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 | 注册
登录 | 注册

产业要闻

多彩贵州 度假康养胜地|“旅游+” 实现多产业共融共赢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曹雯 发布时间:2021-06-17

  山门别样开,游人纷至来。对于今天的贵州来说,“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形象光芒绽放,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打造初见成效。如何不断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在贵州的绿水青山中进一步做大金山银山的价值?成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求。

  6月7日,全省旅游产业化推进大会在贵阳召开。会议旨在推进旅游产业化,通过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行动、业态升级行动、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盘活闲置低效项目攻坚行动,奋力推动旅游大提质,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

  旅游产业化不是孤立的产业化,而是“四化”并举、融合驱动、协同发展的产业化,是贵州产业化发展的特色道路。那么,旅游产业化如何做好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这势必需要从资源认知的源头上做起。

  随着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化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在加快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部署中,为全省9个市州厘清了各自文化旅游的特点。

  贵阳和安顺“山地旅游+集散地+避暑度假”、遵义“长征文化+研学培训+茶酒文化”、六盘水“避暑康养+冰雪运动”、毕节“山地旅游+康养度假”、铜仁“山地旅游+温泉康养”、黔东南“山地旅游+民族文化”、黔南“山地旅游+天文科普”、黔西南“户外运动+康养度假”,这些特点也是各地比较优势所在,更是培育项目的战略依据和资源条件。

  贵州因山而名、因山而特,多梯度山地资源和山景、山水融合的优势,具备发展山地旅游、体育旅游的天然优势,是国家批复创建的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目前山地旅游已占全球旅游总量的20%,并呈逐年增加态势。放眼国内,约有1.3亿户外运动爱好者,为户外运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以更丰富的旅游产品体验贵州的山地之美。5月27日,“遇见更美夜”暨夜游黄果树试灯仪式的举行,开启了国内首个以5A级自然峡谷景区为载体打造的沉浸式光影夜游项目。

  “作为贵州旅游的大IP,黄果树是国内外游客来到贵州的首站之选。我们希望通过黄果树来引流,让游客在安顺吃饭、住宿、看演出等,通过农旅融合、工旅融合、体旅融合、研学旅游等形态,不断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并且创造出新的旅游增长点。”安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汪文学说。

  从2020年国庆长假至今接客量达36万人次的平塘特大桥,因其桥塔世界第一而被誉为“天空之桥”。由于一年300余天被大雾笼罩,让穿行“天空之桥”的人们仿若瑶池仙境。平塘县利用这一优势,引资打造交通强国“桥旅融合”示范点,建设贵州首个桥旅融合观光园。

  事实上,在贵州路桥密织的青山绿水间,早已绘制出一幅幅生动的车窗风景线,无中生有形成了高价值旅游资源。在贵州省旅游协会会长傅迎春眼里,“十四五”的贵州旅游应把这一优势放大,用服务区经济和产业化思维,把新概念服务区、壮美大桥、旅居营地等进行规划布局,打造出面向新消费市场的山地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实现旅游产业化与交通产业化的共融共赢。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贵州有3条旅游线路入选。

  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之一,贵州自2019年起便按照中央的统筹安排部署,将其作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民生工程、党建工程,全力有序推进建设。通过打造“重走长征路”红色研培体系,推进实施“重走长征路”研培体验工程;通过对长征历史步道和沿线“红军村”保护修缮、串联整合、增添服务设施,形成“重走长征路”精品线路;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带,发展深度体验游和红色研学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