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探寻神秘而有力量的印度电影市场
——《电影蓝皮书: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18)》指出——
来源:电影蓝皮书  作者:张天墨   发布时间:2018-07-30

  2018年6月15日,由北京电影学院、青岛市委宣传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电影蓝皮书: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18)》发布会在青岛召开。

  印度电影市场是神秘而有力量的,仅就票房而言,根据美国电影协会(MPAA)的报告,印度在2016年以19亿美元的票房成绩位列全球第四位,仅次于美国、中国和日本,2015年以16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五位,2014年以17亿美元位列全球第六位。但是印度电影的魅力不局限于其市场排名,而在于其以每年近2000部的电影产量位列全球第一,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生产国,同时印度本土电影市场份额占到90%以上,而且是在完全开放的电影市场的环境下取得令人惊讶的成绩。巨大的印度电影市场有着庞大的热爱看电影的印度观众,鉴于颇为粗略的统计方式,印度人均观影频次尚未可知。印度庞大的影迷群体,加之层级分化明显的电影院和低廉的票价体系,使得看电影成为印度普罗大众最为喜爱的娱乐方式。这也意味着印度电影歌舞片的定位和较为简单化的叙事模式,并不妨碍印度仍然能生产出如《摔跤吧!爸爸》这样的高品质电影。支持印度电影业的是数以千万计的印度电影人和电影公司,集聚化的电影生产模式造就了不同于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体系,凸显出根植于当地文化的别具一格的电影生产体系。这都是印度电影为世界电影所带来的别样的风景。

1. 电影产量和票房

  印度是全球第一大电影生产国,其电影年产量接近2000部,2016年达到1902部。

  通过2008~2015年印度电影产值表可以得到两点认识。一是印度电影票房收入稳定增加。二是印度电影的收入结构由四部分构成:国内电影票房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占到全部收入的75%左右;其他收入还有海外票房,附加收入和闭路与卫星电视版权收入。印度电影产业过于依靠本土电影票房,类似版权收益和衍生品部分的收入比较少。这一点跟中国电影产业存在的问题相同。

2. 电影观众

  印度是世界上卖出电影票最多的国家。2016年印度观影人次达到30亿,而观众规模的最高数字出现在2006年,为38.79亿人次。在印度,每天有超过2000万观众去看电影。尽管印度电影票房并非世界第一,但其观众人数和观影总人次却是全球第一。而观影人次是衡量一个国家电影体量的最重要指标。

  由于印度人口构成以农民为主,农民占比达70%,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社会阶层明显,大多数老百姓生活水平较差。在一个贫富差距大的国家中,普通民众很难消费得起其他娱乐项目,外出看电影成为印度第一娱乐方式,也是最大众化的娱乐方式。因此,印度观众有着长期的观影经验和稳定的观影习惯。同时,观众构成也决定了电影的内容取向,造就了以歌舞为主的马萨拉电影类型。

3. 电影院和电影票价

  印度有着层次最为丰富、覆盖面最广的放映体系。印度电影院类型多样,既有正规的电影院,还有小剧场、DVD或者网络资源播放厅。但是印度电影院大多数配置并不高,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电影海报。印度实行多级定价体系,分为三种类型的影院——城市、乡镇和农村,按照不同的级别,电影票定价有着较大差异。这就形成了符合多种观众需求的电影放映体系。在印度还是以单厅影院为主,多厅影院在近几年数量开始提高。多厅影院的票房收入占全印度总票房收入的40%以上,并保持着每年15%的增速,多厅影院从2009年的925家发展到2015年的2100家,其中既有新建影院,也有将单厅影院改造为多厅影院的情况。

  多层次的电影放映体系满足了不同观众的消费需求。印度庞大观影消费的另一支撑是极低的票价。如2016年印度观影人次达到30亿,票房只有21亿美元,作为对比,中国有14亿人次,票房有66亿美元,原因即在于印度电影票价低。

  2016年印度平均电影票价为47卢比,约4.7元人民币,远低于中国33元的平均票价。印度的中产阶级大概有5000万到1亿人口,对于支付150~250卢比的电影票价(15~25元人民币)是完全可接受的。尽管如此,印度政府仍然将电影票价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上,如规定很多地区的票价最高不得超过120卢比(约12元人民币)。在观众数量多的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传统单银幕影院是主流,票价也更为低廉。

  电影院分为A、B、C三级,对应着城市、乡镇和农村电影院,票价依次递减。孟买、德里等A类大城市,电影票价一般在60~80卢比,人民币6~8元。C级电影院票价不超过10卢比(约1元人民币)。同等级的电影院票价相同。如此低廉的票价意味着电影要想获得票房上的成功需要放映更长的时间。

