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发布

《中国医院评价报告(2018)》发布会暨中国医院评价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艾力彼观察  作者:艾力彼观察   发布时间:2018-12-14

11

  2018年12月12日,由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艾力彼”)主办的“国际标准 本土实践”——《中国医院评价报告(2018)》蓝皮书发布会暨中国医院评价研讨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创始会长曹荣桂、广东省卫健委原巡视员廖新波、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医院协会会长黄力、广东省医院管理评价中心主任/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袁向东、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院长夏慧敏、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兴琳,艾力彼星级医院评价部总经理刘先德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医院的150余位嘉宾出席本次会议。

22

发布会环节

  《中国医院评价报告(2018)》编委会主任、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创始会长曹荣桂发表祝贺与致辞。首先,曹荣桂对支持和关注《中国医院评价报告(2018)》蓝皮书的各位专家、媒体朋友表示感谢。曹荣桂强调中国医院的评价体系正迎来新的发展时期,而《中国医院评价报告(2018)》蓝皮书在皮书中对中国医院评价进行了充分的描述、总结和展望,涵盖了国内外、从政府到第三方、从质量管理到信息评价的医院评价与标准化管理领域,是中国医院评价和标准化管理的集大成之作。最后,曹荣桂对《中国医院评价报告》的未来发展表示十分期待,相信该书能够为完善医院评价体系提供新的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33

44

  随后,曹荣桂、廖新波、黄力、夏慧敏、刘中民、庄一强、王兴琳、刘先德为新书揭幕。现场掌声雷鸣。

  《中国医院评价报告(2018)》是关于中国医院评价发展的研究性报告,由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策划,主编为庄一强、刘庭芳;副主编为王兴琳、刘继兰、刘先德。该本蓝皮书主要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定量方法主要是基于数据分析与挖掘的综合评价;定性方法主要是对中国医院第三方评价相关的卫生政策环境、市场前景与竞争态势进行综述,并结合定量研究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全书分为总报告、技术报告、认证篇、标准化管理篇、案例篇共五个部分。

  随着揭幕仪式的完成,《中国医院评价报告(2018)》正式发布。

55

研讨会环节

  新书揭幕仪式之后,与会专家以“第三方医院评价的未来趋势”为主题进行了研讨。研讨会由王兴琳主持,研讨嘉宾分别是廖新波、黄力、袁向东、夏慧敏、刘中民、庄一强。研讨会嘉宾围绕国内外医院评价体系特点、第三方医院评价的发展、医院信息化评价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66

  廖新波就医院第三方评价表达观点。廖新波认为,医院第三方评价非常有价值,很有前景。对于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来说,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才是最重要的目标,而不是单单以级别、规模为评价目的去考核。首先,医院评价有一定的优势,保证医院质量遵循同个标准。目前中国医院管理还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但艾力彼敢于也善于应用JCI等国际医院评价的方法,从医疗服务的产出质量出发对医院进行评价,在国内医院第三方评价领域首开先河,向业界证明了第三方评价的优势。其次,除了医院质量要同质化之外,随着医联体的发展,医联体也应该要有一致性,而这就取决于人的能力建设。医院评价能够让医院从业人员发现存在的问题,使人员在一个高标准的水平进行工作。最后,支付改革也朝着以技术、服务为中心来支付的方向发展。医院第三方评价在提高医院服务水平的基础上能帮助医院在未来的支付改革获得先发优势。

  黄力阐述了《中国医院评价报告(2018)》蓝皮书对行业的意义和价值。黄力认为,中国医院评价还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在第三方评价方面,第三方评价对行业的规范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际社会的趋势与主流,但在中国还刚刚起步。对于《中国医院评价报告(2018)》蓝皮书,黄力认为该本蓝皮书的发布出版让中国医院评价在目前数据评价、同行评价的基础上又进了一大步。

