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发布

“北京传媒蓝皮书”发布 北京新闻出版业呈现七大亮点三大趋势
来源: 布鲁布客  作者:布鲁布客   发布时间:2020-05-08

  新闻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转变是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一环。北京传媒蓝皮书旨在全面梳理北京地区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概况、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历史数据、典型案例、未来趋势,为行业发展提供经验总结和理论咨询,为提升北京新闻出版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提供智力支撑,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日前,由北京市新闻出版研究中心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北京新闻出版业发展报告(2018~2019)》(“北京传媒蓝皮书”)正式面世。该书是由北京市新闻出版研究中心牵头,联合国内学术界、产业界众多专家共同编撰的北京地区新闻出版业年度发展报告。

  北京作为全国的新闻出版中心、媒体传播中心,对全国新闻出版业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2018年,新闻出版管理职责由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划归中宣部。这一体制变革,体现出党中央对新闻出版事业的高度重视。

  2018年,北京市积极贯彻执行《关于开展2018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等文件,制定发布了《北京市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北京市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北京地区网络出版服务单位全面落实编辑责任制度的通知》等重要地方性文件,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第八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第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节、第二十五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第二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等活动,以昂扬的姿态迎接改革开放四十年。

  2018年,北京地区新闻出版业总营收1350.71亿元,较上年增长0.35%。全市共有图书出版单位239家,报纸期刊3491种,音像出版单位164家,电子出版单位142家,出版物印刷单位723家(含专项),书刊发行网点11926处,网络出版服务持证单位350家。全年全市共出版图书22.06万种29.67亿册,期刊3244种8.13亿册,报纸247种83.11亿份。北京市新闻出版业整体呈稳步增长态势,在数量和规模上继续领跑全国。

  2018年,北京市在重大活动宣传报道、精品力作生产、公共文化服务、产业市场发展和国际开放水平等方面均有诸多新的亮点呈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有关精神,积极做好思想宣传工作;二是高质量发展成效初见,提供优质内容与精品服务成行业共识;三是多措并举促进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深入推进;四是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产业基础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五是数字出版保持高速增长,媒体融合日益深入;六是著作权登记增势不减,网络版权保护持续创新;七是围绕“一带一路”拓展对外交流,国际传播取得新成果。

  蓝皮书研究成果显示,未来北京新闻出版业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

  一是主题出版将进一步扩大内涵与规模。

  随着时代的发展,“主题出版”这一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已由原来的原来的政治类读物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内涵的扩大意味着策划选题的范围更大。从2019年申报的主题出版物的选题门类看,其不仅包括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阐释中央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传统题材门类,还包括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题材门类,而该门类所涵盖的领域相当广泛。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出版社已经从响应号召、完成任务转变到面向市场、主动策划,市场信心更足,主题出版的规模也必将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出版署转隶中宣部以后,出版企业需要承担起更多的宣传任务,主题出版正是传播党和国家的声音的主战场,国家也必将加大对主题出版的支持力度。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在这个重大时间节点上,中宣部2019年重点主题出版物遴选工作中,全国共有534家出版社申报主题出版选题1856种,比2018年的1545种增加了20%,最终确定了90种图书和音像电子出版物,较上年增加了11%,这充分体现了出版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和中央对主题出版物的重视。

  二是产业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是大势所趋。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2018年,新闻出版行业供给侧改革进入深化阶段,图书品种过快增长的局面得到控制。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3月开展的出版物“质量管理2018”专项工作,对上年度出版的社科、文艺、少儿、教材教辅、生活、地图和古籍类出版物开展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检查,加强图书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引导出版企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出版产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不仅是党和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更是出版市场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近些年出版产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中国是出版大国,品种数量全球第一,但无论是从销售总额、人均购书量还是在全球竞争力而言还都称不上是出版强国。不仅传统出版如此,网络文学也同样存在总体质量不高的状况,如同质化严重、内容低俗、暴力倾向突出,抄袭严重等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一现象势必要有所改观,才能强根固本,有所发展。目前,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出版产业开始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正处在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当中,而这一转变也必将是大势所趋。

  三是新业态、新技术仍是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动能。

  2018年,一些新业态、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效率,改善了服务,也给读者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继续引领着产业发展。

  在内容领域,知识付费作为新兴业态,继续高歌猛进。从2016年起,在资本和市场的追捧下,知识付费行业就一路猛进,成为“互联网+出版”的典型代表。领域头部平台如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罗辑思维等,融资不断,更多资金将投向内容生产。但关于知识付费的版权方面的质疑也一直存在。2019年,人民日报社旗下的人民阅读公司成立,标志着国家队也开始进入知识付费领域。而国家队的加入,有望建立行业标准,使知识付费市场的规则更加清晰化。

  在印刷领域,“智能化”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北京市一直在探索建设智能印厂,如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投资智能生产中心、智能印刷及仓储物流设备等,逐步进行智能化建设,并参与到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示范项目“一本图书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的研发和搭建当中。在数字印刷的大潮中,随着北京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以及出版单位对小批量产品的增多,喷墨技术逐渐成为传统胶印的有力补充,搭建喷墨POD生产线成为很多企业的选择。

  在发行领域,越来越多的实体书店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寻求业态创新,“智慧书店”“无人书店”成为时尚。如石景山新华尚领阅读空间,采用了24小时无人自助购书等新型运营模式。北京发行集团打造的“新华生活+”24小时无人智慧书店采用人脸识别、远程客服、动作识别、防盗系统等新技术,实现无人值守、24小时运行、自助结算功能。新华书店永安路店,读者可以自主查询北京图书大厦所有图书,并用手机直接下单购买,快递到家。

  5G商用化的到来为数字出版带来新的想象空间。2018年12月,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发放了5G牌照,5G商用呼之欲出。5G具有的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的特点,必将对传统书报刊、数字出版物及数字产品带来深刻影响,也将让更多富媒体内容成为主流,给用户以更好、更丰富的体验。此外,5G在“万物互联”方面的重要作用,将赋予智能教室、数字出版产品投送终端和信息反馈终端的功能,更好推动知识付费向知识服务转型。借助5G技术,VR、AR技术所带来的“沉浸式互动体验”将进一步拓展阅读的载体和场景,拓展出更大的市场空间。在2019年,北京市已出现了5G应用的24小时实体书店。

  策    划:张    超

 

1114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