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发布

贵州省多举措打赢脱贫攻坚战
来源:布鲁布客  作者:布鲁布客   发布时间:2019-06-18

  2019年6月18日,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在贵阳发布了《贵州蓝皮书: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9)》。

  2018年贵州省社会发展领域成效显著,尤其以脱贫攻坚取得成就最为显著。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4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3%,14个贫困县完成脱贫摘帽,脱贫攻坚“贵州样本”获得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盛赞。

1

  社会兜底脱贫政策体系、组织领导体系、责任体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构建起资源整合、力量统筹、相互衔接、系统推进的民政兜底脱贫工作格局。享受农村低保和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保障的贫困人口达167.7万人,15.66万易地扶贫搬迁困难群众纳入城乡低保保障。

  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着力补齐贫困地区文化建设短板,配置了1000个村文化活动室设备及72个乡镇和158个村数字文化驿站公共数字文化设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研究表明,2018年贵州省社会发展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社会发展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脱贫攻坚仍有不少“硬骨头”,全省还有51个贫困县未脱贫摘帽,剩余的155万贫困人口一半以上生活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贵州教育与中东部地区尚存差距,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在不少方面还较突出;全省就业形势严峻,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保障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较低;民政兜底保障对象认定还不够精准,兜底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社会救助分散化、碎片化局面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报告指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西部大开发20周年,是贵州省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新发展理念得到坚决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推进,三大攻坚战继续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统筹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高,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得到坚守,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

  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奋力夺取决战之年根本性胜利。持续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等“四场硬仗”;持续抓好“五个专项治理”;持续深化“四个聚焦”;持续抓好生态、旅游、就业、网络、党建、文军、体育、消费等扶贫。

2

  贵州夺取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决定性胜利,未来脱贫攻坚仍为第一民生工程

  2018年贵州全力打好“四场硬仗”,狠抓“五个专项治理”,实施“四个聚焦”,按照“八要素”要求大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夏秋攻势”、“秋后喜算丰收账”和“冬季充电”,夺取了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决定性胜利。全年完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5.1万公里,98%的村民组通硬化路,解决88.4万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18.24万套。实现县域冷库全覆盖,库容达到120万吨。规范化培训农村劳动力63万人。教育精准扶贫资助贫困家庭学生46.5万人。深度贫困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全部贫困人口。安排预算内资金170多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其中用于深度贫困地区近60亿元。制定实施支持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政策措施。扎实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深入推进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扶贫合作,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百企帮百村”、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行动。扶贫云、扶贫专线作用充分发挥。全面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行动完成投资802亿元。

  同时,脱贫攻坚仍有不少“硬骨头”。全省还有51个贫困县未脱贫摘帽,剩余的155万贫困人口一半以上生活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从资金投入上看,由于贵州省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方面历史欠账多,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同时,在执行脱贫户“扶上马、送一程”政策基础上,还要面临因灾因病致贫返贫、脱贫质量不高返贫等人口增加问题,资金投入需求大。从产业发展上看,一些地方产业选择不精准,一哄而上导致同质化、同期化;有的地方技术服务和培训农民覆盖面窄,生产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产销对接工作不到位,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部分扶贫产业规模小、链条短,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从干部作风上看,有的干部思想认识有差距,对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有的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深入群众不够;有的干部工作能力不足,对脱贫攻坚政策学习不够、理解不深、掌握不全;有的干部存在畏难和厌战情绪,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从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上看,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占比大,无劳动力和丧失劳动力的达144万人,劳动力资源开发难度较大;少数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发展意愿不强,甚至有争戴贫困帽的现象,需要进一步激发其自主脱贫动力。

  未来贵州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第一,持续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硬仗,确保全省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实施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攻坚决战行动,全面解决全省30户以上自然村寨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硬仗,全面完成安置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点做好搬迁后的“后半篇文章”,着力实现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打好产业扶贫硬仗,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优势产业。打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硬仗,以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为重点,全面落实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深入推进精准健康扶贫工作,确保贫困农户基本医疗有保障。扎实做好住房安全工作,紧盯拟脱贫出列县,确保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按时完成,基本消除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现象。

  第二,持续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强化扶贫资金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投入,加大整合涉农资金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力度,加大对全省深度贫困地区的信贷投入。强化帮扶力量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进一步调整优化深度贫困地区干部队伍,把最能干的干部派到最需要攻坚的地方。制定深度贫困地区人才激励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引导企业、社团、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济困。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积极推动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与东部结对区县开展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跨省域调剂节余指标工作。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加强深度贫困地区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加快推进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高速公路加密路网、20个极贫乡镇快速通道、2760个深度贫困村“组组通”建设。

  第三,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产业革命。对照产业发展“八要素”,找差距补短板,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抓好产销对接,支持采购主体与贫困户、合作社签订产前订单合同,强化贫困地区农产品定向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食堂等的直通直供直销工作。大力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整合散户、小型合作社种植力量,支持合作社跨村发展,提高合作社脱贫带动能力。大力构建生产销售大数据平台,准确掌握全省主要农产品生产布局、数量规模、品种结构等信息,为产品销售提供决策依据。大力做好技术服务和农民培训,充分发挥县级农业部门作用,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有对接的技术服务人员。

