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发布

产业蓝皮书:“十四五”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需解决好三大问题
来源:布鲁布客  作者:布鲁布客   发布时间:2020-11-20

  2020年11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20)No.9》。

111

  “十四五”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需解决好三大问题

  “十四五”时期我国自身所固有的“双面优势”并不会消失,但我国的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加复杂、更加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挑战,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2020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十四五”时期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面临的重大战略变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所面临的基本任务是,如何依托国内大循环这个主体,使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迈向新台阶。

  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是搞贸易保护主义,而是依托国内大循环这个主体,引领更高水平的开放,培育新的产业国际竞争优势。要实现这个目标,在推动形成国内大循环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1、 防止出现双刃剑效应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有着超大规模市场需求,这为国内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也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在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中,国内市场需求的成长和规模是一体两面的。快速的内需成长,可以鼓励企业进行新设备投资,进行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产品的研发及应用。但国内市场规模大、成长快,并不必然会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国内市场大、成长快的优势转化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还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国内市场必须是公平竞争的市场,从各国发展的经验看,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在国际上是缺乏竞争力的;二是国内的需求与国际需求的契合度,契合度越高,国内市场的规模优势、成长优势就越容易转化为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要通过利用国内市场培育产业国际竞争力,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所以,即便是企业把眼光首先放到国内市场上,也要引导企业树立国际视野,树立引领国际市场的长远目标。

  2、 提升服务业和数字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在2019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上,《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演讲中他讲到,世界在变得更平、更快、更智能之后,会迈向更深。何为更深?所谓的“深”就是除了商品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数字世界。全球化的早期,主体是产品的全球化,次期是在产品的全球化之外,加上服务,新的全球化则在产品、服务的基础上加上数字要素。中国经济中服务业占比已超过制造业,服务业有着不同于产品的特性,其中软性要素的重要性增加了。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数字要素又加进来。数字要素与传统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不同的属性。当全球化在产品之上加入服务,相应的贸易与投资规则会发生变化,在产品与服务的基础上加上数字要素之后,相应的全球贸易与投资规则又要再次进行变革。如何变革?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探索过程中。“十四五”期间,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就需要解决由服务业和数字要素带来的新挑战,用国际视野推动服务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3、 解决好产业链、创新链的韧性问题

  “十四五”期间,我国面临来自国外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冲击的风险,为此,我国应把提升产业链、创新链韧性问题作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加以推进。产业链、创新链的风险包括供给和需求两端的风险,供给端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关键技术、材料、零部件、工具设备等有被“卡脖子”的风险,需求端主要体现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造成国际市场需求的突然变化、需求规模下降,甚至突然关闭的风险。针对供给端的风险,从短期来看,我国需建立起防范和化解“卡脖子”风险的应急处理机制,从中长期来看,是要提高关键技术、材料、零部件、工具设备的可替代进口的能力。针对需求端,为应对短期冲击应落实应急救急机制,从中长期来看,是要通过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和培育国内市场加以解决。

222

  “十四五”时期,我国产业规模转化为产业配套优势、要素成本优势转化为综合成本优势的趋势将增强

  “十四五”时期,我国传统产业竞争优势继续减弱,但产业规模转化为产业配套优势、要素成本优势转化为综合成本优势的趋势将增强。

  中国拥有全球门类最齐全的产业体系,在几乎所有的细分领域都有完善的配套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产业配套优势。我国很多产业整体上处于全球价值链低附加值的环节,许多高技术含量的中间产品依赖进口,但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目前,虽然我国仍然存在不少“卡脖子”的技术、装备和零部件,但很多“卡脖子”表现为成本和质量差异,并非完全不能替代。“十四五”时期,我国依托完整的产业门类、完善的配套体系,可以在全产业链上控制成本和质量,同时也能对市场变化和可能出现的突发性冲击做出快速响应。

  随着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工资水平快速上涨,同时,土地、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成本持续攀高,生态保护压力不断增大,我国传统要素优势从2010年以后就开始快速减弱,产业发展的成本和价格优势并不取决于劳动力或资源要素价格,而是由劳动力素质、装备水平、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等因素共同决定。东南亚一些国家近年来承接劳动密集型行业转移,虽然确实能够提供比中国成本更低的劳动力,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厂房楼宇的建设、水电气的供应、产业配套能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远洋货运吞吐能力等与中国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如果从产业运行的综合成本看,中国仍然具有优势。即便是只考虑劳动力成本,由于中国整体教育水平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技能型产业工人所占比重非常高,劳动力红利正在从数量红利转变为质量红利,因此,如果按照劳动生产率进行比较,我国劳动力成本并不显著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333

 

图书推介

444

主编  张其仔

  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张其仔研究员组织撰写的第9部中国产业竞争报告。报告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总报告,对中国“十三五”期间产业竞争力的情况和提升经验进行总结,并展望了“十四五”的产业竞争力变化趋势。第二部分为产业篇,重点对纺织服装、钢铁、化工、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平台经济、大数据、教育、金融、旅游等典型产业在“十三五”期间的竞争力变化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第三部分是地区篇,评估了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东北地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竞争力。最后一部分为专题篇,包括国家中心城市营商环境评价、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国家的企业生产率比较等内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