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作者
  • 摘要
  • 关键词
  • 中图分类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作者
  • 摘要
  • 关键词
  • 中图分类

智库观点

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路径

来源:“规划中国”微信公众号 作者:沈磊 发布时间:2021-10-19

  2021年5月18日,第十七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在成都隆重召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总工程师、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嘉兴市城市总规划师沈磊教授受邀在开幕式做了题为《中国生态城市规划方法探索》的主旨报告。

  沈磊教授作为总规划师主持小城市、中等城市、副省级城市和直辖市规划实践工作三十载,成功塑造了诸多城市的经典片区和特色风貌,保障了重大项目高质量实施。面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3060低碳发展对中国城市未来规划和建设的新要求,如何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落实生态文明理念、构建生态城市,结合三十年持续不断的思考以及总规划师实践,沈磊教授围绕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背景与历程、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法体系、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展望三个方面和数千位与会专家和代表进行了分享。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背景与历程

  首先,结合国内外的生态城市发展历程和背景,沈磊教授给出了四个定位性的判断。

  判断一:“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发展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该担当的国际义务,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讲话提到,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欧美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有50-70年过渡期,中国只有30年。2030年后,中国年碳减排率达8-10%,远超发达国家减排速度和力度。习总书记的讲话是中国向低碳转型发展的行动宣言,中国发展必须要转型,这既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内在的需求,也是应该担当的国际义务。

  中国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只是简单的物质享受的提升,更应该包括美好生活精神层面的提升,需要优美的生活环境、优质的生活条件等等。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必须要得到满足,城市建设必须要寻找出路和解决方法。减碳控排与生态文明建设已刻不容缓,要在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的同时完成减碳控排目标。所以,“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应对多重矛盾和发展诉求,“十四五”的重要目标要寻找出路和解决方法。

  判断二: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路径。城市是国家碳排放主要的贡献者,城市占中国碳排放的70%以上,承载着中国60%的常住人口。其中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和农业是中国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从碳排放的最终用户看,80%左右集中在城市。中国城市发展的约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减碳成为硬约束。未来二十年,还有2-3亿人会进入城市,城市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战场。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路径。

  判断三:以低碳为目标已成为生态城市建设共识。时至今日,碳约束已经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和考核指标,生态城市为减碳降排提供了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城市中对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用地布局、交通出行的优化调整都将成为以减碳为目标的生态城市解决策略。

  判断四:中国是最具有生态城市建设优势的国家。中共“十六大”、“十八大”、“十九大”分别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出了方向,中央政府各部委采用“试点”模式推动生态城市实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改委、环保部、交通部、科技部分别推动了具有生态城市特征的试点和实践。在国体、政体、规体的统一贯彻下,中国为系统实现生态城市目标提供整体性解决思路和方法手段。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法体系

  沈磊教授从四个方面梳理了中国生态城市领域开展的积极探索。

  第一方面,开展生态城区示范建设。中国生态城市建设探索从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开始起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低碳生态城镇试点工作和绿色生态城区示范整合,统称为“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且在2012年至2014年批准设立3批次19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如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均为新区新建项目。截至2017年,形成综合性生态城区近140多个,并在近年不断丰富绿色低碳城市示范类型和涵义、广泛开展绿色生态城市-城区-社区建设。

  第二方面,开展国际交流引进低碳生态技术。在推动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住房城乡建设部从国家部委层面与新加坡、美国、欧洲等国家建立联系,高起点、高标准,通过城市试点示范、合作研究、培训考察、交流研讨等方式,积极引进、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快速发展和技术积累。“十四五”期间计划重点研发一批可落地的低碳技术,形成生态城市的技术集成积累。经历生态示范城区的国际合作、技术引进,基于本土生态城市技术研发,已具有充分的技术积累,为国家、区域层面生态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第三方面,战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重大战略层面,侧重点已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向“生态绿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转型。例如,长江经济带战略关注黄金水道的生态协调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关注生态保护与文化弘扬,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关注深化改革,引领区域、流域高质量发展。

  第四个方面,生态城市建设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目标。国土空间规划的根本是要解决“推动生态文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要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为价值取向,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以底线思维为根本,是优化生态空间格局的基本要求。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是时代赋予国土空间规划新要求。

  基于以上背景分析,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沈磊教授系统性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方法体系:以“新时代征程、新发展理念、新战略格局”三大目标,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海的新生命系统观、人类与自然和谐的新自然生态观、发展与保护平衡的新经济发展观、环境与民生共美的新民生福祉观、城市与乡村融合的新繁荣社会观、传统与创新交融的新文化传承观六大观念,形成了自然生态本底识别、人居历史脉络梳理、城乡组团紧凑集聚、绿色交通系统架构、基础设施绿色转型、公共服务中心网联、低碳产城系统构建、绿色未来社区营造、智慧管控体系运维、规划治理机制创新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十大方法。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方法体系

  方法一,自然生态本地识别。首先,开展基于双评价的生境识别,生态修复初步控制环境风险,基于空间规划开展的双评价,系统性梳理自然生态本底。将自然环境风险管理和生态功能保护通过生态修复的技术落实到空间要素中。通过技术创新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系统提升人与自然平衡关系。其次,开展跨学科新技术创新,研究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态系统演化,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认识地表万物关系并调整空间要素,推动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平衡,实现系统性提升。

  方法二,人居历史脉络梳理。首先,通过研究开展史境认识,研判人居环境历史演进脉络。通过历史断代、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文基因分层研究等,进行“人、城、自然”关系演进的脉络性梳理,研判城市与生态本底共融共生的关联关系。其次,强调空间规划智慧传承,落实因地制宜生态营城理念。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与实施的历史传承体系,发掘文脉,尊重历史,将古人生态营城智慧与现代规划技术相结合,实现城市发展的蓝图与人居历史生态观的高度融合。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生态城市规划,使城市具备持续减碳的自进化能力。

