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新一轮债券违约规模增速明显超过前两年,呈现新特点
——《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8)》指出——
来源: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  作者:陈雪   发布时间:2018-09-19

  2018年9月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8)》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17~2018年上半年债券违约快速扩张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违约事件呈逐年增加的态势,违约率亦逐渐上升。自2014年3月5日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11超日债”,作为第一只债券违约事件爆发,截至2018年7月6日,我国债券市场发生债券实质违约的违约债券183只,违约本金1190.61亿元。与目前近19万亿元的非金融类信用债的存量相比,累计债券违约占比不及1%。

  2017年以来的新一轮债券违约规模增速明显超过前两年,且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特点:第一,金融去杠杆政策下,对外部融资依赖性较强的民企融资受限,违约占比显著上升;第二,随着去杠杆政策效应从货币收紧到社融增速下降,表外融资收缩加剧债券违约;第三,随着资管新规等政策落地,从银根收紧演化为表外资金收紧,一些流动性较好的优质债券被动抛售;第四,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违约处理机制亦得到进一步完善。

  (参见《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8)》p13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9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