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发布

《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1-2022)》——志愿服务蓝皮书创刊号发布会顺利举行
来源: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作者: CCVR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2-06-27

  2022年6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志愿服务蓝皮书创刊号发布会,共同发布了《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1~2022)》。发布会依托于腾讯会议平台,以线上形式举行,分为新闻发布会和学术研讨会两个部分:     

  一、 新闻发布会

  第一部分为“志愿服务蓝皮书:《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1~2022)》”新闻发布会。该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林新海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主任张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致辞。

  林新海书记首先向与会专家、嘉宾和参与线上直播的观众介绍了发布会的基本安排和议程,并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张翼院长代表主办方致辞,表达了对中央文明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全体与会专家学者,及其他合作伙伴的感谢。他特别提出,在中央文明办的领导下,志愿服务发生了高质量发展,在组织化、专业化、社区化、法治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志愿服务的推进,不仅要立足于理论研究,还要加强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及推广。《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1~2022)》是专家学者经过大量实地调研后形成的理论总结,是结合了中央顶层设计和地方经验的重要学术作品,对志愿服务的年度进展进行了及时性、学术性、实践性的研究探索,有利于推动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标准化发展。

  王利民社长提到,《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1~2022)》是首部系统总结2018年以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发展的蓝皮书,展现了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明确了志愿服务在新时代的发展大势和要求,为在新发展阶段推动精神文明实践、推进志愿服务提供了强大的学术支撑,特别是为形成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中国话语作出了杰出贡献。他期待这个品牌可以长期继续下去,全面、真实地记录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

  致辞结束后,进入蓝皮书的专题报告环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志愿服务研究室主任田丰研究员发言。他针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工作布局和开展情况提出,当前志愿服务规模效应初步形成,志愿服务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进展,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帮残助弱、养老服务、疫情防控和抢险救灾等领域有了新的突破,志愿服务将在共同富裕和第三次分配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志愿服务研究室助理研究员郭冉进行专题报告,重点解读了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市区)志愿服务开展情况调查的研究目的、调查方案及初步实践,分析了试点地区调查的主要结果,提倡学界共同推进志愿服务的调查研究,有效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

  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文化建设处姚振清处长以科技志愿服务为主题做专题报告。他介绍到,近几年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日趋项目化、前沿化,科技志愿服务的形态在不断创新,其蓬勃兴起为志愿服务工作增添了新的内涵活力,未来应继续开拓科技志愿服务的创新模式,使志愿服务逐步向多元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月围绕卫生健康事业的志愿服务发展做主题演讲,她总结了国家卫健委卫生健康志愿服务发展的主要成就和经验,介绍了卫生健康志愿服务领域的优秀项目,提出了“构建卫生健康志愿服务制度框架”“加速卫生健康志愿服务社会驱动”“开拓卫生健康志愿服务全域部署”等政策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志愿服务研究室助理研究员陈咏媛以企业志愿服务的发展为主题做专题演讲。她回溯了在华企业在社会责任行为上从慈善捐赠到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企业志愿服务在华发展的“党建模式”“志愿者协会模式”“多部门协作模式”,并对相关案例进行了介绍,最后结合第三次分配的背景,探讨了企业志愿服务进一步助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式。

  腾讯志愿者协会会长王蓓对近年来腾讯的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她提到,腾讯目前在环保、特殊儿童关爱、老人关爱、视障关爱、动物保护、技术公益、救援和助学等众多领域开展了大量志愿服务工作,未来还将进一步创新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通过志愿服务假期(VTO)、配捐等多种方式,调动和发挥企业员工的志愿服务力量。

  在蓝皮书的新闻发布会中,与会专家围绕在志愿服务皮书编纂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交流、分享和研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为将来进一步做好志愿服务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带来启示。

  二、 学术研讨会

  第二部分为“志愿服务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任卫东副院长主持,并有多名来自不同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专家进行了专题发言。

  任卫东副院长首先感谢了上一阶段各位嘉宾的出席和发言,并依次介绍了第二部分的各项议题和会议流程。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丁元竹教授进行了专题发言。他首先指出志愿服务蓝皮书的发布是里程碑性的事件,并表达了祝贺。随后,他结合新冠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从社会空间视角解读了当前志愿服务工作的重点内容,并提出,由新冠疫情引发的社会疏离问题值得关注,应重视发挥志愿者的社会黏合剂作用,更好助力新冠疫情的常态化防控。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进行了专题发言。他首先提出,志愿服务蓝皮书的发布意义重大,对推动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有关键性作用。随后,他从志愿者素质培养、志愿服务工作的运行管理两方面进行了专题发言。他认为,无论是理论工作还是实务工作,都应进一步推动有关志愿服务统筹协调能力的研究,为今后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框架建构作出更多贡献。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陈友华教授进行了专题发言。他表示,《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1-2022)》系统梳理了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同时全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随后,他针对当下新冠疫情中的志愿服务问题展开了探讨,并希望未来共同推动中国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莫于川教授进行了专题发言。他提出,志愿服务蓝皮书的出版具有及时性,是一个高质量的、意义重大的学术基础工程。随后,他介绍了对应急志愿服务重要理论问题的思考,包括常态与非常态志愿服务事业的辩证关系、应急志愿服务专业作用的发挥、应急志愿者专业能力的培训和专业队伍的建设、应急志愿服务的特殊政策激励和政策保障。最后,他呼吁专家学者共同推动志愿服务的学术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良警宇教授进行了专题发言。她提出,志愿服务蓝皮书的发布是有助于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理论化发展的重要事件。她表示,《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1-2022)》呈现出了全面性、系统性、专业化和学科化的特点,反映出对社会问题的关切,意义重大。与此同时,她认为在志愿服务的推进过程中应重视专题研究,从而加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和学科化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房莉杰教授进行了专题发言。她提出,《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1-2022)》及未来蓝皮书的系列出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她认为,志愿服务是一个很好的观察角度,能够有效回应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如何本土化的时代之问。随后,她结合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的典型案例,聚焦到志愿服务本土化的面貌,并希望未来的志愿服务研究能更多地关注本土化、微观层面的社会面貌及前沿现象。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黄晓星教授进行了专题发言。他表示,志愿服务蓝皮书创刊号的发布是一件学术盛事,也意味着志愿服务研究开启了一个新阶段。他认为,《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1-2022)》呈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的发展及志愿服务的参与情况,反映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的特征。与此同时,他针对志愿服务作为社会粘合剂如何进行跨区域连接、跨专业连接和跨部门连接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

  《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1~2022)》——志愿服务蓝皮书创刊号发布会兼顾图书发布和学术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学者总结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经验,解读了健全志愿服务体系的理论与实践逻辑,有助于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理论和实践工作。

书籍推荐

微信图片_2022062708532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