  方法三,城乡组团紧凑集聚。首先,保护重要自然生态资源,实现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格局的保护,锚固重要生态空间,稳固生态系统碳汇本底,将城市轻轻地“安放”在生态本底中,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干扰。其次,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空间格局,生产生活集约高效减碳排。建设紧凑的高质量人类聚居区,遏制城市蔓延,城市形态向“多中心”转变,构筑中心城市、重要城市、重要节点相互联系的全域空间网络结构,构建多中心的城市发新展格局,促进城乡融合、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提高城乡生产、生活碳效率,降低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

  方法四,绿色交通系统构架。一方面,优化多式交通网络,创新交通运输模式。优化涵盖铁、公、水、航的交通网络布局,形成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为主体的大容量快速客运系统,发挥铁路在大宗物资中远距离运输中的骨干作用;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江海直达、滚装运输、甩挂运输、驼背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模式。另一方面,公交先导、慢行支撑,全面提倡绿色出行。构架以“轨道及BRT大运量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及有轨电车为主体,自行车、电动汽车为补充”的分类分级绿色交通网络,加强市、县、镇、村多级行政单元的的绿色出行组织,鼓励多种交通方式无缝接驳,以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有效的交通管制措施,大幅降低私家车出行率。

  方法五,基础设施绿色转型。加大能源技术创新,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广太阳能、核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能源转型升级,同时建设能源互联网,提高能源效率。循环再生方面,节水优先、分质供水、优水优用,鼓励再生水利用;提高生活固废、建筑固废、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率,构建无废城市。采用被动设计,通过生态化海绵设施的合理设计,实现主动干预到被动调节的转换,减低基础设施投入及能耗。合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增强城市防灾及自愈能力,尊重保护自然本底,提高城市生态系统恢复能力和基础设施的韧性安全;将传统基础设施的集中式、机械式处理转变为分散式、有机化处理,将“从上而下”的规划转变为“上下结合”,重新构建城市“微循环”体系,创立适应城市每个细胞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由此形成绿色生态城市整体。

  方法六,公共服务中心网联。一方面,采用TOD发展网联主、次公共服中心体系,减少交通碳排放与拥堵。在服务中心紧凑布置各类功能增强片区复合性功能。另一方面,构建体系完善的公共服务中心,减少不必要通勤交通碳排放,构建不同服务半径的服务中心体系,形成街道、社区不同层级的五分钟、十分钟生活圈,形成网络化、集聚化、中心化、均衡化的公服中心体系。

  方法七,低碳产城系统构建。首先是产业绿色体系构建,在产业体系建设上促进增长动力低碳,科学决策促进产业定位生态化,生产技术提升,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以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进行产业效益评价。其次,低碳产城系统发展,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为导向,推动产业结构低碳化,实现产城融合、商住平衡和功能复合,构架低碳产城体系。

  方法八,绿色未来社区营造。首先是和睦共治,构建“名师名院”零距离服务,搭建社区“双创”空间,激发共享经济潜能;其次是绿色集约,构建多能协同低碳能源系统、分类分级资源循环利用系统;第三是智慧共享,建立便民惠民的社区商业服务圈及无盲区安全防护网,搭建数字化、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的CIM平台。

  方法九,智慧管控体系运维。建设碳排放动态数据库是“碳中和”城市建设的关键步骤。遵循“多源数据—精准核算—用地单元“的思路,构建碳排放动态数据库,有效监测实时碳排放与碳汇情况,全面优化绿色基础设施布局与区域多功能混合开发。智慧管控运维“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营”,形成地上地下一个库、数据展现一张图、一个物联数据中台、一套服务平台、一套管理平台、支撑应用系统,完善应用业务、实时更新实时展现的整体系统结构,服务于城市规划、运用、监管等多个业务领域。

  方法十,规划治理机制创新。“城市总规划师”模式是贯穿前期定位、设计组织、规划实施、运作维护的全系统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模式。在嘉兴建党百年之际创新规划治理机制,示范城市总规划师模式,探索落实规划治理现代化与空间规划落地的新方法,打造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1+1”的现代规划治理模式。

  基于这十条方法论,在建党百年历史节点构建新时期生态文明城市顶层框架。建立全域总体城市设计与国土空间规划的“1+1”体系,形成高质量规划建设管控方法与抓手,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的高质量总体管控体系。新时期的中心城区城市设计既是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空间治理、品质与特色塑造等领域提供支撑,更是为未来城市设计以及城市设计工作搭建新的“顶层设计”。

  资源统筹上,中心城区城市设计与国土空间规划1+1,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海城乡”有机生命共同体的全要素城市设计,塑造高品质有特色的空间。空间治理上,高品质空间有效管控和传导,对后续分区层面城市设计和重点板块编制起到直接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九水连心、秀水泱泱;文风雅韵、国泰民安”的美好生活愿景。在系统提炼“九水连心”城市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建党百年嘉兴呈现的九大板块,含100余项重点工程,成果获多位院士大家的高度肯定。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展望

  对于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未来发展,沈磊教授提出三个展望。

  第一,生态城市将充分汲取农耕文明精粹、协调人与自然的新型生态低碳发展理念,成为人类文明的又一次提升和飞跃。

  第二,生态城市将不再是各地城乡规划的可选项,而将成为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大国担当,建设性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沈磊教授用战略性的眼光,在长期生态城市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法体系,为中国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碳达峰碳中和路径构建提供了系统性理论方法和实践指导。

  沈磊,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总工程师、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嘉兴市城市总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