  首先,蓝皮书非常系统,从医院评价的趋势到方法论、从医院管理提升的理论到实战案例,可以说是涵盖范围非常全面;其次,蓝皮书的理念非常先进,秉持医院评价是手段、是过程、是工具的理念,对国际、国内的先进做法进行了阐述,只有国内所有医院都能达到一个相对较好的水平,那才是可以代表国家的水平。最后,蓝皮书虽然只是书籍、报告,但实操性很强,提供了很多方法论和工具论,为实际实操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袁向东重点就第三方评价的内涵进行发言。袁向东认为,目前国内医院围绕着“分级诊疗”“医药改革”“医保改革”“医院管理”“综合监督”这五件事情在开展工作,最终目标就是民众“少生病”“晚生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目前国内人口数量基数大,医疗资源也不足且分布不平衡,这就要求医院要改善原先比较粗犷的医疗流程,吸收先进的医院管理理念和做法,而通过具有国际先进理念的第三方评价正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渠道。

  医院评价不单单是评价本身,而更应该是探究第三方评价的内涵是什么。第三方评价,除了要解决本土化问题之外,最重要的是传递质量、安全的文化与内涵,把理念变成一种文化,把文化变成一种习惯。只有那样,医院才能保证持续改进质量安全。

  夏慧敏主要讲述医院信息化评价的历史与目前国内医院信息化评价体系的不同。夏慧敏指出,目前国内共有4种医院信息化评价体系,各有不同,但核心都是以评促建、提升医院效率。HIMSS 推广得比较早期,让业界了解到信息化对医院质量提升的作用。电子病历分级评价主要借鉴了HIMSS整体的标准,但同时结合也国内的情况进行了改良,主要关注医生、护士的角色,体现了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目前电子病历的8级实际上要求已经高于HIMSS的七级,要求医院信息化能够辅助决策以及医院与医院之间能实现患者信息的互通。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主要对数据指标上有明确的要求,对数据之间的交换、系统之间的交换要求很高。

  艾力彼HIC评价则引入各类信息技术的要求,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医疗、智慧医疗,对未来医院信息化建设有指引的作用。以上4种信息化评价体系虽然维度有所不同,但目标都是促使数据有效、高质量地流动和集合,确保患者安全,确保医生、护士效率提升,为未来疾病支撑提供帮助。

  刘中民认为,以前,医院管理主要靠医院院长,是碎片式的管理,但艾力彼的黄埔内审员培训营就能形成一种纵深的管理效果。在中国医院评价上,等级医院评审、学科评审等很多评价都是政府主导,给院长比较局限的印象,难以知道医院所在水平;JCI 则是对服务过程的评价,对流程优化起了很大的作用;而在序化评价上,中国医科院主要评价医院的科技投入、产出、成果、奖项等,只是对科研影响力的评价;复旦则是同行评议为主。而在上述这两方面,艾力彼则通过医院竞争力排名以数据说话、时间说话为准则构建了更加立体的医院评价体系,星级医院评价也是全面地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庄一强讲述了编撰《中国医院评价报告(2018)》的初衷。庄一强认为,医院评价主要有三类,一是序化评价,主要有医院的综合排名和专科排名。比如美国的US News & World Report排名、中国医院竞争力排名等;二是过关式评价,具体有两类:1) 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评审/认证,如等级医院评审、JCI、KTQ、星级医院评价等,2)医院信息化/智慧医院评价,如HIMSS评级、电子病历评级、互联互通测评、智慧医院HIC评价等;三是标准化管理的评价,如品管圈、ISO、HQ-share等。各类评价各有特点,但也有管中窥豹的局限性。基于这个问题,在跟社科院文献出版社沟通的过程中就希望能够出版一本医院评价全行业的蓝皮书,对整个行业进行俯瞰,能够全面展示中国医院评价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因此通过一年的策划、一年的撰写,今日成功发布了《中国医院评价报告(2018)》。

  研讨会最后,《中国医院评价报告(2018)》蓝皮书编撰团队呼吁更多的学者参与研究中国医院评价,凝聚更多的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中国医院评价稳健发展!发布会和研讨会在跨界交流的思想激荡和智慧分享的喜悦收获中圆满落幕!

微信图片_20181214143137微信图片_2018121414314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