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广州与全球城市发展水平比较:优势明显,同时存在提升空间
——《广州蓝皮书: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18)》指出——
来源: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  作者:张天墨   发布时间:2018-10-31

  2018年9月25日,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广州蓝皮书: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18)》发布会在广州举行。

  (一)人居现代化建设保持全国前列,但居民思想、观念、意识和公民素质等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居现代化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居民幸福感持续提升,但与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比仍有明显差距。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6年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广州人类发展指数虽然在中国大陆城市中拔得头筹,但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老牌发达国家城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仅相当于榜首城市的92%。人均预期寿命代表一个城市的居民健康保障水平,人均受教育年限代表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广州在这两项指标上已接近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国际先进城市,但在居民的思想、观念、意识、公民素质、社会尊严等方面与这些城市有较大差距。美世咨询公司公布的《2017年全球城市生活质量排名》显示,广州的居民生活质量在全球231个经济体中排第121名,在位次上多年来没有明显进步,甚至有所下降。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其数值越低意味着居民用于食品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占比越小,生活水平得到改善。近年来,广州的恩格尔系数达到了32.8%,远远超过国际上公认的小康标准,已经接近富裕国家水平,但与纽约、伦敦、巴黎等世界先进城市相比其富裕程度相差甚远,高于榜首城市18个百分点以上。

  (二)经济现代化建设成绩斐然,但位于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中低端的状况未根本改变

  改革开放40年来,广州经济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不能与处于顶端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提并论,地区生产总值不及东京和纽约的33%,人均生产总值更不及这两个城市的31%,位于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中低端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从高端服务业看,发达的金融业是产业体系步入高端化的重要标志,而广州在金融领域难有大的作为。近年来,广州以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为目标,在金融中心布局与产业发展上取得了较大成效,2017年3月首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榜单,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的排名也进一步提升,但金融决策管理层次过低、缺乏金融政策自主权、缺乏全国性金融交易平台等仍是广州金融业的重要掣肘。从创新驱动方面看,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一个城市经济达到领先和领跑目标的关键所在,广州的创新动力有待加强。近年来,广州先后确立了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国际创投风投中心的战略目标,但在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业创新等方面,与纽约、伦敦等依靠创新驱动的国际大都市不可同日而语。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7~2018》,广州在城市创新驱动指数上的得分为0.531,仅为榜首城市的53%。从经济环境看,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和高度开放的经贸政策,为广州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在福布斯发布的《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上,广州已连续5年排在中国大陆城市首位,普华永道《机遇之城2017》报告中,广州蝉联全国第一,但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7~2018》提供的数据显示,广州经济发展环境指标的得分仅为0.584,远远低于纽约、巴黎、新加坡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仅相当于榜首城市的86.5%,差距非常悬殊。

  (三)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但社会现代化发展程度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差距较大

  近年来,广州在社会现代化建设方面成绩斐然,市本级财政用于民生及各项公共事业支出占财政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高达76%以上,两年时间投入超过千亿元建设民生项目,涵盖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人力资源、政法等十大社会民生领域,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但远不及国际上先进的现代化大都市。由于数据可得性,我们选择社会包容度、犯罪率、社会安全、健康医疗、生活成本五个指标来近似地衡量各个城市社会现代化发展情况,并不能完全代表各城市社会事业所有领域的实际情况,但广州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差距是明显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7~2018》显示,广州在社会包容度指标得分为0.590,仅相当于榜首城市的65.7%。全球最大城市数据库网站NUMBEO公布的数据显示,广州在生活成本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大致相当于榜首城市的45.5%;但社会安全、犯罪率等社会环境方面则是广州的劣势所在;在健康医疗方面,广州虽处于中下游水平,但与榜首城市相差不大,这与广州作为华南医疗健康中心,拥有众多知名的三甲医院和优势学科是分不开的。

  (四)基础设施建设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但标准化、精细化、品质化的城市管理模式未能形成