  印度电影院线市场集中度较高。经过多次并购整合,印度目前存在四大院线,占有75%的市场份额。截至2016年5月,四大院线拥有的银幕数为:PVR院线,516块;Inox院线,420块;Carnival院线,341块;Cinepolis院线,215块。

4. 电影类型

  歌舞是印度电影的标签。一般在一部两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的印度电影中包含40分钟的歌曲。这些歌曲用于表达情感,比如喜欢、惊奇、愤怒等,在宝莱坞影片中,主要表达爱情。音乐被视为爱情和浪漫的最佳表达方式,音乐可以展现更加细腻、复杂的故事,表达更丰富的情感诉求。印度电影根据是否有歌舞来区分电影类型:没有歌曲的电影叫艺术电影,带有一些歌曲的艺术影片叫中间电影,以歌曲为核心内容的叫商业电影。

  由于歌舞在电影中的地位,衍生出依托电影的音乐产业,该产业占到全国音乐产值的48%。歌曲版权的收入有时能够达到影院总收入的25%。不仅如此,印度电影中的歌曲通常由专业歌手根据演员的唇形录制而成。录音歌手在电影中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也会拥有粉丝群体,并获得收益。

  就叙事方式而言,印度电影也称为“masala”电影,即将爱情、动作、歌舞、喜剧元素和大团圆结尾糅合在一起的叙事模式。鉴于电影观众的审美趣味,绝大多数印度电影叙事简单且重复,往往是一个弱小贫穷的男主角与一个白富美之间突破重重障碍的曲折的爱情故事。此故事类型糅合了三角恋、喜剧、动作等多种元素,往往以大团圆作为故事的结尾。

  同时,也有一些电影敢于直面社会问题,通过精良的制作赢得市场,如《我的个神啊》和《摔跤吧!爸爸》等电影取得非常喜人的票房成绩,同时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5. 电影工业体系

  印度电影工业是以语言区分的。印度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1652种语言,其中官方规定的语言就有18种。英语和印地语同为官方语言。南北语言有较大差异。北印度以印地语和乌尔都语等语言为主。南印度语言主要有泰米尔语、泰卢固语等。

  位于北边的宝莱坞,主要生产印地语电影,市场占比达到43%,是印度最大的电影生产地,也最广为人知,甚至很多人将宝莱坞等同于印度电影。宝莱坞的中心为孟买。电影类型以商业娱乐歌舞片为主,尤其受到中下层民众的喜欢。由于印地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因此宝莱坞影片不仅行销北印度(以英语和印地语为主语言),在印度全境也颇受欢迎。

  南部是考莱坞(Kollywood),以泰米尔语为主,市场占比为20%。由于南部软件业发达,故而以动作电影、科幻电影和大场面的电影产品为主。

  托莱坞(Thollywood),以泰卢固语为中心,市场占比约20%。此外还有坎那达语的桑达坞(Sandalwood),马拉雅拉姆语的莫莱坞(Mollywood)等以近十种语言为主的电影业,这些电影也有着各自的观众群体,共同构成庞大的电影市场。

  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不同,印度电影市场呈现集群的特点。电影的制作、融资、发行和放映一直在数百个小规模的制片公司的独立制片人、独立发行商、私人金融家和独立电影院的运营商之间合作。在印度市场上,以人情为中心,以家族为纽带,形成数量众多的规模小且专业化的电影公司。

  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三大电影公司。首先是在1977年由阿扬(Arjan)创建的伊洛斯(Eros)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便在全世界范围内积极推销宝莱坞电影。自1999年的《拉尔王》至今,已有超过200部印度影片由Eros引进上映,累计票房超过1.38亿美元,成为当之无愧的“印度电影之王”。其次是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的雅什-拉吉影片公司(Yash Raj Films,简称YRF),创始人是印度导演雅什·曹帕拉(Yash Chopra)。该公司在北美同样实力雄厚,从2000年的《难民》至今已经引进超过40部印度影片,累计票房达到5994万美元。成立于1990年的UTV最为年轻,但近年的上升势头非常迅猛。从2004年的《目标》至今,UTV引进的95部影片已经累计获得8842万美元的票房,取代雅什-拉吉成为印度电影在北美的第二号操盘手。2011年UTV被迪士尼以2.9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2014年的《我的个神啊》(票房1062万美元)和2017年斩获1239万美元票房的《摔跤吧!爸爸》,都是出自UTV之手的高票房影片。

  (参见《电影蓝皮书: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18)》p136-13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6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