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皮书数据库作者:发布时间:2025-07-29
金砖国家因其经济规模和政治影响力,不仅为成员国提供了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基础平台,也是全球南方深度合作的天然引领者。金砖国家力求通过改革而不是取代现有秩序来实现合作目标,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经济和外交联盟的可行方案。扩员不仅对金砖国家来说是一个巩固其全球治理重要平台地位的机遇,也面临削弱其一致性和协调性的挑战。在百年变局下,金砖国家应从以下五方面入手加强全球南方的深度整合,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一是以多种方式强化金砖内部融合,推进新成员国加入已有合作框架与倡议。可先期加强务虚会晤交流,充分了解新老成员国对于扩员后金砖国家合作的需求与期待,推动各国特别是新成员国提供金砖国家合作或相关问题立场文件,充分挖掘金砖国家合作空间。同时,成员国应利用已有合作渠道与场合,如利用金砖智库网络的会议交流、项目研究等,尽早识别各国参与金砖合作下的利益融合点与边界点。
经过多年的积累,扩员前的金砖国家陆续达成多项合作倡议,例如《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2025》《金砖国家能源合作路线图》《金砖国家粮食安全合作战略》《金砖国家数字经济伙伴关系框架》《金砖国家贸易投资与可持续发展倡议》《金砖国家加强供应链合作倡议》等。创始成员国应在已有倡议的基础上综合考量,通过与新成员国的谈判,逐步推进新成员国加入以上合作框架与倡议,或是对既有合作框架或倡议进行新的谈判与升级。
二是探索更广泛的外部合作机制,有效应对西方对金砖扩员的质疑甚至抹黑。金砖五国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多样性,扩员后金砖国家的复杂性将进一步上升。为保持金砖合作的有效性,成员国应推动制定金砖合作章程与扩员进程协调同步。同时,金砖扩员应反映出“多极秩序的出现”,而不是“两极秩序的出现”。针对多国表示加入金砖国家的兴趣,可采用新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金砖之友”等多种形式的扩员方式。此外,由于包括津巴布韦、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苏丹和突尼斯在内的非洲国家积极申请成为新成员,金砖国家可倡导优先增加非洲地区的成员或伙伴,借此大幅扩展金砖国家或“金砖之友”机制在非洲的影响力。
扩员使金砖国家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政治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但也因此加剧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焦虑不安”,不断炮制金砖国家“对抗西方论”。鉴于此,金砖国家在逐步深入推进全球南方深度整合的进程中,应注重强调新型合作机制为西方主导的传统国际机制的补充、完善,降低西方国家塑造“威胁论”的可信性。此外,还可支持中等强国合作体以及其他全球南方机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分散西方国家对金砖国家的关注度和针对性。
三是完善新开发银行等机制的成员资格标准,保障金砖务实合作的正常运转。伴随新成员国的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如新开发银行、应急储备安排、金砖财金智库网络等也面临成员扩大问题。目前,金砖财金智库网络可以马上从五国扩展至十国;而新开发银行则需要进一步明确针对金砖国家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资格条件,设计和完善机制的规则标准;适时进行《关于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的条约》的修订谈判,对应急储备安排的成员资格及使用做出新的界定。考虑到部分金砖成员国的迫切需要,应尽快明确应急储备安排的贷款使用标准。建议以综合测算的IMF类似贷款利率水平为参照,不高于此标准确定应急储备安排的贷款要求。
在新开发银行的机制设计上,首先可参考《清迈倡议》建立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以有限公司的形式建立金砖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也可直接建立金砖应急储备安排秘书处,全面提升金砖国家财金合作的水平和体量。其次,新开发银行参照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做法,将资金分为待缴资本和实缴资本。扩员后,金砖国家可继续沿用这一模式。但鉴于金砖国家峰会和新开发银行增加了使用本币的条款,因此实缴资本可包括本币在内。具体来说,实缴资本可定为10%,其中8%为美元,2%为本币。此外90%为待缴资本,以美元计价。最后,受乌克兰危机影响,新开发银行在俄项目受到很大阻碍,并对银行评级造成一定拖累。对此,新开发银行应建立完善的贷款发放标准和项目监控机制,确保风险可控和资本安全。
四是拓展全球南方在多边机制的合作渠道,加快不同层次金砖务实合作机制建设。尽管大国竞争趋势不断加强,但现有国际机制大多仍由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导。金砖国家可与西方主导的国际机制加强合作,此举有利于扩大融资来源、促进项目对接、实现技术互补。考虑到全球南方合作具有长期性、普惠性等特征,金砖国家应以风险可控、适度利润为业务经营的基本原则,并借鉴现有国际机制多年运营的丰富经验和国际社会认可的运营标准体系,做到有序运行和审慎投资,努力实现全球南方发展目标和金砖国家财务可持续的平衡。
在金砖国家财金对话方面,其一是构建新时期金砖财金合作框架。金砖国家财金部门高层可围绕“构建紧密持久的财金合作框架”这一主题,定期和不定期举行战略性、长期性和全局性的政策对话,积极倡导开放和包容的财金政策,鼓励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为财金务实合作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其二是可成立专业技术工作组。聚焦银行间市场合作、跨境支付合作、金融科技合作等特定财金领域,通过定期研讨会议、交流访问和专家培训,深化各自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金砖财金合作的新框架。其三是加强金砖财金务实合作。金砖国家可重点推进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等大项目合作;拓展农业、科技、金融等基础领域合作;就可持续发展、数字转型和气候变化等前沿议题加强沟通交流;着力为企业营造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深化贸易投资合作。
五是以全球金融治理强化成员国凝聚力,推动金砖国家共识的外溢和推广。一般来说,金砖合作议题分为金砖层面讨论议题(内部推动议题)和金砖层面以外讨论议题(外部推动议题)。伴随成员国的增多,预计金砖国家内部务实合作的协调难度将会有所上升。与此同时,扩员使金砖国家整体实力大幅增强,其对全球经济事务的影响力将更大。相对而言,金砖国家在加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全球经济问题应对、国际金融治理改革等问题上的立场则较为一致,更容易对外形成统一的“金砖声音”。对此,建议扩员后的金砖国家财金合作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优先以对外财金合作为主,即代表全球南方国家进行全球经济与金融事务协调。加强金砖国家对外财金合作,尽早产生金砖国家扩员的早期收获,有利于巩固金砖国家财金合作的信心。
一方面,可加强金砖国家在多边金融机制中的政策协调。金砖成员应支持IMF按时完成第16次份额总检查,以确保IMF份额反映成员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地位;共同推动G20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国际金融架构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加强团结合作,继续提高债务透明度,并就宏观经济预测和债务可持续性评估等加强信息共享,支持推动落实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另一方面,金砖成员的不断增多使得金砖国家的全球南方色彩日益凸显,对于一些在国际社会形成广泛共识或潜在广泛共识的议题,金砖国家可以适时推动该议题从金砖国家层面扩大至全球层面。可抓住近几年金砖国家担任G20轮值主席国的机会,进一步加大金砖国家在G20以及其他国际平台上的协调力度,使金砖议题和G20议程有机结合起来,推动部分议题如基础设施、发展融资等从“金砖共识”上升到“G20共识”,壮大金砖国家声音,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全文参见《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2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5年1月出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您当前的IP是:222.128.151.74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