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振兴广州荔枝产业,提高经营效益是关键
——《广州蓝皮书: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18)》指出——
来源:广州蓝皮书  作者:张天墨   发布时间:2018-09-06

  2018年8月29日,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广州蓝皮书:广州农村发展报告(2018)》发布会在广州举行。

  蓝皮书指出,针对广州市荔枝产业面临的困境,提高经营荔枝的效益是重拾信心、振兴产业的关键。

  (一)向管理效率要效益

  提高管理效率,增加产出投入比,是实现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径,这有赖于果园管理技术的提高,特别是省力高效栽培管理的集成。

       1. 低效果园改造

  如前所述,广州区域内的荔枝园树龄普遍在20年以上,加上当初发展荔枝时,种植密度偏高,八成以上果园已经严重郁蔽,果园光照环境恶劣,结果部位上移,树顶平面结果,造成管理难、病虫多、产量低、品质差的局面。果园改造势在必行。可采取间伐、回缩修剪、压低树冠等措施,使植株密度大幅度减小,果园光照条件显著改善,单株生产潜力明显提高,果园管理更为方便,管理效率显著提高,产出投入比增加,进而实现果园效益的提升。

       2. 关键技术应用

  面对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的局面,以机具替代人工或降低人工的需求量势在必行。澳大利亚、南非等先进国家荔枝园多建在地势平缓地带,采用8~10米的宽行距,可实施机械化管理,包括修剪、喷药、施肥均全面机械化,采收依然依赖大量人工,但采用机械辅助采收平台,也可显著提高采收效率。广州平缓地带的荔枝园可向此方向发展,但大部分的山地果园无法实现大型机械化管理。然而,一些关键的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对人工的需求,如滴管施肥系统可以将施肥和灌溉所需人工降低90%,管道化喷药系统比拖行喷药系统省力50%~80%。山地果园采收依然是消耗人工最大的环节,采集的果实完全依赖人工搬运,效率低下。目前,山地果园索道系统建设是果园基础建设的发展方向。

  (二)向品种结构调整要效益

  从主要荔枝品种产地收购价格动态看,优质荔枝品种,如“糯米糍”和“桂味”,价格始终高于“怀枝”“妃子笑”“黑叶”等大宗品种,是后者的数倍。因此,广州市荔枝产业必须瞄准产品品质,坚定实施品质优先的战略,发展优质荔枝品种。“糯米糍”和“桂味”是传统的优质品种,但两个品种成花难,产量不稳定,特别是“糯米糍”还有易落果、裂果严重、不抗病害、耐贮性差等缺点,而且,两个品种有向早熟产区扩大的趋势。广州荔枝产区应考虑种植多样化的优势新品种,特别是迟于“怀枝”成熟的优质新品种。近年来,国内荔枝育种取得显著进展,一大批具有优异性状的新品种推出。广州产区可重点发展号称“第二代糯米糍”的优质、稳产、抗裂果、迟熟新品种,重点改造现有的“怀枝”和“糯米糍”品种。

  品种更新可以采用高接换种技术实现,而高接换种又可以结合低产果园改造同步实施。

  (三)向产业链要效益

       1. 扩大直销比率,减少销售中间环节

  目前,国内荔枝销售方式仍然以“批发商批量收购—运输—销地批发—销地零售”的途径为主。在这个途径当中,荔枝的大部分利润要被批发商、运输商和零售商分享;同时增加了转场环节,进而增加了采后损失的风险。据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团队的调查,由荔枝批发商进行的地头批量收购价是最低的,而果园直销(入园采摘)价最高,甚至全面高于销地零售价格。直销价格的全部利润为果农和合作社所享有,因此,这种销售方式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最高的,而损耗又是最低的。

  除了果园直销满足本地消费者需求外,还可积极开展电商销售,与快递公司合作,接纳网络、电话订单,展开速递直销,拓展空间巨大的非产区市场。

        2. 完善冷链,拓展市场

  广州市荔枝产业未得到配套的冷链条件,如采收预冷处理、果品包装、冷库等产后配套设施不足,满足不了集中收获期大批量荔枝果品贮运、保鲜需求,严重限制了市场的拓展。发展冷链设施,特别是预冷和冷库设施建设,延长荔枝保鲜时间,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拓展市场,特别是拓展北方城市的荔枝市场。此外,通过冷藏,错开荔枝价格低谷阶段,推迟到淡季销售,也可以提升荔枝销售的效益。

        3. 荔枝加工

  目前,全市荔枝实际年加工量约1400吨,仅占全市荔枝总产量的2.3%左右,但荔枝加工期限短,主要加工产品包括荔枝干、荔枝酒等,附加值不高,荔枝酒市场接受程度不高,加工的效益不理想。更重要的是,广州市的荔枝品种多为产量不稳定、鲜销为主的“桂味”“糯米糍”品种,不足以支持加工企业的发展。此外,果农希望获取最大价格,而加工企业期望原料最低价格,双方的愿望相悖,很难指望加工企业为广州荔枝果农增加效益,只能期待加工企业在丰收年份为果农减少损失。如此看来,广州的荔枝加工企业不能把原料的供应局限在本地产区,而是主要依赖价格低的荔枝主产地,如广西、粤西、潮汕,甚至越南等。

  广州荔枝产区则应当支持果农或合作社建设自己运行的、小型多功能的加工设施,如加工荔枝干的烘箱,价格在万元之下,还可以用来烘干菜干、花干、烤花生等其他农产品。在荔枝丰产季节,销售困难、价格低迷时,果农可以自行加工荔枝干,销售荔枝干产品来增加效益。

  (四)向荔枝文化与经营模式要效益

  广州是荔枝传统产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必须做好广州荔枝古树、古荔枝园的调查,收集广州荔枝的古文献记载和产区历史名人名事,挖掘广州荔枝历史文化,讲好历史文化故事,提升广州荔枝的文化价值。正如增城“挂绿”,其风味虽不及“桂味”“糯米糍”,但其背后的文化历史故事将其价值极大提升。这些具有历史文化故事的荔枝,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来参观和消费,在促进果实销售的同时,还带动果园周边的旅游业发展。

  广州的荔枝产业应该走出仅仅基于卖果的单一经营模式,将果园打造成为都市人民群众提供荔枝采摘、休闲体验、特色美食、科普游乐等多功能的三产融合平台,极大提高果园效益。如前所述,深圳南山西丽果场就是一个三产融合的成功典型。当然,这种果园的建设需要认真规划,需要大量资本介入和技术团队支撑,其维护成本也不是一般果农可以支持的,需要政府扶持,企业等各方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参见《广州蓝皮书:广州农村发展报告(2018)》p112-1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8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