3

  城镇化集中安置,贵州大胆尝试创造扶贫搬迁成功经验

  贵州异地安置扶贫实践开始于“十五”时期,明确以城镇为中心的异地安置模式是结合省情的做法,是利于根本脱贫的路径选择。从早期的救济式扶贫到“十三五”的易地扶贫搬迁,贵州找到一条与城镇化相结合的脱贫发展之路。实践中,对政策把握准确、落脚点选择扎实,方案设计将搬迁范围、搬迁对象筛选与迁入地资源、对接政策进行很好衔接,都具有事半功倍的效力。

  总的来说,贵州扶贫开发以“山”字经为背景,为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实现更好的生态保护,贵州积极实施易地搬迁和产业扶贫措施,注重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并在《贵州省“十三五”脱贫攻坚专项规划》中给出具体规划。

  易地扶贫搬迁的内涵是指“将居住在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恶劣、不具备基本生产和发展条件的贫困人口搬迁到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方,改变其现有的居住环境、生活和生产条件,使其能够融入现代社会,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接收到更多信息,受到更好的教育,为其彻底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200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贵州、云南、宁夏4省(自治区)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随后又陆续扩大到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了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形成了稳定的投入渠道,资金支持总量和户均补助标准逐步增加。实践已证明易地扶贫搬迁成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因而《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明确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统领,坚持搬迁与脱贫“两手抓”,计划五年内对近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贵州作为首批易地扶贫搬迁试点省,“十五”期间开始大胆实践:计划搬迁24.96万人,涉及814个乡(镇)、2539个行政村、4576个村民组。总投资14.36亿元,其中:国家易地扶贫专项资金9.4亿元,省财政配套0.56亿元,地县自筹、部门配套、农户自筹资金4.4亿元。五年下来,贵州共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0.07万人,迁出地退耕还林10.6万亩。工程建设以改善迁入地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主。其中,以土地开发和耕地调整为主要内容的生产资料建设,解决移民耕地12.7万亩;以水、电、路为主要内容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住房326.01万平方米,架设输电线1885.26公里,建设通村公路2260.52公里。

  ——“十三五”时期,贵州省计划对建档立卡户实现易地搬迁、总规模为130万人。依据《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识别登记办法》,对现居住生存环境差、人地矛盾突出、生产和生活条件都十分欠缺的,同时,生态环境脆弱、缺少开发条件的,交通不便、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延伸构成严重限制的,村寨人口数过小(在50户以下)、贫困发生率又过大(高于50%)、扶贫的成本支出过高等问题存在不适宜就地扶贫的对象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识别登记办法》等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政策措施的通知,形象地说是“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居住地实行易地搬迁、消除绝对贫困。2016年实施34.5万人的搬迁,2017年及2018年计划每年完成40万人搬迁,2019年再完成15.5万人的搬迁。事实上,最后实际完成数要大于计划数。

  贵州的做法除了准确确定搬迁范围和搬迁对象、发挥受扶主体的能动性、设计多元化的搬迁安置方案外,其工作主线和核心模式是“城镇化集中安置”——这是成功的“贵州经验”。

  党的十九大后,贵州省依托省情、充分考虑贫困群众的长远利益,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发展理念,讲求科学方法、调整安置方式,强调就近原则和城镇化安置模式:以县城和市(州)政府所在地为主、中心集镇为补充,使安置点与商贸、交通、城市资源条件、城市功能环境四方面紧密结合。2017年实现了90.56%计68.25万人在县城安置,其中14.5%跨区域安置到市(州)政府所在城市,9.44%安置在中心集镇。城镇化安置方式充分考虑到贵州山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的省情,是对简单的“农村—农村”异地安置模式的突破,避免了脱贫的形式化和缺少支撑,避免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延伸不到位带来难以实现根本脱贫的结果,同时也避免了安置地的资源紧张引发新的管理问题。而采取城镇化集中安置:

  一是有助于避免以上问题;

  二是对脱贫工作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作用;

  三是同时推动了农村的城镇化。

  尚需要在投资、就业、项目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不断改进,使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可转型、能致富,保证政策的落实。

4

  旅游脱贫成效显著,但 “帮富不扶贫”现象仍然多见

  贫困人口参与度低尽管现在大力推行“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的旅游开发模式,农户在旅游开发的话语权和决定权有了一定程度的体现,地方旅游经济明显增加,整体脱贫成效比较显著,但是旅游扶贫开发“帮富不扶贫”的现象仍然多见。例如西江苗寨,作为贵州省乡村旅游开发最为成功的代表,仍然出现贫困户参与度低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贫困户本身没有太多资本投资旅社、饭店,大多从事路边摊、临时工,而村寨内比较富裕的人家却有充足的资金、房屋用于旅游开发,比起村寨的比较富裕的人家而言,贫困人家的收入少之又少,贫富差距仍旧明显。

  此外,一些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的贫困户,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更低。但他们还要承受旅游发展带来的环境、交通、物价上涨等问题,这对贫困而言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因此,贫困户形成了“收入低—投资资本少—生活成本高—参与度低—收入低”的恶性循环,与景区管理部门的矛盾日益明显,影响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亟须得到关注。

5

图书推介

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9)

6

主编  王兴骥

策划:陈颖

编辑:贺斯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