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2012版《德国蓝皮书》:至2011年底,德国已完全消除金融危机给生产带来的损失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2-05-20
2012年5月20日发布的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12)》指出,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这场金融危机在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显著地影响到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由于金融部门遭受严重打击,银行流动性不足,金融危机在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引起严重的经济衰退,德国当然不能幸免。与其他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德国经济更加依赖于出口,2008年德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7.2%,德国因此遭受的打击尤其惨重。2009年德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下降4.7%,这是联邦德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出口下降了14.3%,统计失业人数增加了164000人,失业率从7.8%上升至8.2%。一般认为,经济衰退对就业的影响有时滞,因此,危机爆发时,德国六大经济研究所和德国联邦银行预测2010年德国的失业率将增至10%左右,失业人数比2009年增加100万,达到440万。
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12)》指出,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至今已经超过三年,当初最乐观的经济预测机构都未能料到德国经济不但很快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而且各项重要经济指标都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当初,德国总体经济评价专家委员会(经济五贤人)和主要经济研究所均认为,德国的生产水平需要到2012年才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但是慕尼黑伊福经济研究所发布的商业景气指数在2010年第四季度就已经突破了2006~2007年的114点的峰值,核心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利用率达到了83.6%。根据德国总体经济评估专家委员会的数据,2010年年中德国经济就已经达到2006~2007年底前的最高水平,到2011年底德国即可完全消除此次经济危机为德国生产带来的损失。
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12)》认为,面对欧债危机,2010~2011年德国经济在欧元区内堪称一枝独秀,其积极因素包括出口强势,财政稳健,改革得力,两德趋同等,深层次的原因是黑黄联合政府的经济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而施罗德政府时期启动的社会保障改革功不可没。在介绍德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的同时,本书经济篇对默克尔连任以来德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作了全面阐述,对欧债危机背景下德国在欧盟经济治理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度分析。鉴于德国政府退出核能的决定对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广泛影响,以“能源转向”为特征的德国能源政策也作为一个重要议题列入本书。
(以上内容参见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