有知识基础别人知识外溢到这儿,这是你发展的机遇,因此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看到了好处,所以发展中国家要求全球化。所以现在是发展中国家在当全球化旗手。

  然后又多了一个因素,既不是发达国家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是中国,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我们成了资本输出国,高储蓄的发展中国家,当然了这次金砖国家会议,墨西哥算比我们落后吗?它都是OECD国家,更多的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共同讨论未来发展,推动全球化的进程。但是我们中国就多了一项,我们中国现在要进一步全球化是不能不仅要引进外资还要走出去,我们还要走到世界上去,过程只有发达国家企业走到世界上去,我们现在要走到世界上去,推动全球化发展。为什么中国成为全球化旗手是有道理的。这三股力量,跨国公司仍然在跨国,仍然到全世界去配置资源;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推动,这些力量足以大于有些发达国家国内的一些反全球化的力量,这不多说了,但是我觉得是很重要的对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判断,包括我们的大宗商品市场判断,都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有了,也不是刚有了汇率问题,汇率问题对中国人讲这些年就比较突出,大家怎么认识汇率问题,如何认识最近的汇率市场波动。去年大家都还在换美元,最近美元又跌了,这就是我们如何认识汇率变动的原因问题。过去一段时间确实我们的外汇汇率的下跌是因为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国的外汇汇率长期被高估,过度升值,到了一定地方相当于泡沫出现了,前一段下跌就是贬值的过程,确实有这个因素,就是中国我们自己的汇率。因为我们过去超调,我们过去升值,就是后面要调整,要贬值,但是汇率变动不仅仅是我们自己一方的因素,我们自己的因素可以有很多了,增长速度,我们经济结构、金融风险等都影响汇率变动,大家对一个国家信心都转变成对货币的信息。

  因此影响汇率变动第一个因素确实是因为本国因素,确实因为本国经济有一些变动会导致汇率的变化,但是汇率一边是人民币或者美元,或者其他货币,这时候第二个大因素就是美元的变动可能导致你的变动,是导致美元币值变化的因素对你产生的影响。那就是美元升值你就贬值,美元贬值你就升值,所以问的一个基本问题,上次人民币贬值第一个因素,特别是2015年8月主要是中国自己因素导致调整,2016年初期的时候人民币继续贬值的时候,你现在要问的问题不是人民币是否在贬值,而是美元是否在升值,美元什么时候升值到头要调整,主要因为美元在升值,美国是基础货币非常重要,现在大家一说到人民币升值变化都还说的是美元。但实际上我们又不是盯住美元的货币了,我们现在是盯住一篮子,这一篮子跟主要贸易国家都是在篮子里,我们不仅仅是盯着美元了,这个时候其他货币变动也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因此过去有的时候人民币贬值是因为英国脱欧英镑贬值,英镑对美元贬值拉着我们要贬,或者日元贬都会拉着我们对美元也贬一贬,不贬贸易就会出现不平衡的问题。所以我们就会受其他货币影响,因此三大因素,我们时时刻刻都要问一问现在汇率变动是因为哪些因素,是因为我们中国经济不好 了吗?还是因为美国那边预期发生变化了,还是因为欧洲债务结构等等这些问题。所以最近人民币的升值有一点国内因素,就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稳定下来了,大家可能对中国信心更好了,不再说要崩盘了,要硬着陆了。

  但是十分重要一个因素是因为现在美元在贬值,这时候你要问的是美元会贬到什么程度?你不要问人民币会升到什么程度?美国的不确定性什么时候能够更加确定起来。

  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我说我们对汇率要一个更清醒的认识和更充分的准备,对汇率的变动有更充分的准备,人民币现在已经是世界主要货币,硬通货的一部分了,我们加入了SDR的篮子,权重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我们本身是世界货币了,同时我们也不再盯住美元了,中国货币当局,中国政府不会再回到盯住美元甚至固定汇率制度了,这点大家不要再抱幻想了。我们就不要再想着一个固定汇率制度,我们做各种交易不要再用一种固定汇率思维思考了,我们要把汇率变动纳入我们的交易当中,我们要想着怎么对冲汇率的风险。国际上银行、金融机构都给企业提供一些产品,能够对冲汇率的风险,我们怎么去做这件事情,全世界企业面对的都是变来变去的汇率,我们要学会在变动的汇率市场上生活,在变动的汇率风险当中去发展我们的企业,发展我们的产业。这也是我们金融市场面临的一些新的风险和挑战,对企业和个人也都是新的风险和挑战,反过来就是金融机构的机遇,能不能设计出一些产品使大家能够对冲汇率风险,使得更多资金能够进入汇率的市场,那也是金融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未来人民币更加国际化,中国资本市场一定更加开放,经过这一轮我们金融稳定下来,外汇流出基本稳定,外汇储备从4万亿减到3万亿,有人当成坏事天天报道,又少了点,多好的事,中国有1万亿外汇储备就够了,大家天天并购,效率多么低,回报多么低,官方外汇储备只能投在国债上,而国债固定收益而且风险最小,流动性最好,但一定是收益最低的品种,就应该让外汇储备减少,更多外汇由民间持有,就可以投资一些回报更高风险也更高的产品,那我们资源配置就会更有效率,收益就会更高。

  所以我是希望我们的媒体,特别是金融媒体把外汇储备减少当好事来报道,而不是当做利空来报道,中国经济才能更加健康,我们的结构才能更加合理。我就讲这些,仅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