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2013版《德国蓝皮书》:2013年德国出口将保持强劲,但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将低于2012年的水平
来源:德国蓝皮书  作者:张雯鑫   发布时间:2013-05-15

       2013年5月10日,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2013年《德国蓝皮书》发布会暨“德国大选与中德关系”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行。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会长顾俊礼教授、同济大学副校长董琦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德国与欧洲研究学者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制造业的出口长期以来是德国经济的引擎,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2%(2011年),为世界最高。2010年德国实际出口同比创纪录地增长了11.7%(进口增长11.1%),2011年实际出口同比又增长了7.8%(进口7.4%),并且历史性地第一次突破1万亿欧元。尽管世界经济形势不好,在2011年第四季度出口环比出人意料出现了小幅下降后,2012年第一季度出口又开始增长,第二季度出口环比大增2.5%。进口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第二季度环比增长了2.1%,但从下半年开始进出口增长的势头开始减弱。第三季度德国货物贸易出口环比仅增长1.4%。2012年9月,伊福研究所的外贸预期指数第二次显示负值,这预示着第四季度的外贸将不再增长。2012年前8个月德国货物出口同比增长了5.1%,进口增长了2.1%。全年预计出口同比增长3.7%,进口增长2.8%。由于出口增幅明显大于进口增幅,2012年货物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1.1%,略高于私人消费的贡献率(0.8%)。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六大经济研究所预测2013年出口的增幅为3.8%,进口增幅为4.6%,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将低于2012年的水平。

       在世界经济形势疲软,欧元区大国普遍陷入衰退情况下,2012年上半年刺激德国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是欧元相对于美元走软所带来的价格竞争优势,欧元危机造成投资者纷纷逃离欧元,转向瑞士法郎、美元等安全货币,造成欧元贬值,使德国的价格优势达到自欧元启动以来的最佳水平。目前德国与欧元区国家的贸易额已经从2007年的44%降至2012年的38%,而对世界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亚洲地区的贸易额则从12%上升至16%。德国在新兴工业国家(中国、印度、东南亚国家等)的市场扩张也同样促进了德国的出口。2012年1~8月,德国对非欧元区国家的出口增长了11.9%,而对欧元区的出口则下降了0.9%。德国制造业通过扩大向欧元区以外市场的出口,弥补了在欧元区市场的出口损失。2012年,德国对欧元区国家的贸易顺差同比减少了约50%,而与亚洲国家的贸易逆差持续减少,最近甚至出现了贸易顺差。

       德国对于亚洲和东欧等出口的强劲增长,得益于德国制造业的强大,新兴工业国家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非常需要引进高质量的车辆、化工、电气以及机械制造业产品和技术支持。德国在国际经济分工框架内与中国、印度、波兰、俄罗斯等高增长国家处于共同成长的“同一条船上”,所以贸易增长强劲。

       过去几十年间,随着与东欧和中国贸易量的增加,在德国新增了近50万个工作岗位。另外,随着德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贸易关系的不断深入,双边投资也开始增加。如德国目前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存量约为200亿美元,中国在德国的直接投资总量约为20亿美元,而且最近两年增长迅猛。2011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德国最大的投资国。这些投资活动不仅能够为投资东道国创造可观的工作岗位,而且能够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的深入和扩大。

       (参见《德国蓝皮书 德国发展报告(2013)》p83-85,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