  广州是全国公认的三大航空枢纽、三大铁路枢纽、三大电信枢纽、三大互联网接入枢纽之一,与北京、上海等国内城市相比在高能级枢纽功能方面毫不逊色,但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先进世界一线城市的差距明显。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7~2018》,广州城市基础设施指标得分为0.817,仅相当于榜首城市的81.7%。在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方面,广州虽然拥有实力强大的南方航空,但白云国际机场的空域已不能满足进一步发展需求,航站楼和跑道、停机位等硬件条件已不能满足广州航空产业发展的新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航空资源配置能力的提升。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方面,广州的港口生产和运输能力已经达到了世界级水平,航运硬实力优势显著,但在软实力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在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等方面的弱势最为明显。在城市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方面,普华永道公布的《机遇之都7》和《机遇之城2017》显示,广州在互联网接入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远不及新加坡、伦敦、香港等先进城市。在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城市数据库NUMBEO网站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广州在CO2排放和PM2.5两项指标上优于北京、上海等国内城市,但是与纽约、东京等注重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城市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五)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优势明显,但文化原创力和吸引力有待提升

  广州在2200多年的城市发展历史中,留下了南越王墓、光孝寺以及近代形成的中山纪念堂、黄埔军校遗址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9个样本城市中,广州拥有6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总量上仅略少于北京,排在第二位,比较优势明显。但广州在文化宣传和传播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广州的博物馆数量、文化和艺术机构数量、剧院数量等文化资源传播载体相对过少。以拥有的博物馆数量为例,广州的博物馆数量仅约为上海的1/2、北京的1/3,与巴黎、伦敦等世界文化名城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文化资源传播载体相对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广州对文化资源的利用和传播。从总体上看,广州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广州的文化资源配置还处于初级阶段,对文化资源的利用率不够高,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到位,文化资源的外溢效应、对其他资源的关联带动作用、对文化现代化的加成效应未能有效发挥。

  (六)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逐步完善,但城市治理成效依旧不尽如人意

  未来城市的发展更加注重城市社会功能的开发,将发展重心转向社会治理领域,重点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长期以来,广州在城市治理成效方面仍不尽如人意,特别是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历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数据显示,无论是在战略导向、公共治理方面,还是在公共服务、司法系统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广州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尚存在较大差距。具体来看,广州在公共服务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这与广州近年来以“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为导引、在社会民生事业上的大手笔的财政投入是分不开的;在战略导向、公共治理等方面则差距较大,仅相当于榜首城市的50%左右;在司法系统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广州与榜首城市相差最大,仅为榜首城市的32%,这表明在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广州在司法系统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依旧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七)城市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但开放程度远未达到全球化城市标准

  广州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门户城市之一,历史上也曾长期“一口通商”,但随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广州作为我国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相对弱化。从国际交往机构方面看,广州缺乏国际组织的进驻,跨国经营企业数量少,本土跨国公司数仅占榜首城市的8.5%,而其引进的高端专业服务跨国公司数基本处于垫底的位置。从国际交往人口看,广州的外国游客数量和外国出生市民比重均较低,其中外国游客数量仅占榜首城市的15.49%,外国出生市民仅占榜首城市的0.84%。从国际交往活动看,广州虽被誉为“会展之都”,但那主要是针对国内会展而言,2010年广州国际会展指数仅为榜首城市的10.42%;此外,广州举办的国际会议也很少,ICCA(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报告显示,2014年广州共举办国际会议9次,远低于北京(104次)和上海(73次),也低于杭州、成都、西安等国内城市,仅列亚太地区第58位。从国际交往环境和设施看,广州海陆空铁交通运力齐全,结对国际友城不少,因此营商便利指数和国际交往设施指数均较为靠前,分别为榜首城市的98.22%和74.14%,具有较明显的相对优势。

  (参见《广州蓝皮书: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18)》p68-6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8月)

 

分享到: